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伯特·克拉克·胡佛(Herbert Clark Hoover,1874年8月10日—1964年10月20日),曾给自己取中文名“胡华”,后大多将其姓译作胡佛,美国第31任总统。
赫伯特·克拉克·胡佛生于爱荷华州,毕业于斯坦福大学,为一名采矿工程师。1897年,胡佛与罗·亨利结婚。亨利受过良好的教育,婚后成为胡佛的贤内助。他们有两个儿子。胡佛为一家公司所雇用去了澳大利亚,后来到我国,在一家私人企业公司工作,作为我国主要的工程师。他在1953年被任命为艾森豪威尔总统的委托主任。在1964年10月20日,胡佛逝世于纽约。24岁的胡佛曾作为美国“白领”被派往我国河北唐山的开滦煤矿“打工”。
窃取我国煤矿
义和团运动失败后,英国人以“饲养信鸽为义和团传递情报”为由,将开平矿务局督办张翼抓了起来。他的德国顾问德璀琳利用机会,私下向张翼提出要成为开平矿务局总办。随后,胡佛与德璀琳共同炮制了《出卖开平矿务局合约》,1900年7月30日,德璀琳以开平矿务局代理总办的身份,擅自将开平矿务局“卖给”代表墨林公司的胡佛。然后,胡佛和德璀琳两人又采取恐吓加欺骗的手段胁迫张翼在合约上签字。
清知道这件事后,于1904年底派人赴伦敦劳伦斯法庭打了一场国际官司。官司表面上是清胜诉了,但判决书只是“无法强制执行”的一纸空文,清根本无法收回开平煤矿。窃取我国开平煤矿,使胡佛得到了人生第一桶金。是他日后政治生涯的基石。
社会评价
胡佛是一位能力一般的总统,在大萧条面前束手无策,一无建树。但是胡佛在此前与此后的成就却更为辉煌。“除了赫伯特·胡佛之外,几乎没有其他美国人曾听到过更热烈的赞颂或更尖刻的批评。”赫伯特·胡佛总统图书馆和博物馆举办的胡佛生平展以这句话作为开场白。“他在1928年以压倒优势当选美国第31任总统,然而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这位世界闻名的英雄竟在自己的国土上变成了替罪羊。时至今日,人们仍不免将胡佛与20世纪30年代的那场大萧条联系一起,它让几百万美国人丢了饭碗。”
美国总统胡佛一向自以为是地坚持:“美国的基本企业,是立足于健全与繁荣的基础之上的”,危机只是暂时的,“繁荣就在眼前”。他实行了典型的“自由放任”政策,不但没有提出力挽狂澜的对策,反而坚决地阻止国家提供对付危机的福利补偿。呼吁劳资双方在“自愿合作”的基础上解决经济问题。于是,当城里的工人因无力付钱而在饥馑中度日时,农民们却因牲畜满栏、谷物满仓而失望。因为他们既无力将它们卖掉,也无力继续对它们进行饲养和保存。
但是,以当代美国经济学派默里·N.罗斯巴德(其代表作是《美国大萧条》,谢华育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中文版)为首的新的经济学派认为,胡佛对于经济危机的政策并非“自由放任”,而是强制干涉给私营经济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胡佛对经济的干预包括抬高工资率和物价、扩张信贷、扶持濒临破产的企业和增加开支(如对失业人口进行经济补贴,为公共工程融资等)。正是的过多干涉和对私营产值的掠夺,才导致经济危机形势愈益严重。他的新政是罗斯福新政的前导。他强调,“在一个崩溃的时代,仅仅亡羊补牢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彻底摆脱对经济的规划,使完全远离货币供给和经济领域,这样我们才能走进一个以企业为主导,真正自由而无阻碍的市场经济。”
抛开那一段短暂而艰难的白宫岁月,胡佛的一生还是多姿多彩的。正如胡佛总统博物馆所述:“胡佛作为一名采矿工程师享誉世界。全世界都感激这位‘伟大的人道主义者’,是他在第一次世界战期间及战后为被战争蹂躏的欧洲提供了粮食。”
胡佛作为美国近代的一位总统,在美国有着相当大的影响。他著有《对自由的挑战》(1934年)、《持久和平的问题》(1942年)、《持久和平的基础》、《回忆录》(三卷,1951年至1952)和《美国史诗》(四卷,1959年至1964)等书。他还将大量的文物、资料、古玩等捐献给母校,供建立胡佛研究所之用,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文献资料和物品是他在天津生活期间的实物和文件。这里是美国人了解我国和亚洲的基地。历经几十年,它在美国国会和中拥有大量的会员,在美国主流社会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美国参众两院,凡涉及我国的问题,都要来咨询胡佛研究所。
总之,现代史学研究不能够只以经济危机中胡佛的表现来评价胡佛,应该看到胡佛他一生对美国,乃至全世界的贡献!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赫伯特·克拉克·胡佛的简介和社会评价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4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