濡须之战是发生于东汉末年至三国后期,吴国与魏国之间前后共计四次的战争。因战场主要在濡须附近而得名。
建安十九年(214年),孙权攻皖城,魏将张辽从合肥率军出发去救援皖城,到达硖石时,听闻皖城已被攻破,于是,筑垒硖石南而还,谓之南硖戍。
同年七月,曹操征讨孙权,并在同年十月回师。因为这一次曹操的进攻目标没有被历史的记载,皖城、濡须、瓜步、历阳,都有可能是曹操此次的进攻方向。所以暂且不计入濡须之战。
建安二十年(215年)八月,孙权趁曹军远征汉中、江淮空虚之时,进攻合肥,却被魏将张辽击破。
孙权即在濡须口筑城据守,以扼控濡须水与长江交汇处。同时,以吕蒙为都督,令其率军守濡须坞,凭借以前所建的船坞,置强弩万张以拒曹军。又以蒋钦为濡须督,与吕蒙共督诸将。
战役前期
建安二十二年(216年)冬季,曹操治兵完毕,兴师伐吴,孙权率兵抵御。曹军进入居巢(由于皖城就在居巢的北侧,所以,曹操有可能是在建安十九年七月的南征时夺回了皖城,也可能是在此次南征时夺回了皖城),开始攻打濡须口。
当时,江淮地区的天气一直很恶劣,时常风雨交加。使得魏吴双方都受到了影响。
张辽、臧霸担任前锋,在行军过程中遭遇了持续的大雨,在泥泞不堪的路途中,前锋大军先到江边,而主力大军尚未到达。此时,江水上涨,东吴的舰船也稍稍前进。
由于霖雨、水涨容易导致水灾,东吴水军可以凭借舟船而在随时可能产生的水灾中游刃有余。因此,张辽、臧霸的将士们都感到不安。眼见“将阵,雨甚”、水涨而缺船,张辽认为应该防患于未然,意欲自作主张的撤军。
但是,臧霸坚持要执行曹操的屯驻命令而反对撤军,因此向张辽劝谏道:“曹公让我们屯驻,您却要撤军。曹公是那么英明的人,怎么可能会舍弃我们呢?”张辽接受了臧霸的建议(张辽已在209年假节,臧霸此时无假节),于是屯驻了下来。等他们屯驻到了第二天,收到了曹操的撤军令,于是主动撤军。
张辽回到曹军大营后,把事情的经过说给了曹操。曹操非常赞赏臧霸的勇敢,任命臧霸为扬威将军,授予臧霸假节。
天气的恶劣也同样影响了吴军。东吴水军大将董袭率五楼船屯驻于濡须口。至夜深时,暴风狂袭,五楼船倾覆,众将士乘走舸逃走,请董袭一起逃出。但董袭大怒说:“我受孙将军的重任,在此处防备敌人,怎能委身而去,谁再说要逃走便立斩!”于是无人敢再干涉。当夜船沉,董袭淹死。孙权临时换上丧服,参加他的葬礼,对他的家属供应十分丰厚。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正月,参与攻打东吴的各路曹军,顶着连绵不断的大雨,跋涉着泥泞不堪的道路,终于在居巢完成了集结。
战役后期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二月,在天气转好后,曹军进屯江西郝谿,开始正式进攻。在曹军前锋(将领无名氏)尚未屯驻好时,吕蒙便将其攻破,使之败退。但曹操的大军很快就赶到了,并对濡须口发起了猛攻。
东吴军队在都督吕蒙、濡须督蒋钦的带领下,奋力抵挡曹军的进攻。魏将孙观在猛攻濡须口时,被流矢射伤,但仍坚持奋战。曹操事后慰劳他说:“将军受到如此重创,却表现得更为勇猛,你不是应该为了国家而更加珍惜爱惜自己的身体吗?”于是转封孙观为振威将军,但由于孙观受伤太重而最终因伤去世。
东吴猛将周泰继213年濡须之战后,又一次地率军来到濡须口参战。中郎将徐盛、偏将军朱然也都纷纷前来参战。
当初,蒋钦的部下曾因犯罪而被徐盛处死。徐盛由此认为自己和蒋钦有私嫌。到了曹操攻濡须时,蒋钦早已被任命为濡须督,并和吕蒙持军统领,节度诸将。徐盛时常惧怕蒋钦因过去的事情害自己,而蒋钦常称赞他的优点。徐盛敬重信服他的品德,与众人论蒋钦的美德。
战役结束
虽然吕蒙、蒋钦、周泰等人奋勇抵抗,但东吴军队渐渐力不能支。孙权最终于二月退走。
三月,孙权派遣都尉徐详前往曹公营里请降(在《吴主传》里,写孙权为“请降”;在《臧霸传》里,写孙权为“乞降”)。
曹操虽然在濡须地区打出了“权退走”的胜利战果,但是鉴于东吴军队的顽强表现、朝中政敌的蠢蠢欲动,曹操最终选择接受了孙权的请降,于是引军返还,遂留夏侯惇、曹仁、张辽等屯驻居巢。
孙权得知曹操批准了自己的请降,大喜过望,并在战后,任命吕蒙为左护军、虎威将军,任命蒋钦为右护军、典领辞讼,任命周泰为平虏将军并接替蒋钦而担任第二任濡须督。
曹操也在战后,任命温恢为扬州刺史,任命蒋济为扬州别驾。
第二次濡须之战,经过双方的鏖战之后,孙权退走并遣使请降。曹操终于取得了名正言顺的胜利,并将濡须归还给了孙权。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第二次濡须之战的经过介绍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4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