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白鱼尾

药材名称:白鱼尾

名称出处:《闽东本草》

概况

异名:溪桃、野桃(《闽东本草》),杨波叶、白波越子(《福建中草药》)。

基源:为马钱科醉鱼草属植物驳骨丹的根及茎叶。醉鱼草属全世界约100种;我国约40种,14个变种。

原植物:驳骨丹Buddleja asiatica Lour.,又名水杨柳(海南),白花洋泡(广东)。

形态:直立灌木,高1~2m。幼枝、花序和叶背密被灰色或淡黄颜色短绒毛,有时毛极密而成绵毛状。叶膜质,披针形或长披针形,长7~18cm,宽1.5~4.5cm,顶端长渐尖,基部渐狭,边全缘或有小锯齿,干时腹面褐黑色,无毛;侧脉每边10~14条,在腹面略明显,背面凸起;叶柄长4~10mm,密被短绒毛。总状花序狭长,由多个小聚伞花序组成,长7~25cm,有时单生于枝顶,但通常3至数个聚生于枝顶或上部叶腋,再组成顶生的圆锥花序;花梗很短,长约1mm;小苞片线形,短于花萼;萼长约2mm,被绵毛;花冠白色,管状,长3~4mrn,外面被稀疏的短柔毛或近无毛,裂片极短,钝头,广展;子房无毛,花柱短,柱头头状。蒴果椭圆形,长3~5mm。种子小,有翅。花期10月至翌年2月。(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3册.372页.图4698)

生境与分布:生于河岸沙石地、向阳山坡。分布于我国西南及福建、台湾、湖北、广东。

生药

采集:根、茎随时可采,叶8~9月为佳,晒干或鲜用。

贮藏:晒干用者置干燥处。

药性

性味:苦、微辛,温。有小毒。 ①《福建中草药》:“苦、微辛,温,有小毒。”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辛、苦,温,有小毒。”

归经:《闽东本草》:“入心、肾、大肠三经。”

效:祛风除湿,活血通络,解毒杀虫。

主治:风寒发热,头身疼痛,风湿关节痛,脾湿腹胀,胃寒作痛,痢疾,丹毒,湿疹,无名肿毒,跌打损伤,骨折,虫积腹痛。 ①《闽东本草》:“驱风寒,去湿热,止疼痛,健脾胃,杀虫解毒。治风寒发热,头身疼痛,胃腹虫痛,头晕眩呕,丹毒。” ②《福建中草药》:“驱风化湿,行气活络。治痢疾,脾湿腹胀,关节风湿痛,无名肿毒,跌打损伤。” ③《全国中草药汇编》:“祛风利湿,行气活血。治妇女产后头风痛,胃寒作痛,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骨折;外用治皮肤湿痒,湿疹,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

使用注意:《闽东本草》:“体质虚弱者不宜多服。”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①《闽东本草》:“治丹毒:白鱼尾全草9~15g,煎汤服。” ②《福建中草药》:“治跌打损伤:白鱼尾鲜根60g,酒水煎服。” ③《福建中草药》:“治脾湿腹胀:鲜驳骨丹根60~90g,水煎,早晚分服。”

参考文章含有白鱼尾的处方中医中药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中震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白鱼尾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中震;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0121.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