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意大利曾与德国、日本结成轴心国同盟,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势力的主要代表之一。自从1922年墨索里尼登场以来,意大利对外扩张的欲望不断增强。墨索里尼将地中海、红海、巴尔干等纳入意大利势力范围,试图再现古罗马帝国的盛况。
因此,1935年发生了入侵埃塞俄比亚的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为了意大利夺取了战略要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意大利也迅速成立了74师团,约45万大军于1940年6月正式参战。
但是,战场上的意大利军队不像网络上的素材那么厉害,但是整体战绩也不太好。在几年的战争中,意军在很多时候,往往表现出无情的战斗姿态。这样的状况持续了一段时间,1943年联合军部队登陆西西里岛,意大利也倒向联合军阵营。
所以总的来说,意大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整体表现可以形容为不过时。那么,当时意大利拥有40万以上的大军,为什么看起来战斗力“弱”呢。理由太简单了,可以从道义、国力、武器三个角度进行粗略的讨论。
从道义上说
道义是影响战争趋势的重要因素。参战前的意大利,在墨索里尼的统治下,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主义国家。如上所述,墨索里尼非常高兴,贫穷的士兵们行使武力,在位时积极扩充军备,在适当的时机发动扩张战争。1935年,意大利发动了入侵埃塞俄比亚的战争,受到很多国家的反对和。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是主义的轴心国的一员,是战争的策源地之一,也是战争的挑衅国之一,招致了很多国家的反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意大利作为战争的非正义一方,在道义上已经输了,输了道义,官兵们为什么有参战的动力呢?
从国力的观点来说
国力是参加战争进程的重要保障。在墨索里尼z权时代,上层z权为了充实国家实力,加快对外扩张步伐,向民众征收了残酷的捐款税。例如1934年,捐赠税总额为180亿里拉,1939年达到了300亿里拉。
主义z权巧妙的掠夺使民众生活贫困,正如列宁所说,很多人流亡海外。“他们是挨饿被赶出祖国的乞丐”。但是,尽管如此,意大利的国力与一流列强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例如30年代意大利的钢产量为200多万吨,远远不及苏联、美国、德国、英国等国家的水平。也就是说,意大利的国力无法达到世界强国的标准,很难支撑战争。
从武器的观点来说
武器是左右战争胜负的重要基础。但是,意大利国力有限,军需产业也不发达,所生产的武器装备不能满足战争的需要。有资料显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意大利全国储备的枪数量也不过120万支,军车不过数万辆,无法弥补激烈的战争消费。
同时,参战的意军也普遍编排不齐,装备简陋,一部分二线部队还在使用一战时期的武器,无法承受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战斗任务。很多资深的军事家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意大利军队只能担任辅助性的战斗任务(这也是意大利军队与德军合作作战的多原因),并非独创性。因此,如果意大利没有数量足够、性能先进的武器,在战争中就不容易取得辉煌的胜利。
意大利军队往往是协助德军的辅助部队。
笔者认为,意大利首先在道义上输掉了战争,但是那个国家的实力和武器的水平有“先天性的不足”,难以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样的高强度战争,3个要素结合在一起,战场上意大利军整体的表现不好(当然也有少数优秀的胜利)。如果意大利在道义、国力、武器三个方面处于优势地位,他们在战场上的表现就不是这样了。意大利的爱国游击队虽然牵制了德军的7~10师团,但从侧面反映出其实力。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二战中意大利为什么表现的很弱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6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