掸族,泛指分布在缅甸联邦共和国的泰民族。缅甸官员称掸邦高原上的泰民族人为“掸(Shan)”。
分布在掸邦高原边缘和其他地区的泰民族被称为“昆(Khun)”、“允(Yun)”、“罕底(Khanti)”、“小掸(Shan Gale)”、“大掸(Shan Gyi)”、“毛掸(Maw shan)”、“泰兰(Tai Lem)”、“泰隆(Tai Lon)”、“泰那(Tai Lay)”等不同族称。
掸族(Shan)与泰国的泰民族(Thai)、柬埔寨的泰民族(Tai)、越南的泰民族(Tai)、老挝的佬族(Lao)、我国的傣族(Dai)、印度的阿萨姆族(Assam),属于同一民族,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名称,是泰国民族的一部分。
掸族起源于澜沧江和怒江中上游,多次在云贵高原建立z权,后来由于中原王朝等民族的压力,逐渐迁徙至印度**半岛和南亚次大陆,分布于泰国、老挝、缅甸、越南、柬埔寨、印度、我国等国,总人口约6800万。
缅甸掸族主要分布在掸邦、克钦邦、克耶邦、克伦邦、曼德勒省、实皆省和林达依省的河岸和平原地区,总人口约850万(实际可能超过) .这个号码)。
至少在3000年前,掸族先民在澜沧江和怒江中上游形成了多个小部落国。 其中以“勐掌”(“勐”意为“地方、国家”,“掌”意为“象”,“勐掌”即“象之地”或“象之国”,“勐掌”包括澜沧江沿岸的保山盆地、永平杉阳盆地、云龙漕涧盆地)势力较大。汉朝史学家司马迁在其《史记》中将“勐掌”记为“乘象国”。
全世界约有6800万掸族,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印度东北部、越南西北部、柬埔寨西北部、缅甸中北部、老挝、泰国等地区。缅甸约有850万掸族人,约占缅甸总人口的14.1%。主要分布在掸邦、克钦邦、克耶邦、克伦邦、曼德勒省、实皆省和仰光。
掸族一日三餐喜欢吃糯米,有不吃隔夜饭的习惯。菜品以酸、辣、涩为主,变化不大,喜欢吃鸡肉、鱼肉、猪肉、鱼虾酱、豆豉、酸菜等。车前草饭和竹筒饭是掸族的著名食品。尤其是竹筒饭,色香味俱全。
制作竹饭非常简单。烹调时,先将一段竹筒洗净,打开。将糯米、香茅、猪肉、盐和水放入竹筒中,用草填满开口,用泥封口。然后就可以在火上烤了。当竹筒的外壁破裂时,竹筒里的米饭就可以拿出来吃。
掸族人习惯用手抓食物。与喜欢饭后喝冷水的缅甸人不同,他们更喜欢清茶。他们喝茶的时候,喜欢在茶里加一点盐,以为只有这样才能品尝。掸族小吃品种不多,最有名的就是“阔伯”红糯米糕。这种糕点是用切碎的熟糯米和炒芝麻制成的。掸族也有吸烟和吃槟榔的习惯。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为什么缅甸的泰民族叫掸族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7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