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中东战争(又称赎罪日战争、斋月战争、十月战争)发生于1973年10月6日至10月26日,始于埃及和叙利亚进攻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六年前分别被以色列占领。埃叙联军在开战的头一两天占据上风,但此后形势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到第二周,叙利亚军队已经撤出戈兰高地。在西奈半岛,以色列军队在两军之间发起进攻,越过苏伊士运河(原停火线)。到联合国停火生效时,一批埃及军队已被歼灭。
这场战争对许多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相比于埃及-叙利亚-约旦联盟在六日战争中的惨败,阿拉伯世界对战争的早期进展感到欣慰。这种思维方式为未来的和平进程以及埃及的门户开放政策铺平了道路。 《戴维营和平条约》实现了以埃关系正常化,埃及成为第一个承认以色列的阿拉伯国家,同时埃及几乎完全脱离了苏联的势力范围。
这场战争告诉阿拉伯国家,他们无法在军事上打败以色列,从而让以阿和平得以发展。战争结束时签署的和平协议是自 1948 年战争以来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的首次公开对话。
战争评价
由于这场战争,阿拉伯国家夺取了以色列,扭转了过去接二连三失败的局面,恢复了双方的战略平衡。这一结果的形成具有历史必然性,经过三次中东战争,中东民族觉醒进程加快,第一次中东战争(1948年)的失败使中东国家对殖义感到失望。 保护中东。阿拉伯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埃及革命的胜利、苏伊士运河的收复,都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第二次中东战争(1956年)失败,美苏代替英法介入中东。不能保证中东部分民族的利益,第三次中东战争(1967年)的失败,使中东人民明白必须靠自己的努力取得胜利。埃及总统萨达特对苏联的态度,从以往的依附转为合作,加强了民族自治,将苏联控制的装备带回埃及使用,也加强了埃及的独立地位。
自行制定军事发展政策,避免6月5日战争被苏联放弃。第四次中东战争(1973.)的过程也反映了萨达特政策的进步,他首先联合了阿拉伯国家,建立了统一战线,战争期间几乎所有的阿拉伯国家都支持和参战。而且,总统萨达特得以建立国际统一战线,不仅使西欧国家保持中立,还博得了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的同情,使以色列陷入前所未有的孤立状态,险些在这个中东被打败.战争,失败。
从军事角度看,这场战争未能彻底打败以色列的原因有很多,本质是埃及等阿拉伯国家没有坚实完整的工业生产体系,不能独立生产战争物资,能力不够。忍受长期的消耗战;在制度上,不如以色列的国家储备动员制度完善。投入的军队,大部分是雇佣的职业军人。在取得初步胜利后,他们无法迅速扩大战果。 ,这让以色列紧急动员,迅速失去军事优势,再加上战术死板,让以色列找到防御漏洞越过运河西岸,失去战略主动权。
虽然战争以平局告终,但阿拉伯国家还是取得了成绩。一是打破了美苏两国将中东问题“冷藏20年到30年”的共同立场,主动将解决中东问题掌握在自己手中,削弱了中东问题的主导地位。美苏控制中东。交战双方烟消云散,经过联合国等斡旋,埃及收复了西奈半岛的部分领土,叙利亚收复了戈兰高地的大部分。
随后萨达特主动与以色列友好,开始了以土地换和平的政策,收复了所有失去的土地,为中东和平奠定了基础。从国际环境来看,美国当时深陷越南战争,无力支持与自己相去甚远的以色列与整个阿拉伯世界进行长期战争。也无法长期打多条战线的消耗战;让西欧保持中立,不支持以色列。萨达特独立灵活的外交和军事战略赢得了国际社会大多数人的支持。他的以国换和平战略也得到了包括以色列在内的大多数中东人民的支持。长期利益。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第四次中东战争的评价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4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