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什么意思?
国君和社稷都可以改立更换,只有老百姓是不可更换的。所以,百姓最为重要。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出自哪里?
此诗句出自春秋战国时期孟子《孟子▪尽心章句下》。全文如下:
《孟子▪尽心章句下》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 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祖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孟子▪尽心章句下》翻译
孟子说:"百姓最为重要,国家其次,国君为轻。所以,得到民心的做天子,得到天子应允的做国君,得到国君应允的做大夫。国君危害到土神谷神--国家,就改立国君。祭品丰盛,祭品洁净,祭扫按时举行,但仍然遭受旱灾水灾,那就改立土神谷神。"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全文赏析
《尚书》也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老百姓才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稳固了,国家也就安宁了。
改用现代的口号,那就是--
人民万岁!
这一段是孟子民本思想最为典型,最为明确的体现,"民贵君轻"成为后世广泛流传的名言,一直为人们所引用。
有必要提出的是,"民"是一个 概念,"民"作为一个 的整体是贵的,重于国君的,但"民"当中的每一个个体,普普通通的一介小民又怎么样呢? "民"这个整体,正是由一个个的个体组成,每一个个体都是应当受到尊重,正如当今社会,提倡 ,提倡平等,提倡包容,提倡多样性。正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当一个个体的"民" 与"君"相比,就应当是平等了,因为国君,也是一个个体的民。因此说个体之民,轻与君是不恰当的。
可见,千年之前的孟子,其观念与当代 观念不谋而合。孟子此处的阐述,绝非是封建主义,恰是中华文明的精华;而认为"个体之民,轻于国君"的思想,恰恰是封建主义的典型代表了。
作者简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逻辑严密,尖锐机智,代表着传统散文写作较高峰。孟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即"人之初,性本善"。
继续阅读: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乔莉茗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意思出处及翻译原文出处译文及注释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乔莉茗;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46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