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诗词歌赋 > 古诗宋词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的意思出处及全文赏析原文出处译文及注释

用户:俊逸 时间:2024-11-26 阅读: 我要投稿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的意思出处及全文赏析原文出处译文及注释赏析
诗词是一种跨越时空的艺术魅力,它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意境和独特的文化韵味。比如:“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短短几个字就能将读者带入意境,那么,你知道“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的意思是什么吗?“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出自哪?我们为您整理了“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的出处及赏析,一起来看看吧。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什么意思?
正直的人像屈服,灵巧的人像愚笨,有口才的人像迟钝,指有真才实学的人不显露自己。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出自哪里?
此句出自《道德经·第四十五章》。全文如下: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全文
最完满的东西好像有欠缺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衰竭的。
最充盈的东西好像是空虚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
最正直的东西好像是弯曲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像是笨拙一样,最卓越的辩才好像是口讷一样。
疾动可以御寒,安静可以耐热。清静无为可以做人民的模范。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全文赏析
老子的美学观点。意为真正灵巧优美的东西应是不作修饰的。语自《老子·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这里老子以"无为而无不为"的哲学思想,分析了巧与拙的辩证关系。认为真正的巧不在于违背自然的规律去卖弄自己的聪明,而在于处处顺应自然的规律,在这种顺应中,使自己的目的自然而然地得到实现。
老子提出的"大巧若拙"虽本意不在审美,而在说明"无为而无不为"的道理,但它却恰恰说出了一切高度成功的艺术创作所具有的特征。任何杰出的艺术作品都是合目的与合规律的高度统一。在老子提出"大巧若拙"之后,巧拙的辩证关系问题逐渐成为我国美学经常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
作者简介
老子,又称老聃、李耳,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我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老聃(dān)(约前571——前471),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古时"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义)。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此地本是封于西周的陈国,今河南鹿邑,安徽涡阳存有争议)人。我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 想家之一,被道教尊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

继续阅读: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俊逸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的意思出处及全文赏析原文出处译文及注释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俊逸;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46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