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诗词歌赋 > 古诗宋词

高适《送刘评事充朔方判官赋得征马嘶》原文出处译文及注释

用户:苍华 时间:2024-11-11 阅读: 我要投稿
高适《送刘评事充朔方判官赋得征马嘶》原文出处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情感。比如本文:高适《送刘评事充朔方判官赋得征马嘶》原文及翻译注释,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送刘评事充朔方判官赋得征马嘶》原文
《送刘评事充朔方判官赋得征马嘶》
高适
征马向边州,萧萧嘶不休。
思深应带别,声断为兼秋。
岐路风将远,关山月共愁。
赠君从此去,何日大刀头?
《送刘评事充朔方判官赋得征马嘶》译文
征马前往边地灵州,萧萧嘶鸣一直不停歇。意绪深沉应带离别,声音凄绝为隔三秋。送别之地的风将一直伴随着你去往远方,关山制约与你同分忧愁。在这里赠诗为你送别,你什么时候才能回还呢?
《送刘评事充朔方判官赋得征马嘶》的注释
刘评事:名未详。岑参有《函谷关歌送刘评事使关西》,应为同一人。评事,官名,掌平决刑狱,属大理寺。《新唐书·百官志》:“大理寺有评事,掌出使推按。”大理寺有评事八人,从八品下。朔方:即朔方节度使,是唐时十个节度使之一,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市西南。《旧唐书·地理志》:“朔方节度使,捍御北狄,统经略、丰安、定远、西受降城、东受降城、安北都护、振武等七军府。朔方节度使,治灵州,管兵六万四千七百人,马四千三百疋,衣赐二百万疋段。”征马:出行之马。边州:边地的州郡。此指朔方节度使所在地灵州。萧萧:马鸣声。《诗经·小雅·车攻》:“萧萧马鸣。”疏:“惟闻萧萧然马鸣之声。”嘶:马鸣。敦煌选本作“听”。思:思绪。带别:夹杂着别离之情。兼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秋天,言时间之久。此处“兼”用为动词,与“带”相对。鲍照《上浔阳还都道中作》:“俄思甚兼秋。”李善注:“兼犹三也。毛诗曰:‘一日不见如三秋。’”岐路:分岔路口。这里指送别分手之处。将:犹言伴从,伴随。《诗经·召南·鹊巢》:“之子于归,百两将之。”大刀头:隐语。大刀有环,“环”谐音“还”,隐含回还之意。《乐府解题》:“大刀头者,刀头有环也。何当大刀头者,何日当还也。”是以“大刀头”为还乡的隐语。
简短诗意赏析
此诗写送别,前四句借征马写惜别之情,以马鸣渲染别离气氛;后四句抒写别时和别后情景,盼朋友早日归来。全诗以景寄情,俱用隐语,别有韵味。
作者简介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朝中期名臣、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继续阅读: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苍华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高适《送刘评事充朔方判官赋得征马嘶》原文出处译文及注释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苍华;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41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