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为什么现在没有契丹族,契丹民族去哪了

契丹曾经在我国北方建立了强大的王国,传位9帝,享国210年。疆域也非常大,今日河北省南部的白沟河以北区域都属于大辽国。这个以契丹民族为主体的国度,人口超过百万。但是,辽国灭亡后,就找不到契丹族的影子了。那么,百万契丹人去哪了?为什么现在没有了契丹族?

关于契丹,从唐朝时期有了明确的记载,契丹族早期分为契丹八部,唐初形成了统一的大贺氏联盟。唐太宗以后,唐置松漠都督府,管辖这个区域。大贺氏联盟瓦解后,契丹人又建立了遥辇氏部落联盟。唐朝末年,契丹民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916年当皇帝,国号契丹。947年,改国号为辽。

与其他民族不同,契丹民族有自己的文字,据史书记载,公元920年春正月,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下令创制契丹大字,这种大字是采用汉字加以简化或增添笔划而成的。除了契丹大字之外,还有一种契丹小字,据史载是皇子迭刺创制的。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至今还会在一些文物中出现。此外,契丹人的文学造诣也非常高,他们的作品有诗、词、歌、赋、文、章奏、书简等各种体裁,有述怀、戒喻、讽谏、叙事等各种题材。作者包括帝后、宗室、群臣和诸部人。

契丹民族画家也很多,善画草原风光和骑射人物,他们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绘画作品。著名画家胡瑰、胡虔父子和东丹王耶律倍所画多入宋内府,被誉为“神品”。契丹民族骠勇善战,足智多谋,梁羽生、金庸笔下,经常描写辽国的契丹人搏击长空英勇善战动人情节。辽国在宋代时是北方很强盛的一个国家,曾辉煌一时,金戈铁马往来于东北关内,草原中原,长城内外。

但令人惊异的是,这样一个强盛的民族,自明代以后就集体失踪了,再也听不到关于他们的任何消息。在辽西只能从一些寺庙及出土的石碑上找寻一些关于契丹人的丝足马迹,而辽国历史少有文字记载,又因国破山河碎,历史档案更无从谈起。那么,这些契丹民族去哪了呢?

本土居民融入到女真等族中

辽国之后一位皇帝是天祚帝,面对金国的崛起,天祚帝只能做亡命天子,东奔西窜,之后被杀,辽国民众也融入到金国居民中。后面的元朝、明朝、清朝,随着文化交流和民族发展,契丹就渐渐融入到女真等族中。

融入居民中

根据资料记载,金灭辽后,耶律大石召集西北地区十八个部落,征兵万人,设置官员。1130年,率部西行,至叶密立一带,建号当皇帝,仍用辽国号,史称“西辽”。

1134年,耶律大石在楚河南岸建都。其国土东北至叶密河(今新疆额敏河),东有今天山南路之地,西到今天的咸海,南至今天的阿姆河,是当时西域的较大强国。当时,辽国内很多居民看到天祚帝残暴,仰慕耶律大石,纷纷从辽国西奔投靠耶律大石。到1218年,西辽国被蒙古大将哲别率军灭亡。1222年,西辽国将领八剌黑·哈只卜率一部分西辽臣民逃亡到今伊朗的克尔曼省建立了完全化的起儿漫王朝,俗称“后西辽”或西契丹。1303年,起儿漫王朝被伊尔汗国灭亡,这是契丹人建立的之后一个王朝。后来,这些契丹人逐渐融入到了当地居民中。

流散全国各地

金蒙战争爆发后,部分“誓不食金粟”的契丹人投靠了蒙古,并随蒙古军队东征西讨,扩散到了全国各地。但是,这些人已经无法聚堆了,而按照民族的划分,应该是在共同区域内居住很多人,才可以称为一个民族。但是,契丹族太分散了,融入到各个民族中。我国有56个民族,但是没有契丹族。不过,随着科技的发展,已经找到了含有契丹人基因的民族,这个民族就是达斡尔族。达斡尔的意思是“原来的地方”,也就是故乡。几百年来,在茫茫大兴安岭,清澈的嫩江,辽阔的呼伦贝尔草原交汇的地方,达斡尔人曾在这里繁衍生息。

早在清代就有人提出达斡尔源于契丹,也有现代学者通过比较研究契丹族和达斡尔族的生产、生活、习俗、宗教、语言、历史,找到了大量证据表明,达斡尔人是继承契丹人传统最多的民族。另外,辽宁省凌海市右卫满族自治镇也有关于契丹民族下落的传说,那里有一个村子叫达子营,据老人们一辈辈口头传说,达子营就是古代一个屯兵的据点,也就是达斡尔人的祖先,当年辽国契丹人屯兵的地方。而且这一带还有古墓群,足可以说明达子营是兵家驻军之地。

在云南,也发现了契丹人的后裔。

据说在辽国灭亡后,天祚帝八弟阿育率部转战云贵川一带,他们就地落户,取阿保机的首字改姓为阿,继而改姓莽、蒋,后来自称“本人”,现有人口10万,主要散居在云南保山、大理、临沧等地,分属汉、彝、布朗、佤等10多个民族。元代蒙古人建立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大帝国时,连年征战,频繁征兵,能征善战的契丹族人被征召殆尽,分散到各地,有的保持较大的族群,如达斡尔族,作为民族续存保留下来,有的则被当地人同化了,作为“分子意义上的后裔”零星分布在各地。征战、迁徙、融合……随着时间的推移,多数契丹人终于如同汇入大海中的水一般,不再作为一个单独的民族存在了。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为什么现在没有契丹族,契丹民族去哪了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877.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