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亚麻子

药材名称:亚麻子

名称出处:《图经本草》

概况

异名:胡麻子(《博济方》),壁虱胡麻(《纲目》),亚麻仁(《国药的药理学》)。

基源:为亚麻科亚麻属植物亚麻的种子。

原植物: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 L.

余项参见“亚麻”条。

生药

采集:8~10月间果实成熟时割取全草,捆成小把,晒干,打取种子,除净杂质,晒干。药材主产于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锡林郭勒盟,昭乌达盟,黑龙江拜泉、明水、望奎,辽宁昌图、康平、法库,吉林扶余、海龙、梨树

鉴别

性状:种子扁平卵圆形,长4~7mm,宽2~3mm,厚约1.5~mm;表面红棕色或略偏斜;种脐位于尖端的凹入处,种脊浅棕色,位于一侧边缘;种皮薄,胚乳棕色,薄膜状,子叶两片,一面平,一面突起,黄白色,富油性,胚根朝向种子的尖端。浸在水中,表皮中的粘液膨胀而成一粘液套,包围整个种子。无臭,嚼之有豆腥味。以饱满、光亮、色红棕者为佳。

显微 种子横切面:表皮细胞较大,类长方形,壁含粘液质,遇水膨胀显层纹,外面复有角质层。下皮为1~5裂薄壁细胞,纤维层为1列排列紧密的纤维,略径向延长,直径3~5μm,壁厚,木化,胞腔较窄,颓废层细胞不明显。色素层为扁平薄壁细胞,内含棕红色物质。胚乳及子叶细胞多角形,内含脂肪油及糊粉粒。糊粉粒直径7~14μm,含拟晶体及拟球体1~2个。(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图211) 粉末: ①内种皮色素层细胞 连接成片,有的与种皮其它层次组织重叠。表面观色素细胞呈类长方形、长方形或多角形,直径13~36μm,壁薄,有的稍厚,并隐约可见细胞孔沟,细胞中均充满红棕色或黄棕 素,并形成色素块。 ②内种皮厚壁细胞 成群,有的与下层组织垂直交错或与上层组织重叠。单个细胞细长,呈纤维状,直径7~15μm。壁厚,多可见细密的孔沟。 ③外种皮下皮细胞 淡黄颜色,呈类圆形,直径25~35μm,壁薄或稍增厚。 ④种皮角质碎块 不规则块状,表面可见大的裂纹。 ⑤子叶薄壁细胞 多角形,细小,壁扉薄。粉末中细胞多因磨碎而不明显,聚集成絮装团状,其中散在有黄棕 素块和细小油滴,并可见糊粉粒。(图见《中药粉末显微鉴别手册》.第2卷.47页B)

理化:取样品粉末0.1g,加乙醚2ml,冷浸20分钟,滤过,滤液挥去乙醚,加氯仿0.5ml溶解,点于硅胶G-0.5%CMC板上,以正己烷-乙醚-冰醋酸(7 30.1)为展开剂,展距10cm,用碘蒸气显色。(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290)

加工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筛去灰屑。用时捣碎。

贮藏:置干燥处,防蛀,防鼠。

化学性质

含脂肪油30%~48%,蛋白质18%~33%,粘质5%~12%,糖12%~26%,有机酸,少量亚麻苦甙(Lina rin)。常温中压榨的油中含亚麻酸21%~45%。亚油酸25%~59%,油酸15%~20%及棕榈酸,硬脂酸等甘油酯,阿魏二十烷基酯(Eicosyl ferulate)[1]。并含牻牛儿基牻牛儿醇(Geranylgeramnol)、胆固醇、油菜甾醇、豆甾醇、谷甾醇、△5-燕麦甾醇、环阿烯醇(Cycloartenol)、24-亚甲基环阿烷及二十烷的阿魏酸酯等[2]。

参考文献

[1]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852。[2] 长白山植物药志.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670。

药理

种子含粘胶及油,故有润滑、缓和 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局部炎症。亚麻油有轻泻作用。亚麻苦甙可产生氰酸。制亚麻油或亚麻纤维时,可因其中含有某种 性物质,引起非过敏性皮炎。亚麻油含多量不饱和脂肪酸,长期饲以亚麻油,对血胆甾醇水平,动脉的粥样病变并无特殊的保护作用(较向日葵油之效果差),临床效果也不显著。

