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白芨


白芨:别名紫兰_箬兰_朱兰_甘根_紫蕙_百笠_白根_苞舌兰_连及草_地螺丝_白鸡娃_羊角七,为天门冬目、兰科、白及属、兰花系列花卉,原产于亚洲我国、、日本以及缅甸北部,我国布于长江流域各省。野生于较湿润的石壁、苔藓层中,常与灌木相结合,或者生长于林缘、草丛、有山泉的地方,亦生于海拔100-3200m的常绿阔叶林下,栋树林或针叶林下。宜在花径、山石旁丛植和盆栽室内观赏,亦可点缀于较为荫蔽的花台、花境或庭院一角。白芨还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及园林价值,入药主要用于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观花类植物,为地生兰的一种,花期主要在春季,但依各地气候之不同,晚冬至夏初都可能开花。花有紫红、白、蓝、黄和粉等色,可布置花坛,常丛植于疏林下或林缘隙地。入药可止血疗伤,故花语寓意医治创伤。

颜色分类:粉红_紫色茎形分类:块状叶序分类:丛生叶形分类:带形光照需求:中弱开花季节:春季培育难度:中等适宜温度:20℃±6℃酸碱范围:6±.5(PH)白芨植物特征 >

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块根),植株高18-60cm。白芨的初生假鳞茎是圆球形,生长到一定程度才形成V字形块状假鳞茎。叶4-6枚,狭长圆形或披针形,长8-29cm,宽1.5-4cm,先端渐尖,基部收狭成鞘并抱茎。

白芨种植方法 >

喜温暖、阴湿的环境,如野生山谷林下处。稍耐寒,长江中下游地区能露地栽培。耐阴性强,忌强光直射,夏季高温干旱时叶片容易枯黄。宜排水良好含腐殖质多的沙壤土。白芨生长的石头均是砂岩类,这样白芨才能吸收到毛管水、从而牢牢地吸在上面。地栽前翻耕土壤,施足基肥。头年的冬季到次年的3月初种植,栽植深度3-5cm。生长期需保持土壤湿润,注意除草松土,每2周施肥1次。一般栽后2个月开花。花后至8月中旬施1次磷肥,可使块根生长充实。

白芨繁殖方式 >

常用分株繁殖。春季新叶萌发前或秋冬地上部枯萎后,掘起老株,分割假鳞茎进行分植,每株可分3-5株,须带顶芽,传统栽培主要靠分株繁殖。但分株繁殖周期长,繁殖效率低,而且耗种量大,很难满足大量栽培的需要。

白芨开花形态 >

花期4-5月,果期7-9月。花序具3-10朵花,常不分枝或极罕分枝。花序轴或多或少呈“之”字状曲折。花苞片长圆状披针形,开花时常凋落。花大,紫红色或粉红色。萼片和花瓣近等长,狭长圆形,先端急尖。花瓣较萼片稍宽,唇瓣较萼片和花瓣稍短,倒卵状椭圆形。有变种白花白芨,花白色,园艺品种尚有蓝、黄、粉红等色。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坚伍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白芨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坚伍;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2195.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