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以前被称为“外方”,夏商时被称为“崇高”、“崇山”,西周时成被称为“岳山”,嵩山被称为中央左岱(泰山)右华(华山),定嵩山被称为中岳,开始被称为“中岳嵩山”。嵩山位于河南省西部,位于登封市西北部,西临古都洛阳,东临古都郑州,属于伏牛山系。介于东经112°56’07〃~113°11’32〃、北纬34°23’31〃~34°35’53〃。
嵩山的总面积约为450平方公里,由太室山和少室山构成,共计72峰,海拔较低350米,较高点1512米。
主峰峻极峰位于太室山,高度为149.1.7米。较高峰连天峰位于少室山,高1512米。嵩山向北俯视黄河、洛水,南至睿39053;水、箕山,东通郑Bian、西连十三朝古都洛阳,是古京师洛阳东方的重要屏障,原本是京畿道之地,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是我国佛教禅宗的发祥地和道教圣地,也是夫的源泉。嵩山曾有30多位皇帝,150多位著名文人到访过。《诗经》中有一句名为“嵩高惟岳、峻极天”。
嵩山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我国的名胜胜地,也是五岳中的中岳。
2004年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注册为世界地质公园。2007年3月,嵩山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AAAAA级旅游胜地。2010年8月,位于嵩山腹地和周围天地中的历史建筑群(少林寺(常住院、初祖庵、塔林)、东汉三阙(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中岳庙、嵩岳寺塔、会善寺、嵩阳书院、观星台)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形成原因
内力作用:内力地质作用(地壳运动、岩浆运动、变质作用、地震作用)对嵩山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留下了明显的痕迹。嵩山地壳运动经过嵩阳运动、中岳运动、少林运动、怀远运动、燕山运动以及喜马拉雅和新构造运动。
中岳运动形成嵩山的雏形,燕山运动确定嵩山的基本格架经过风化剥蚀形成了今天嵩山的山体。中岳运动末期发生岩浆,岩浆侵入的同时产生变质作用,使形成的岩石进一步变质,形成复杂的变质岩系。
外力作用:嵩山经历风化、侵蚀、溶蚀、沉积作用和改造、滑坡、崩塌等作用。
嵩山这些运动和作用的产物是被地质学家称为“五世同堂”的“天然地质博物馆”,嵩山至今已有35亿年的历史,是我国最古老的山。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中岳嵩山资料介绍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8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