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原文
《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
冯延巳(一说晏殊)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双飞 一作:惊飞)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译文
碧绿的杨柳依偎着曲曲折折的栏杆,春风和煦轻柔,鹅黄嫩绿、如丝如缕的杨柳在风中款款摆动腰肢,摇曳多姿。是谁突然弹起钿筝,惊醒那安栖的燕子,双双穿帘飞去。然而几天时间放眼望去尽是落絮纷纷,正当杏花盛开,娇艳无比之际,却下起清明雨。在如此深重的幽情之中,她不由沉沉睡去,正在睡酣梦甜之际,却被窗外清脆的莺啼声惊起,而美梦也再也无寻处了。
《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的注释
偎:紧靠着。黄金缕:形容嫩黄的柳条,如同丝丝金线一般。钿筝:用金翠宝石装饰的筝。玉柱:筝上定弦用的玉制码子。海燕:传说燕子来自海上,故称“海燕”。双飞,一作“晾飞”。以上两句是写有人弹起筝来,双燕由帘内惊起飞走。游丝:指在空中飞扬的虫丝。落絮:指飘落的柳絮。一霎:一阵子。唐孟郊《春后雨》诗:“昨夜一霎雨,天意苏群物。”觉来:醒来。莺乱语,一作“慵不语”。
简短诗意赏析
整首词诗人由写景始,由写人终。写景抓住春天的特指,但有富于变化,在变化中蕴含了作者的情感,写人先写人物的行动,把细筝移玉柱,但穿帘双燕却勾起了主人公无限的伤感,成为全词感情转折的基点。再写人物的心理,“惊残好梦无寻处”,直接抒发主人公内心的伤感。整首词写景与写人相互交融,通过穿帘的双燕,乱语的“黄莺”、“游丝”、“落絮”“清明雨”,使人物的心理活动步步呈现,达到了情与景的高度统一,但又含而不露,堪称“金碧山水,一片空蒙。”全词在艺术风格上语言明丽,用意婉曲。
继续阅读: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泰然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冯延巳(一说晏殊)《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原文出处译文及注释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泰然;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45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