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苦芙

药材名称:苦芙

名称出处:《本草经集注》

概况

异名:钩芙(《尔雅》).苦板(《纲目》),苦菜、败酱(《内蒙古中草药》)。

基源:为菊科莴苣属植物蒙山莴苣的全草。

原植物:蒙山莴苣Lactuca tatarica(L.)C.A.Meyer

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长稍弯曲或直。茎直立,高30~70cm,具纵沟棱,无毛,不分枝或有分枝。茎下部叶稍肉质,基部渐狭成具翅短柄,柄基扩大半抱茎,叶片长椭圆形或披针形,长3~14cm,宽0.5~3cm,顶端渐尖或锐尖,羽状或倒向羽状深或浅裂,侧裂片三角形或披针形,边缘具浅刺齿,背面灰绿色,无毛;中部叶与下部叶同形,具短柄或无柄,抱茎,少分裂或全缘,边缘具刺齿;上部叶小,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全缘。头状花序多数,在茎顶组成开展的圆锥状;总苞长10~15mm,宽3~5mm,总苞片4层,紫红色,顶端钝,背部有微毛,边缘膜质,外层的卵形,内层的线状披针形;全为舌状花,长15~20mm,紫色或淡紫色。瘦果长圆形,长约5mm,稍压扁或不压扁,灰色至黑色,具不明显的狭边缘或无边缘,有5~7纵肋,果喙长约1mm,灰白色;冠毛长8~12mm,白色。花果期6~9月。(图见《内蒙古植物志》.第6卷.304页.图版119∶1.4)

生境与分布:常见于河滩、湖边、盐化草甸、田边、固定沙丘等处。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及西北各地。蒙古、原苏联、印度、伊朗及欧洲也有分布。

药性

性味:甘、苦,凉。 ①《别录》:“微寒。” ②《药性论》:“苦。” ③《湖南药物志》:“甘、微苦。”

效:清热,凉血,活血,解毒。

主治:暑热烦闷,妇女崩漏,跌打吐血,痔疮,疗疮。 ①《别录》:“主面目通身漆疮。” ②《本草经集注》:“烧作灰以疗金疮。” ③《日华子本草》:“治丹毒。” ④汪颖《食物本草》:“煎汤洗痔。” ⑤《纲目》:“下气,解热。” ⑥《医林纂要》:“解暑去热。” ⑦《湖南药物忠》:“破宿血,生新血,解热毒,利胸膈,除烦闷,补虚损。” ⑧《广西药用植物名录》:“凉血,止血,活血,解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捣敷患处。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湖南药物志》:“治妇女崩漏:狭叶蓟30g,臭椿树皮9g,野鸭椿子9g。水煎服。” ②《湖南药物志》:“治牛箭(下部生疔疮):狭叶蓟、生大黄、犁口草、枇把树根、狗屎刺叶。捣烂,敷患处。” ③《湖南药物志》:“治跌伤吐血或下血:狭叶蓟根15g,叶下红12g,野鸡泡9g,吉鸟根6g,石膏3g。水煎服。”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博康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苦芙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博康;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0217.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