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拜占庭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和特点

拜占庭建筑可以分为前期(4世纪到6世纪)、中期(7世纪到12世纪)、后期(13世纪到15世纪)三个阶段。前期是拜占庭建筑的隆盛期,建筑作品多仿照古罗马的样式,主要建筑包括君士坦丁堡的城墙、城门、宫殿、广场、拱门、高架水道、公共浴场和蓄水池、教会。教成为国教后,拜占庭的教堂建筑越来越大,越来越豪华,到了公元6世纪,最终出现了空前壮观的圣索菲亚大教堂。

拜占庭的中期建筑反映了这个时期国家的特征,蛮族的外敌相继入侵,国土缩小,国力下降。这个时期的建筑物缩小了,规模也不如以前。这个时期拜占庭教会的建筑特征是地基少,发展到空中,废止了圣索菲亚大教堂那样的中央大巨蛋,取而代之的是采用了几个小巨蛋,重视内部装饰。这一时期的代表性建筑包括康士坦丁堡的阿卡塔lepthos修道院、Chora修道院、非帝国的威尼斯圣马可教会和基辅圣索菲亚教会。
十字军几次入侵后,拜占庭帝国的国力大大丧失,无力建设大型公共建筑和教堂。这个时期建造的拜占庭的建筑数量不多,也没有革新,土耳其人灭亡了拜占庭帝国后,没有留下很多破损。君士坦丁堡圣马利亚教堂是晚期拜占庭建筑的代表作。
拜占庭人相信天的力量会在皇帝和教会的金银珠宝上出现。越是皇居和圣索菲亚大教堂豪华,越能证明每个所期望的来世生活的高贵,皇居和索菲亚大教堂就成了巨大的宝物库。1204年,十字军和威尼斯人在圣索菲亚大教堂中发现了1700多个黄金、珍珠、宝石、珐琅制作的小型圣坛、40000多个金银香炉和圣物箱,以及堆积如山的其他财宝。
现存的拜占庭工艺品中,最精致的是威尼斯圣马可教会现存的帕拉多荷祭坛的组雕(PalaD'Oro),由黄金、珐琅、珍珠、宝石制成。976年,威尼斯总督委托拜占庭的工匠制作祭坛的中心面板,1105年又订购了珐琅面板。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时,威尼斯军队将圣索菲亚大教堂和众多修道院的圣像掠夺到威尼斯,并追加到祭坛。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拜占庭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和特点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9086.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