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陕北窑洞的历史渊源和特点介绍

在我国的陕甘宁地区,黄土层很厚,有的厚达250米。工人们创造性地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挖洞和生活,创造出被称为绿色建筑的洞穴建筑。
一般来说,洞穴是用石头或砖建造的。洞穴覆盖着厚而密实的黄土。大型洞穴可以改造成多个平行或上下层,也可以在外面建造其他房屋,形成庭院。下沉式是在平地上挖一个庭院,然后在井壁上水平挖一个洞穴。分为主楼和副楼,入口坡道在东南角。独立式建筑实际上是一个洞穴状的建筑,冬暖夏凉。它与普通的四边形没什么不同,前面有一个木制的排水沟隧道,屋顶覆土,形成一个平屋顶。
历史渊源
土洞式建筑最早出现在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和晋陕峡谷两侧。5000-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6000年前以半坡文化为标志的新石器时代中早期文化、4000年前以龙山文化为标志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黄土高原上的洞穴不仅成为这两种文化的内容,而且形成了相当成熟的“鲁”形窑洞。
黄土高原南缘Xi半坡先民的45栋民居建筑,主要形式为方形和圆形半洞穴式。在陕北,这个洞穴挖掘式住宅遗址发展成为一个“套房”,内有房间,外有房间,呈“Lv”形,用板岩铺成,用石粉抹成,用我国最古老的壁炉建造。在山西省石楼岔沟,有仰韶文化的遗迹,它们栖息在洞穴中。飞机是方形和圆形的,中间有一个火炉,入口很小。门成形了。

特点
陕北的洞穴就是这样一个按照山体挖掘出来的拱顶洞穴。由于黄土本身直立不坍塌,拱顶的承载力优于平顶,洞穴一般采用拱顶以保证稳定性。以黄土高原土壤厚度大、地下水位低的特点为例,陕北地区具有冬暖夏凉、挖洞穴作为民居的优势。
洞穴住宅可分为坑式、悬崖式和土坯式。坑式洞穴在地面开挖,洞穴三面或四面开挖,用于居住,并有通往坡道的通道。崖边洞是沿山体边缘和护城河逐层挖掘的洞穴。土坯拱洞是用土坯建造的,然后覆土保温。此外,还有砖石建造的岩石住宅。
豫西平原黄土层密集,也有坑状民居。例如,河南省珙县的坑式住宅通常建在梯田下。从远处,你只能看到村里的树冠和地上的树木。农作物仍然可以种植在井式炉屋顶的地面上。甘肃东部也有这样的地下道路。从西方环境建筑师的角度来看,这种地下洞穴建筑是一种完美的文明建筑,不会破坏自然。
地下洞穴的组合仍然保持着北方传统的四角形方案:有厨房、储粮仓库、饮水井和浸泡井,还有牲畜饲养棚,形成了一个舒适的地下庭院。在地块的使用、庭院的划分、上下楼层的交通比例、照明、通风和排水等方面都有巧妙的处理方法。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陕北窑洞的历史渊源和特点介绍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8204.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