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普氏野马

普氏野马:别名野马_亚洲野马_蒙古野马_准噶尔野马,为奇蹄目、马科、马属哺乳动物,原产于亚洲我国、蒙古、俄罗斯等地,野生于缓坡上的山地草原、开阔的戈壁荒漠及水草条件略好的沙漠、戈壁。1881年命名。20世纪80年代末期,从欧洲引回我国新疆、甘肃半散放养殖,为野马重返大自然而进行科学实验和研究工作。世界上较大的普氏野马基地就在我国。

蒙古国兽。体型健硕,外形与家马相似,但额部无长毛,颈鬃短而直立,不似家马垂于颈部的两侧,非常珍稀。其染色体为66个,比家马多出一对。体毛棕黄,向腹部渐变为黄白色,腰背中央有一条黑褐色的脊中线。

科目分类:奇蹄生存环境:草原颜色分类:白色_黄颜色性情分类:野性较大体型:210cm毛型长度:中短寿命年限:20年适宜温度:22℃±6℃食物饲料:植物普氏野马形态特征 >

体长约210cm,肩高约110cm,尾长90cm,重约350kg。从比例上来说,头部较大而短钝。脖颈短粗,耳比驴短,蹄宽圆。口鼻部尖削,嘴钝,牙齿粗大,耳比家马小而略尖。耳短而尖,口鼻有斑点。夏毛浅棕色,两侧及四肢内侧色淡,腹部乳黄颜色。冬毛略长而粗,色变浅,两颊有赤褐色长毛。四肢短粗,腿内侧毛色发灰,小腿下部呈黑色,俗称“踏青”腿。蹄型比家马小,高而圆。尾巴自尾基部开始长毛,上半部毛短,下半部毛长。

普氏野马生活习性 >

感觉灵敏,警惕性高,奔跑能力强,昼夜活动,但以夜晚为多。一般由强壮的雄马为首领结成5-20只马群,营游移生活。多在晨昏沿固定的路线到泉、溪边饮水。三五只或十余只成群游荡。群体中的个体之间在进食之后常互相清理皮肤,一般呈相反方向站立,然后将头伸到同伴的侧身,轻轻地啃拭对方的耆甲、肩部、背侧、臀部等。

普氏野马饲养方法 >

以荒漠上的芨芨草、梭梭、芦苇、红柳等为食,冬天能刨开积雪觅食枯草。饮水量也很大。叫声的种类也很多,争斗开始时发出声调尖而单一的吼叫。失群时发出声音洪亮而高亢的呼唤信号。感到某种满足时,就发出轻微的喉音。当反感时则发出尖而细的声音。更多的情况是打响鼻,表达的情感也十分复杂,大多为恐吓对方,也有时是由于鼻腔内有异物、蚊蝇干扰、异味 或感冒患病等因素引起的。

普氏野马雌雄分辨 >

普氏野马繁殖方式 >

普氏野马一年四季均可 ,但以春夏季为主。雌兽的 周期为28-22天,持续时间为5-7天。 时表现为精神兴奋,食欲减退,烦躁不安,起卧不定,互相嗅闻等。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天睿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普氏野马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天睿;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0723.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