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彩漆木雕鸳鸯形盒资料

漆木雕鸳鸯形盒出土于曾侯乙墓,长20.1厘米,宽12.5厘米,高16.5厘米。彩漆木雕鸳鸯形盒不仅是我国古代漆器较高工艺的代表作,也是研究我国古代音乐史的重要史料。
湖北省博物馆藏文物。这是出口的第三套文物。
鸳鸯颈部下方有一圆柱形榫头,头部从该榫头插入装置后部,可自由转动。
曾侯乙墓西厢有十三口棺材,每口棺椁上有一具人骨,均为女性。这棺材里的女人应该是鸳鸯形盒的主人,而这个鸳鸯形盒可能就是她作为亲人下葬的化妆盒。
漆木雕鸳鸯形盒最显着的特点是其腹部两侧各有两个长方形盒,两个盒大小相同,盒内绘有两幅精美的漆画,一幅与一边是一只鸟,主要的音乐家背对着乐器演奏,另一边描绘了两个扮成怪兽的人,一个打鼓,一个长袖跳舞,与墓中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1978年曾侯乙墓的发掘,是楚国漆器的又一重要发现,出土漆器5000余件,刻绘画多为黑地朱漆或黑地金漆,其中以二十八家的树干和鸳鸯箱具有代表性。

战国漆器
战国时期是我国漆器的第一个繁荣时期。战国时期,由于社会剧变引起的伦理意识和审美观念的变化,花边工艺迅速发展。漆器的颜色以红黑为主,其特点是“内涂红,外染墨”。船内涂有朱红色,明亮而温暖;外墙漆黑漆,沉稳庄重,红与黑的对比突显了漆器的优雅与丰富,尽显。装饰效果强,花瓶有一种稳重端庄的美感。
战国漆器工艺继承了商周时期的技术,生产规模日益扩大,成为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成长期,漆器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漆器的生产实现了社会化,漆器的使用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漆器产品广泛应用于各阶层。从墓葬出土的文化遗存来看,在显示统治者地位的随葬品中,漆器逐渐增多,青铜器逐渐减少,可见当时的漆器已经相当成熟。
在战国漆器中,楚国漆器最为重要,出土最多,品种最多,数量最多。
楚国漆器出土于湖北、湖南、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等省,其中湖北漆器出土最多。湖北以江陵为中心,有天星关、马山、鱼台山、望山、排马山、腾店、沙中、张家山、李家台、葛城寺、云梦珠坡等地;湖南有长沙左家贡山、杨家湾、五里北、子弹库、阳天湖、扫帚塘等地;其他地方有河南信阳长台关、老古堆、赵家、安徽寿县等地。在所有楚国漆器中,以江陵、长沙、信阳、随州的发现最为著名,最能体现楚国漆器的风格。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彩漆木雕鸳鸯形盒资料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8028.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