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科尔沁博舞的起源和特点介绍

科尔沁博舞,属原始宗教舞蹈,是蒙古博(萨满)“行博”(跳神)、祭典的一种形式。以鼓舞结合,载歌载舞为特征,并具有自娱性、竞技性、游戏性等特点,寓教义于欣赏、娱乐之中。
起源
“萨满”源于通古斯满语的汉译音,意为“因兴奋而狂舞的人”。史书泛称“胡巫”,蒙古族称男萨满为“博”,女萨满为“渥都干”。科尔沁博舞主要用于祭祀求福和驱魔治病。祭祀求福一般在室外大场进行,包括祭天地、祭祖、祭火、祭雷、祭桑树、祭敖包、求雨等,驱魔治病则夜间在病人家中进行。
“博”,是萨满教中的巫师,研究者称之为“萨满”。蒙古人则自称为博。博所进行的宗教祭祀活动称为行博。
博舞即指行博时所跳的舞蹈。博教曾为蒙古族所长期信奉,但自藏传佛教传入后即日渐衰落,仅有少量残存,主要流传于科尔沁草原。博舞保留较完整的是兴安盟和通辽市。博舞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形态,由于其自身的丰富内涵及其所具有的艺术性和娱乐性,不仅仍有一定的生命力,而且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
科尔沁地区的行博,主要是用来祭祀求福和驱魔治病。以歌舞事神,治病驱魔,是其具有的主要特征。

详情
博跳舞时法裙飘然若鸟展翼、骏马奋蹄。加之铜镜的闪动和响亮的撞击声,鼓且击且摇的“哗哗”声,令人眼花缭乱,使人感到雄武威严。科尔沁博舞主要由博本人表演,有“帮博”(二神)参加时出现双人舞、四人舞博。他们的行博过程与表演顺序为准备、设坛、穿法服、供桌摆精灵盒、宝剑。
第一段请神拜神舞,舞者情态神圣而虔诚,以唱为主,伴以简单步法和“八拜”动作。
第二段神来舞,舞者情绪狂热迷惘,以激烈的旋转和跳跃动作为主,加以对白,开始驱魔治病,占卜吉凶。有的博还根据所来之神跳《精灵舞》。《精灵舞》以其模拟图腾神灵而得名,如《鸟神舞》、《虎神舞》等。多为载歌载舞,动作丰富,形象逼真。
第三段为娱神舞,表演以击鼓技巧贯穿整个舞蹈的《鼓技舞》和《精灵舞》。《鼓技舞》动作轻巧自如,技艺高而娴熟,鼓点丰富多变。《精灵舞》则增加游戏性,以吸引观众,达到既娱人又娱神的目的。第四段送神舞,与第一段请神舞基本相同。
“莱青”是科尔沁博的一个分支,是喇嘛教与萨满教激烈斗争的产物,所以有人称其为“喇嘛博”。莱青坐在凳子上击镲念经治病。莱青的师承关系和出徒仪式与博相同。但它的服饰、法器、舞蹈动作、表演形式、音乐伴奏都与博有区别,舞蹈既不用鼓也不用旋转,以道具不同而分为镲舞、刀舞、徒手舞等。
科尔沁许多博的舞蹈动作基本相同,但风格各异。其歌舞、鼓技艺术风格被蒙古族新的舞蹈艺术所借鉴并发展。
特点
科尔沁地区的博舞动作基本相同,但风格各异,有的古朴雄壮,有的典雅健美,有的刚柔相济,有的风趣幽默,有的舒缓曼妙,有的潇洒明快。
个别女博跳的博舞,其舞姿更是细腻柔媚,别具风韵。博舞也有其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博们在行博时都须头戴沉重的铜制五佛冠,腰扎九个圆形铜镜,身着法裙、法服等;行博过程中要做出颤腿、扭腰、旋转、跳跃等动作,并且能够对神鼓、神鞭、铜镜、宝剑、腰刀等运用自如。粗犷、炽烈、颠狂的表演是科尔沁博舞的独特风格。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科尔沁博舞的起源和特点介绍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7632.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