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1593 年,明朝在平壤成功地进行了一场关于围剿日军的攻坚战役,史称平壤之战。万历二十年,日本太政大臣关白丰臣秀吉试图借道讨伐明朝未果后,果断决定派遣总计 14 余万的大军进犯。朝军却在短时间内遭受重创,导致大范围的溃败。后来,日军成功地占据了平壤这座城市,由小西行长率领约 3 万士兵驻守于此。
在崇祯皇帝执政时期,王国的李昖国王郑重提出申请,希望明朝能派出精锐部队支援。朝廷慎重考虑后,派遣了李如松担任提督,带领最初的3000名士兵前往,他们并未成功征服倭寇,于是朝廷再次增兵到3.5万人,前往与倭寇决战。
翌年的正月初六,明朝军队携带约35000名士兵,向被倭寇占领的平壤城发起猛烈进攻。而驻扎在此的倭兵将领小西行长率领2.5万多名倭兵顽强抵抗,坚定地守卫着这座城市。
李如松将军采取了三面围攻,东面摆出布阵,再配合伏兵的策略,从多个方面展开攻击。当天清晨,负责伪装成军,协助攻击南城门的副将祖承训部突然明军的装备,令敌人措手不及,迅速调整兵力来阻挡。这时,负责进攻西城门的副将杨元、李如柏抓住机会顺利突入西城门。经过激烈的战斗,到了下午时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城墙均告突破,小西行长只能率领剩余的士兵连夜沿着大同江南下逃走,途中更是遭遇了联军的伏击,伤亡惨重。这场战役歼灭倭寇超过万余人,使得倭寇不得不退避到东部沿海地区的角落里,从而逆转了整个战局。
战役背景
这场战役发生的背景主要可以追溯到1592年,当时日本的实际掌权人物丰臣秀吉发动了庞大的侵略部队,人数达到惊人的14万人,跨越海洋,终于在四月十三日那天,在釜山半岛登陆。从此以后,日军踏上了入侵的道路,连续攻占了汉城、开城以及平壤等重要城市。由于恐惧,很多市民和士兵们纷纷逃离这些城市,的国王李昖也被迫离开首都,逃亡到了义州,他还接连派遣使者去明朝求助。
作为宗主国的我国,尽管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已经成功平定了日本海盗在沿海地区的袭扰,但始终对日本抱持警觉,无法容忍他们的对外扩张行为。我国决定介入这场抗日援朝之战,直接指向平壤城。
面对紧逼而来的敌军,特别是第一军团的小西行长部成功击垮临津江防线守军主力,抢占平壤,得到消息的明朝却因不了解敌军的真实情况,仅派遣辽东副总兵查大受带兵前去支援,结果遭遇失败。等万历皇帝自己明白这次面临的对手并非普通敌人时,才反应过来,他立即下令组建援朝东征军,赶赴战场。
当时的日本侵朝大军继续强势攻击,其中第一军团的小西行长部军威赫赫,竟击败了临津江防线的守军,顺利占领平壤。然而当得知明朝将要投入大批兵力救援,担心后续补给跟不上的小西行长为了争取时间,只好假装要谈和平条件,试图拖住明朝的军队。明帝国的东征军总督李如松将军遂故意答应谈判,趁着敌军疏忽大意之际,偷偷将平壤城团团包围起来,大战一触即发。
战役期间,敌我双方在牡丹峰和平壤城下进行了三次规模较小的交锋,彼此都在试探对方的实力。
在公元1592年的1月8日清晨,平壤攻坚大战拉开了帷幕。我国明朝将领李如松,态度坚决地发布指令,要求所有参战部队要全心全力投入战争中,决不允许在战役结束之前私自割取敌方士兵的首级。这是为了保持人道主义精神和对生命价值的尊重。
战争终究还是不可避免地上演了。当战斗开始后,明军英勇的发炮攻城,炮声震耳欲聋,仿佛能撼动整个世界,山岳都为之颤抖;弹出的火花弥漫在天空,弥漫范围达到数十公里之广,火箭如同巨大的布匹满天飞扬,火焰犹如风中的猛兽,直奔城市中心,连林木也无法安然无恙。驻扎在城头的日军战士,立即设立红白两色的旗帜作为与外界联系的标志,他们坚守阵地拼尽全力抵抗敌军的攻击,投掷出的弹丸如同雨点般密集,和刀剑纷纷尖啸着指向外面,景象让人心生畏惧。
尽管明军在攻击过程中遭遇挫折,但李如松并未因此气馁。他亲自率领两百名精锐亲兵奔赴战场,亲手斩杀了一名临阵脱逃的士兵,以示严惩,同时痛斥士兵们应该迅速前进,并高喊道:"率先登上城墙的士兵,可获赏银五十两(亦有传闻称是五千两)!" 在主帅的鼓舞下,明军士兵们勇气倍增,他们勇敢地进攻,或者向上发射大炮,或者攀爬云梯,在守城日军的严密防守下不畏艰险地激战。在最惨烈的时刻,李如松情急之下跳下战马,勇猛地前行,周围的高级将领和士卒见状,掌声雷动,群情激昂,众志成城。