参考文献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853。。

药性

性味:甘,平。 ①《图经本草》:“甘,微温。” ②《滇南本草》:“甘、辛,平。”

归经:①《本草经疏》:“足厥阴经血分。” ②《本经逢原》:“入阳明经。”

效:润燥通便,养血祛风。

主治:肠燥便秘,老人皮肤干燥起鳞屑,过敏性皮炎,皮肤瘙痒,麻风,脱发,疮疡湿疹。 ①《图经本草》:“治大风疮癣。” ②《滇南本草》:“治肺痨。” ③《中药材手册》:“通大小肠,解毒止痛。治肠热、丹毒。” ④《药材学》:“治肺痈吐脓血。” ⑤《昆明民间常用草药》:“种子及根:平肝,顺气,通肠。治睾丸炎,疝气,慢性肝炎,肝风头痛,便秘。” ⑥《食物中药与便方》:“养血祛风,补益肝肾,治病后虚弱,眩晕、便秘等症。” ⑦《中药志》:“润燥,祛风。用于皮肤瘙痒,麻风,眩晕,便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入散剂。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使用注意:胃弱、大便滑泄及孕妇忌服。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①配当归、郁李仁,治肠燥便秘。 ②配郁李仁、黄芪,治老人气虚便秘。 ③配枳壳、党参,治产后大便不通。 ④配苍术、牛膝、桑枝,治风湿痹痛。 ⑤配紫草、当归,治老人皮肤干燥瘙痒。 ⑥配地肤子、白鲜皮,治皮炎、湿疹。 ⑦配苦参、白蒺藜,治荨麻疹。

方选和验方: ①胡麻散(《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治风热瘾疹,皮肤作痒,日轻夜重,见风尤甚,心烦腹痛,苦楚不安:薄荷、胡麻子、白蒺藜、威灵仙、苦参、白芷、荆芥穗、川芎、防风、黄芩、牛蒡子各30g,菊花15g。为细末,每服6g,温酒送下。 ②胡麻散(《疮疡经验全书》)治 风毒,眼红眉脱,手指落:胡麻子12g,苦参、荆芥、何首乌、威灵仙、炒白蒺藜、防风、菊花、石菖蒲、牛蒡子、甘草各8g。为细末,酒调下,日午、半夜服用。 ③胡麻丸(《幼科发挥》)治小儿干性疥癣:炒胡麻仁、苦参、菊花、炒牛蒡子、菖蒲、何首乌、威灵仙、蔓荆子、乌梢蛇(酒浸去皮骨,取肉焙干)各等份。为末,酒泛为丸,麻子大。竹叶煎汤送下。 ④胡麻丸(《医宗金鉴》)治紫、白癜风:胡麻仁50g,苦参、防风、菖蒲、威灵仙各25g,白附子、独活各12g,生甘草8g。为细末,白酒浆和丸,绿豆大。每服5g,形瘦者每服3g,食后白开水送下。 ⑤《湖北中草药志》:“治风湿痹痛:亚麻子9g,何首乌12g,苍术、茯苓、菖蒲、桑叶、牛膝、当归各6g。水煎服。” ⑥《湖北中草药志》:“治肠燥便秘:亚麻仁、瓜蒌仁各15g,郁李仁、杏仁、当归各10g。水煎服。” ⑦《全国中草药汇编》:“治老人皮肤干燥,起鳞屑:亚麻仁、当归各90g,紫草30g。做蜜丸,每服9g,开水送服,每日2次。” ⑧《湖北中草药志》:“治荨麻疹:亚麻仁、金银花、威灵仙各12g,何首乌18g,防风、甘草各9g,水煎服。” ⑨《全国中草药汇编》:“治疮疡湿疹:亚麻仁15g,白鲜皮12g,地肤子15g,苦参15g。水煎洗患处。” ⑩醉仙散(《博济方》)治大风疾,遍身瘾疹瘙痒:胡麻子、牛蒡子、枸杞子、蔓荆子各15g(一处同炒,令烟出为度),苦参15g,瓜蒌根、防风(去芦)各15g,白蒺藜15g。上8味,同杵为末,每45g药末,入轻粉6g,1处拌匀。每服3g生末,调茶下,空腹、日午、临卧各1服。服药后5~7日间,先于齿牙缝内,出臭黄涎,浑身疼痛,次后,便利下脓血,此是病根。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睿德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亚麻子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睿德;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0277.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