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我国近代史的人都知道“尼布楚条约”。这个条约的原文是用拉丁语、俄语、满文写成的,为什么没有用中文写呢。
尼布提条约的俄罗斯方面谈判代表是滚轮。到目前为止,尼布提是我国的土地,属于蒙古之王的牧地。伴随着俄罗斯的强大,逐渐渗透到我国东北地区,占领了尼布,建造了城堡。为了保护尼布楚,在我国的土地上建设了雅克萨要塞,作为侵犯我国东北的桥头堡。
康熙收拾了3次之后,开始恢复东北的失地。于是,1685年,清康熙帝派兵攻击黑帮,占领了这个城市。此时俄罗斯也在西线开战,与土耳其作战。
当时,俄罗斯是彼得大帝的家,让滚轮和我国方面交涉。从彼得大帝到滚轮,希望通过谈判解决纷争,避免东西两线作战。我国方面的交涉代表有领侍卫大臣的索额图、都统侗国纲、尚书阿拉尼、左都御史马齐、护军统领马拉等。
这个谈判需要时间。1688年5月30日,索额图等从北京出发,1年后的1689年9月7日,中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将中俄两国的东部边界划分开来,法律上确立了包括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属于我国。
“尼布楚条约”是以俄罗斯、拉丁语三个文字签署的,拉丁语文本是双方共同签署的正式文本。看到大字,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中俄缔结条约,为什么要签拉丁语。
这是传教士说的。当时,中俄两国的较高统治者试图通过谈判来结束东北边境的冲突。彼得大帝与土耳其作战,康熙也希望尽快结束冲突,集中精力收拾蒙古的格尔丹部落。因此,康熙认为应该制定对俄国人具有极大约束力的条约。但是,由于语言不同,康熙派遣了两位西方传教士。
第一个传教士是张诚,他是法国人。1685年,教皇路易14派来我国宣教。第二位传教士是徐日升,他是葡萄牙人,1673年来我国,因为精通音乐,所以担任钦天监,管理历法,兼任宫廷音乐教师。他对我国的音乐也进行了研究,每次听我国的歌都能进行模仿。
在康熙等人的眼里,这两位传教士是高级知识分子,精通多国语言,所以就让他们按照匾额图进行交涉。经过两人的仲裁,之后中俄双方让步,达成了统一的意见。
之后,掉到纸面上的时候,大家开始考虑用什么样的文字来写。当时,我国和俄罗斯的代表面临困境,我国人不懂俄语,俄国人不懂中文。之后,中俄决定寻找中间路径,用拉丁文、俄语、满文书写条约,双方签署了拉丁文所写的条约。
签署了拉丁语条约,正如我国方面理解的那样,拉丁语是传教士的通用语言,条约一定不会改变。俄罗斯同意的是,俄罗斯内部也有很多传教士,因为精通拉丁语,所以可以保证拉丁语文件上的条约不会被破坏。
于是中俄双方签署了拉丁文条约。没有使用中文还有一个原因。我国和俄罗斯的谈判双方,包括传教士在内,对中文不是特别流畅。
之后,俄罗斯认为这个条约对俄国人不公平,将原本没有被占领的土地分配给大清,并将责任转移到传教士身上。根据资料,这个条约签订后,彼得大帝除去了俄罗斯国内的传教士,关闭了教会和会所。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尼布楚条约》不用汉文是为什么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5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