明军神机营的副总兵骆尚志,绰号“骆千斤”,他的勇武无人能及,身强力壮的他,左手托起盾牌,右手挥舞着戟,奋勇向前。他凭借勇气攀上了含毯门的城楼,日军投下的巨石不幸击中了他的腹部,但骆尚志并没有因此而退缩,反而更加坚定地战斗,身后的浙江兵数人紧跟其后,成功拔掉了日军的旗帜,并在城头上插上了明军的大旗。
日军对进攻南城门的军队不屑一顾,但祖承训却先发制人,率部卸去装备,赤膊上阵,明晃晃的盔甲。日军大吃一惊,急忙调派兵力增援南门,但此时明军已经成功占领了城楼。
与此同时,明将张世爵利用大炮轰开了城西的七星门,李如栢攻破了含毯门,杨元则攻占了普通门,各路大军乘胜前进,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
游击将军吴惟忠在进攻牡丹峰的战斗中不幸胸部中弹,但他仍然高呼着督战,带领部队攻克了峰顶。
在战局最为紧张的时刻,李如松乘坐的战马遭受日军的袭击,但李如松毫不犹豫地换马再战,虽然战马失足落入壕沟之中,但他提起缰绳一跃而出,继续奔赴前线。日军逐渐难以抵挡联合大军的猛烈进攻,残部被迫撤回城内各处堡垒进行死守。明军则以火攻焚毁了这些秘密建立的土堡,围困住了日军将领小西行长于风月亭的土窟,这场激战至此暂时画上了句号。
在当时的战场环境堪称混乱至极,背后险象环生的平壤日军大友义统部蓄势待发的数千军队,自凤山绕路包抄攻击明朝军队,而正面奋勇抵抗的平壤日军更是坚韧不拔,战斗激烈异常,面对如此困境,李如松将军果断驱策俘获的日本翻译张大膳传递信件给小西行长,命令他放弃抵抗,宣布投降。
小西行长诚恳地向明军提出请求,希望能够撤离包围,以便全身而退,李如松将军深思熟虑后,下令暂时撤退部分军队,同时秘密派遣李宁、祖承训、葛逢夏等将领率领精锐部队,埋伏于关键道路之上。
午夜时分,小西行长率领少量残存兵力逃离城池,明军设下等待,成功捕获斩敌军359人,生擒两人。将领郑晔在此次战役中斩获首级达120余级。
战役结果
这段时间内,明军与日军展开激烈交锋,经过一整天的艰苦鏖战,日军损失惨重。小西行长意识到援军迟迟未来,企图带领剩余部队进行突围,他命令一名为大石荒河助的勇士,脱掉沉重的铠甲,身穿轻薄衣服,攀爬上高耸的阁楼上,冒着明军源源不断发射的弓箭和炮弹,侦测到一处详细的突围路径。此时,了解到攻城只会导致更多士兵伤亡的李如松将军,也派使节请求日军较高指挥官小西行长撤出平壤城,小西行长立即接受他们的建议,带着仅剩的不到五千人的残部灰溜溜地离开了平壤(据川口长孺《征韩伟略》卷二记载),落荒而逃向南边。明军则趁机在途中拦截、伏击了一部分南逃的日军,然后,陆续光复了黄海、平安、京畿、江原四道。
据统计,此次战役,明军仅仅从日军手中斩获首级便高达1647人。日军实际的伤亡人数远远超出这一数字,包括被炮火轰击、烟熏以及其他原因导致死亡的人员在内,总共损失超过一万多人。而明军方面,共有796人牺牲,1492人受伤(根据宋应昌《经略复国要编》之《叙恢复平壤开城战疏》记载)。
平壤战役中,明军共斩获日军首级1250个,其中包括25名倭将,生擒两人,并缴获战马2985匹。解救出被掳掠的男女共计1225人(《再造藩邦志》记载)。被大火焚烧致死的日军数量无法精确计算,恶臭弥漫十里。还有大量日军跳城墙或投河自裁。
大臣柳成龙在其著作《惩毖录》中对明军在此次战役中的表现给予高度评价,称其“军威之盛,战胜之速,前所未有”。
收复平壤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整个半岛的战争局势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战役意义
平壤之战以明军的辉煌胜利宣告结束,三都之一得以光复。等到日军再次有机会踏入平壤时,已经是整整300年之后的事情了。
这场战役使得日本第一军团遭受重创,黄海道、开城、咸镜道等地区的日军纷纷撤回汉城,原本计划以平壤作为跳板进攻大明帝国的战略设想彻底破产。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阿高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平壤之战简介(时间,经过,背景,结果,意义)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阿高;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