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短尾毛丝鼠

短尾毛丝鼠:别名短尾龙猫_短尾南美洲栗鼠,为啮齿目、毛丝鼠科、毛丝鼠属哺乳动物,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一带,并且从来没有迁移到别的地方。无从探究他们真正由啮齿目动物进化确切时期,但他们的历史大约开始于五千年前。千多年来,南美洲的一个古老部族Incas都以南美洲栗鼠为食品、衣裳、祭品。20世纪30年代美国、加拿大便开始了绒鼠的饲养业。

形态很像兔子和松鼠,体小而肥胖,尾巴像大松鼠。相较于长尾毛丝鼠,短尾毛丝鼠体形较大,尾巴较短,颈部和肩部较厚,耳较小。短尾南美洲栗鼠已濒临灭绝。而长尾南美洲栗鼠尽管也已稀有,但在野外还有发现。

科目分类:龙猫生存环境:高原颜色分类:灰色_蓝色性情分类:野性较大体型:38cm毛型长度:中等寿命年限:16年适宜温度:18℃±8℃食物饲料:植物短尾毛丝鼠形态特征 >

体长30-38cm,尾长10cm左右。短尾绒鼠身子稍长些。它有一对大而亮的黑眼睛,鼻侧长很多长短不一的胡须,触觉很灵敏。耳壳大而薄,钝圆形。绒鼠的背部和两侧被毛呈灰蓝色,腹部的毛渐淡至白色。身体的毛主要是绒毛,每一个毛孔一般能长出50-60根绒毛,多至70-80根绒毛,每根绒毛的直径5-10微米。每丛绒毛中有一根针毛,直径为12-15微米。整个毛被呈美丽的灰兰色,从鼻尖到尾尖的脊背上接近黑色,两侧稍浅。现已育成有青玉色、米黄颜色、木炭色、黑色、白色和银色等许多新品种。

短尾毛丝鼠生活习性 >

短尾毛丝鼠饲养方法 >

目前前世界上绒鼠的饲养量有50万只以上,养得最多的是美国,其次是加拿大、阿根廷,还有法国、荷兰、丹麦等。我国从1973年开始,先后引进2000多只种鼠分别在东北、华北、华东和西北12个省市自治区试养,已获得风土驯养成,尤其是气候较干燥的东北和西北地区饲养效果较好。

短尾毛丝鼠雌雄分辨 >

短尾毛丝鼠繁殖方式 >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姗奎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短尾毛丝鼠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姗奎;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0940.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