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护全球湿地和湿地资源,1971年2月2日,18个国家的代表在伊朗拉姆萨尔签署了《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也称为拉姆萨尔公约。湿地公约认定的国际重要湿地是指在生态学、植物学、动物学、湖泊学或水文学方面具有独特国际意义的湿地。
《湿地公约》已成为保护自然的重要国际公约,受到各国的重视。为纪念公约的诞生,1996年10月,第十九届公约常务委员会决定将每年的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截至2014年1月,公约签署国有168个,共有2171处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总面积超过2亿公顷。我国自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以来,已确定国际重要湿地49处,总面积达405万公顷。
湿地公约致力于通过国际合作实现全球湿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它是当今具有影响力的多边环境公约之一。截至 2016 年 4 月,国会有 169 个党。我国于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
湿地保护
我国自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以来,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湿地的重要措施,当年通过了首批7个湿地保护区申请(黑龙江扎龙、吉林向海) 、江西省鄱阳湖、湖南省等)海南省东洞庭湖、海南省东寨港、青海省鸟岛等)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国家林业局还专门成立了湿地公约执法办公室,通过国内外广泛合作,提高我国湿地保护实施能力。
全球湿地面积达5.73亿公顷。我国首次湿地资源普查显示,我国现有湿地面积约3848万公顷,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位。据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统计,我国100公顷以上的各类湿地(不含水田)有3848.55万公顷,现有的自然或半自然湿地占总面积的3.77%。 (2005)。
2012年12月14日,我国加入湿地公约2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国务院副总理出席座谈会并讲话。他强调,要坚持保护优先、保护优先、自然修复优先的方针,大力推进湿地保护修复,使湿地保护在改革进程中取得新进展、取得新成效、迈上新台阶。开放与主义现代化建设。
湿地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和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综合能。加入《湿地公约》20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保护与恢复工作,积极履行公约规定的义务。国家湿地保护体系基本形成,重点湿地得到拯救,生态状况明显改善,为全球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湿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面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湿地减少和能退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要把湿地保护摆在各级、各方面更加突出的位置,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统筹考虑,落实好湿地保护责任。要积极推进法制建设,建立湿地保护长效机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湿地保护意识。
要切实加大投入,实施湿地保护修复重点工程,不断扩大湿地面积,提高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进一步改善生态和民生。我国将一如既往地按照公约履行职责,深化与湿地公约秘书处、其他缔约方和有关国际组织的合作,与国际社会协调行动,相互借鉴,为促进全球湿地保护作出贡献。 .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为促进世界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湿地公约是什么,湿地公约的签署时间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4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