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徽州敬祖传统和聚族而居风俗

古徽州盛行敬祖的传统,村寨都建有祠堂,有祠堂、分堂、家祠。据《寄园寄所寄》载:“聚族而居,绝无一杂姓搀入者。其风最为近古。出入齿让,姓各有宗祠统之,岁时伏腊,一姓村中千丁皆集,祭用朱文公家礼,彬彬合度。”
黟县南屏村全村共有祠堂30余座。村前横店街有八座长200米的古殿。 “秩序堂”和“程氏宗祠”是两个重要的宗祠,同时也是三宗祠和三宗宗祠,堪称我国封建宗法势力的博物馆。古徽州名家扩建祠堂,增建分祠,规模比琼楼、豫玉还要大,以示家族的兴盛。
那些古大殿所用的材料巨大而厚实,有的用一整块长6.7米、高1米多、宽80厘米的大木作月梁;大堂采用周长2.3米、高7.8米的大木柱;挖一整块长10多米、宽5米的大石板作为台阶。祠堂的“香堂”和“寝室”均采用银杏叶等单色名贵木材,故称“银杏堂”;祠堂大门多叫“五凤楼”,墙高四角。整个祠堂庄严肃穆,体现出宗族的神圣威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集“古、雅、美、大”于一体的观螺东树寺,四进四进。宝轮阁高13.6米,宽11开间。著名的祠堂有龙川胡祠、义县敬爱堂、唐月清义堂(少见的女庙)等。在徽州地区,仍有大量徽派风格的古遗址,散落在徽州大大小小的村庄,吸引着无数海内外游客。

聚族而居的风俗
在徽州,与各民族同居是一种普遍的习俗。陈去兵在《物志志》一书中说:“徽州多大姓,莫不聚族而居。”因此,在徽州,有很多村落是宗族聚居的。
清代居住在扬州的徽州延尚承廷,于康熙五十七年回到歙县的故乡岑善都。
“徽俗士夫巨室多居于乡,每一村落,聚族而居,不杂他姓。其中社则有屋,宗则有祠。……乡村如星列棋布,凡五里、十里,遥见粉墙矗矗,鸳瓦鳞鳞,棹楔峥嵘,鸱吻耸拔,宛如城郭……”
历史上所谓的“徽州八大姓”,是指程、汪、吴、黄、胡、王、李、方诸大姓,倘若再加上洪、余、鲍,戴、曹、江、孙,则是所谓的“新安十五姓”。他们的分支余脉,在徽州的一府六邑广泛分布,以巨族大家的势力和财力,为族人的读书入仕和经商,提供坚强的后盾与保障。
其实徽州姓氏的源远流长远不止上面提到的那些,比如奇门谢氏,始祖是东晋十三孙谢安,血统不乱。数百年,被称为‘纯族’。因此,对于一个氏族来说,培养族谱,就像培养神社一样,也是一件神圣的事情。节日有万鼎寺,宗佑有一百代的家谱。”家有牒书,无无谱之族,是徽州人的骄傲。不知为什么,在徽州,族谱俗称“纸角谱”。每个宗族的族谱,或10年,或20年,或30年,都要重新编修一次。
我国的宗族是一个封闭的血统,族谱的核心内容是对“家系”的确认。
通过族谱,氏族成员形成了共同的归属感、同源感和亲近感。在徽州,每一个聚集的家族组织,都有一个或多个家谱,尤其是王氏、程氏,有上千个分宗祠。分为通谱、世谱、支谱、总族谱、分族谱、统宗谱、大同宗谱和小宗谱等等,外人都不清楚,这使得一姓一科的家谱往往多达数千种。明宗右宗族谱,雕工精细,印刷精良,篇幅庞大。
在徽州人的心目中,宗族是万事万物的重中之重,徽州人往往是逃避的负担,一端是家谱,另一端是孩子。这是徽州文化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
潘光旦在胡适胡铁华父亲《随笔集》序中说:“阖家的逃难,上有老,下有小,顾了这个,忘了那个,是何等严重的举动?家人生命的安全,其实比较还是小事,祖宗的遗产怎么样?坟地搬不动,祠堂抬不走,只好听之,但是神像、家谱是万不可不带着一起逃难的。我知道好几家人家,逃难的结果,把什么都掉了,人口也弄得七零八落,有一家当时只剩得一个寡妇,但是几卷残破的家谱却没有散失。”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徽州敬祖传统和聚族而居风俗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7684.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