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慕尼黑协定的内容和影响及评价

慕尼黑协定(捷克语:Mnichovskádohoda;英语:Munich Agreement;德语:Münchner Abkommen;法语:Accords de Munich)全称是《关于捷克斯洛伐克向德国割让苏台德地区的协定》。法国、纳粹德国和意大利在与张伯伦(总理)、达拉第(总理)、阿道夫和墨索里尼的慕尼黑会议上。英法两国为防止战争爆发,牺牲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将苏台德地区割让给了纳粹德国。
协定内容
《慕尼黑协定》包括 8 个文本、1 个附件和 3 个声明。
主要内容是:
1、捷克斯洛伐克将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德军于1938年10月1日至10日分阶段完成了对上述地区和其他德国人聚居区的占领。这些地区的任何装备都必须交给德国;
2、捷克共和国其他尚不清楚日耳曼族群是否占人口多数的地区,由英、法、德、意、美等国代表组成的国际委员会临时负责。捷克共和国将在11月底前举行全民投票,以确定归属并划定最终边界;
3、捷克必须在4周内释放正在服刑的苏台德地区政治犯;
4、有关必须在3个月内解决捷克斯洛伐克的波兰和匈牙利少数民族问题,否则德、英、法、意四国领导人将再次开会讨论;
5、英法保证捷克新边界不被侵犯;
6、当捷克少数民族问题解决后,德国也将向捷克提供保障。
条约正文
德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考虑到他们已就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达成原则性协议,同意上述割让的下列条款和条件以及由此产生的措施,并根据本协议承担为遵守本协议的规定,每个必要的步骤都有其自身的责任:
1.撤退将于 1938 年 10 月 1 日开始。
2.英国、法国和意大利同意在不损坏任何现有设备的情况下于 1938 年 10 月 10 日完成领土撤离,捷克斯洛伐克有义务在不损坏上述设备的情况下进行撤离.
3.退出条件必须由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代表组成的国际委员会详细制定。
4.从 1938 年 10 月 1 日起,德军将分阶段占领德军(数量上)占优势的领土。所附地图上标记的四个领土将按以下顺序被德国军队占领。
其余更具德国特色的领土很快被上述国际委员会确定,并于1938年10月10日被德军占领。
5. 第 3 款所指的国际委员会将决定举行全民投票的领土,该领土必须在全民投票结束前被国际组织占领。同一个国际委员会将根据萨尔州地区公投的条件确定举行公投的条件。国际委员会还必须确定举行全民投票的日期,最迟不得超过 11 月底。

6.边界的最终确定将由国际委员会做出。除一些例外情况外,该委员会还有权严格按照民族志确定无需全民投票即可移交的地区,并建议对德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这四个强国进行非必要的改革。
7.将有自由选择进入或离开被转让领土的权利,选择权必须在本协议签署之日起六个月内行使。
8.捷克斯洛伐克将从其军队中撤走任何希望在本条约签署之日起四个星期内解除职务的苏台德地区德国人,捷克斯洛伐克将释放那些因政治罪而服刑的人在同一时期的囚犯。
1938 年 9 月 29 日订于慕尼黑。
阿道夫·阿道夫爱德华·达拉第
内维尔张伯伦贝尼托墨索里尼
条约后续
《慕尼黑协定》签署后,从慕尼黑回到伦敦的张伯伦在机场挥舞着这份协定,自豪地宣称:“我给整整一代人带来了和平!”
1939年3月,阿道夫践踏《慕尼黑协定》作出的国际保证,出兵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然而,英国和法国拒绝履行其确保捷克共和国和新疆边界安全的义务。该协议的签署不仅没有带来张伯伦所倡导的“一代人的和平”,反而加速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1939年9月,纳粹德国大举进攻波兰,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1973年12月,捷克斯洛伐克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签订相互关系条约,声明:鉴于根据该条约建立的相互关系,《慕尼黑协定》无效。
条约影响
《慕尼黑协定》的签订,标志着英法绥靖政策达到顶峰。这笔交易使捷克斯洛伐克失去了 11,000 平方英里的领土、360 万居民和超过 1/2 的经济资源。纳粹德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助长了德国、日本和意大利分子的侵略傲慢。
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曾说:“《慕尼黑协定》是西方国家对纳粹势力威胁的‘彻底投降’,是“英国不战而败的耻辱”。
评价
《慕尼黑协定》给苏联所倡导的集体安全政策以致命一击。张伯伦对德国的绥靖政策使斯大林警惕英法企图将主义的祸害东渡。因此,说一年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缔结不受《慕尼黑协定》的影响,是不客观的。
丘吉尔在与张伯伦就德国问题发生争执时,曾说过一句狠话,这或许可以作为对《慕尼黑协定》较好的评价:让你在战争和耻辱之间做出选择,你选择耻辱,你将继续战斗未来。我必须去打仗。
慕尼黑协定本身是一个短暂的条约,但其影响是深远的。对现代人来说,许多在二战前后的动荡急变中家喻户晓的事件和词汇,早已从他们熟悉的国际政治语汇中消失了。就像德奥合并、第五纵队、吉斯林和贝当的背叛,以及租借法案。但贬义词慕尼黑和绥靖政策幸存下来,仍在当代国际政治中使用。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慕尼黑协定的内容和影响及评价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4348.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