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氏蜈蚣:别名德氏蜈蚣_德哈尼蜈蚣,为蜈蚣目、蜈蚣科、蜈蚣属爬行动物,原产于亚洲南部,我国分布于云南、广东、海南、台湾等省(海南省的个体数量较多)。较我国常见的红龙蜈蚣,它的分布更靠近热带地区,所以体型也更大一些,据说所罗门群岛的个体较大可达25cm。其分布较广,根据产地不同,体色和习性也有较大差异。体色橙色、红色、黑色、黄颜色、褐色都有。头板及第一背板呈红色,其余背板呈褐色。
肉食节肢动物。虽然产地不同,导致个体差异较大,但拥有共同特点:主要在于尾巴,任何产地的尾巴都是比较粗而且很长的,尾巴内存有3颗明显突出的大刺,而尾巴下侧则有一颗不是很明显的小刺。
科目分类:蜈蚣生存环境:丛林颜色分类:褐色_红色居住环境:地栖较大体型:25cm性情分类:凶猛寿命年限:6年适宜温度:26℃±4℃食物饲料:肉食哈氏蜈蚣形态特征 >
体长18-25cm。步足呈浅褐色。触角分18节,基部6节无细密的绒毛。最末步足前股节的腹面外侧无棘,而内侧仅有一棘。
哈氏蜈蚣生活习性 >
性凶猛,喜食各种昆虫。
哈氏蜈蚣饲养方法 >
食物主要有蟋螂、蝗虫、烟虫、金龟子、稻苞虫、牛角虫、蝉、蚱蜢、蜻蜒、蜘蛛、各种蝇、蜂类的卵或蛹。此外,还吃鸡血、杂骨。有时也吃西瓜、黄瓜、苹果、梨之类的瓜果。初春食物不足时也偶尔吃些苔藓或青草嫩芽、根尖。极度饥饿或严重千旱时还会相互残杀而咬食同类。人工养殖时,以泥鳅、黄鳝、蛙类及小鱼、小虾、小蟹等为主食。饥饿时,1次进食量可达自身体重1/5,最多可达3/5左右。然而它很耐饥饿,10天、半月不给食也不至于饿死。
哈氏蜈蚣雌雄分辨 >
雄虫较小,头部背板隆起呈椭圆形,腹板后缘窄小而圆。雌虫宽长,头部背板扁平而圆,背板后缘平圆,腹部肥厚,体质较软,腹板后缘平直较宽。在尾端的尾足基部之间常伸出很小的肛生殖节,由前生殖节、生殖节和肛节三部分组成,位于肛生殖节腹面与 的前下方有一生殖孔,系卵粒的排出孔。
哈氏蜈蚣繁殖方式 >
卵生。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子明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哈氏蜈蚣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子明;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1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