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原文
《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
欧阳修
胡人以鞍马为家,射猎为俗。
泉甘草美无常处,鸟惊兽骇争驰逐。
谁将汉女嫁胡儿,风沙无情貌如玉。
身行不遇我国人,马上自作思归曲。
推手为琵却手琶,胡人共听亦咨嗟。
玉颜流落死天涯,琵琶却传来汉家。
汉宫争按新声谱,遗恨已深声更苦。
纤纤女手生洞房,学得琵琶不下堂。
不识黄云出塞路,岂知此声能断肠!
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
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
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
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
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
汉计诚已拙,美女难自夸。
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
狂风日暮起,飘泊落谁家。
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
《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译文
北方少数民族以鞍马为家,以打猎为生。泉水甘甜,野草丰美没有固定的地点,鸟儿受惊,野兽互相追逐。是谁将 女子嫁给胡人,风沙是无情的,而女子容貌如此美丽。出门都很难看到中原人,只能在马背上暗自思念故乡。在琵琶声中,胡人也会感到叹息。如此美丽的女子流落异地,死在他乡,而琵琶曲却传到了汉宫里。汉宫里争着弹昭君所弹的琵琶曲,心中的怨恨却不知道从何说起。细小的手生在闺房之中,只能学弹琵琶,不会走出闺房。不知道沙漠中的云是这么飘出边塞的,哪里知道这琵琶声是多么的令人断肠!汉宫里有一位美貌佳丽,最初天子并不认识。突然间要随着汉使离去,嫁给匈奴国君,要去遥远的边地。姣美的容颜天下无比,一旦失去,要再得到可不容易。虽然天子发怒可以把画工杀死,对于事情又有什么补益?眼前的美丑尚且不能分辨,怎么能制服万里之外的夷狄!汉代的“和亲”实在是笨拙之计,女子不要再用容貌炫耀自己。明妃离去时伤心落泪,伤心的泪水哟,洒向花枝。日暮黄昏狂风吹起,风起花落啊,飘向哪里?漂亮的女孩大多有不幸的命运,不必怨天尤人,原应自己叹息!
《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的注释
王介甫:王安石,字介甫。这组诗是为唱和王安石《明妃曲二首》而作。明妃:即王嫱,字昭君。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胡人: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我国:指中原地区。咨嗟(zī jiē):叹息。新声谱:新曲谱,指昭君所弹的琵琶曲。纤纤(xiān):细小貌。洞房:犹深闺。黄云:沙漠上空的云,因黄沙弥漫,连云色也变黄了。单于国:指匈奴。单于,匈奴的首领。画工:传说汉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案图召幸之。诸宫人皆赂画工,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后匈奴入朝,求 为阏氏,上案图以昭君行。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帝悔之,而名籍已定。乃穷案其事,画工毛延寿等皆同日弃市。见晋葛洪《西京杂记》。夷狄(yí dí):古称东方部族为夷,北方部族为狄。这里泛指华夏以外的各民族。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年8月6日 -1072年9月8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江南西路吉州庐陵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景德四年(1007年)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省绵阳市),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以进士及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死后累赠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故世称欧阳文忠公。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他领导了北宋诗 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其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
继续阅读: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丁馨逸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欧阳修《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原文出处译文及注释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丁馨逸;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43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