历史百科网

山斑鸠


山斑鸠:别名花翼_雉鸠_麒麟鸠_麒麟斑_金背斑鸠,为鸽形目、鸠鸽科、斑鸠属鸟类,原产于亚洲大部分地区,包括我国、阿富汗、孟加拉、不丹、柬埔寨、印度、伊朗、日本、、俄罗斯、泰国、土库曼斯坦等地。栖息于低山丘陵、平原和山地阔叶林、混交林、次生林、果园和农田耕地以及宅旁竹林和树上。1790年命名,共6个亚种。北方鸟会南下越冬。

嘴爪平直或稍弯曲,嘴基部柔软,被以蜡膜,嘴端膨大而具角质。颈和脚均较短,胫全被羽。 多偏粉色,脚红色。在地面活动时十分活跃,常小步迅速前进,边走边觅食,头前后摆动。起飞时带有高频“噗噗”声。

科目分类:鸽形生存环境:灌丛颜色分类:褐色_灰色性情分类:陆禽较大体型:36cm迁徙类型:留鸟寿命年限:16年适宜温度:20℃±10℃食物饲料:种子山斑鸠形态特征 >

头体长30-36cm,重175-323g。前额和头顶前部蓝灰色,头顶后部至后颈转为沾栗的棕灰色,颈基两侧各有一块羽缘为蓝灰色的黑羽,形成显著黑灰色颈斑。上背褐色,各羽缘以红褐色。下背和腰蓝灰色,尾上覆羽和尾同为褐色,具蓝灰色羽端,愈向外侧蓝灰色羽端愈宽阔。 为葡萄酒红褐色,颏、喉棕色沾染粉红色,胸沾灰,腹淡灰色,两胁、腑羽及尾下覆羽蓝灰色。虹膜金黄颜色或橙色,嘴铅蓝色,脚洋红色,爪角褐色。

山斑鸠生活习性 >

成对或单独活动,多在开阔农耕区、村庄及房前屋后、寺院周围,或小沟渠附近,常成对或成小群活动,有时成对栖息于树上。如伤其雌鸟,雄鸟惊飞后数度飞回原处上空盘旋鸣叫。飞翔时两翅鼓动频繁,直而迅速。有时亦滑翔,特别是从树上往地面飞行时。鸣声低沉,其声似ku-ku-ku反复重复多次。

山斑鸠饲养方法 >

取食于地面,多为果实、种子、草子、嫩叶、幼芽,也吃农作物,如稻谷、玉米、高粱、小米、黄豆、绿豆、油菜子、幼小螺蛳等,有时也吃鳞翅目幼虫、甲虫等昆虫。冬天,乌鸫吃食樟树籽后吐出的樟树籽硬核成为山斑鸠的重要食物来源。

山斑鸠雌雄分辨 >

雌雄相似。

山斑鸠繁殖方式 >

繁殖期4-7月,通常年产2窝。营巢于森林中树上,也在宅旁竹林、孤树或灌木丛中营巢。每窝产卵2枚,卵白色,椭圆形,光滑无斑,重7-12g。雌雄亲鸟轮流孵卵,孵卵期间甚为恋巢,有时人在巢下走动或停留亦不离巢飞走,孵卵期18-19天。雏鸟晚成性,刚出壳时雏鸟 无羽,身上仅有稀疏几根黄颜色毛状绒羽。经过18-20天的喂养,幼鸟即可离巢飞翔。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伟祺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山斑鸠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伟祺;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2477.html

赞一下 ()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