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诗词歌赋 > 古诗宋词

辛弃疾《千秋岁·为金陵史致道留守寿》原文出处译文及注释

用户:明珠 时间:2024-11-07 阅读: 我要投稿
辛弃疾《千秋岁·为金陵史致道留守寿》原文出处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情感。比如本文:辛弃疾《千秋岁·为金陵史致道留守寿》原文及翻译注释,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千秋岁·为金陵史致道留守寿》原文
《千秋岁·为金陵史致道留守寿》
辛弃疾
塞垣秋草,又报平安好。尊俎上,英雄表。金汤生气象,珠玉霏谭笑。春近也,梅花得似人难老。莫惜金尊倒。凤诏看看到。留不住,江东小。从容帷幄去,整顿乾坤了。千百岁,从今尽是中书考。
《千秋岁·为金陵史致道留守寿》译文
你守边有功,塞垣年年平安无事。你能不战而屈人之兵,有“决胜尊俎之间”的才能。你使金陵城防固若金汤,呈现出一派新气象,且谈笑风生,言如珠玉。春天就要到了,梅花有衰老的时候,而人并不像梅花那样易老。尽情饮酒吧,你很快便会应诏入朝。你是治国之才,在江东地方千里,难以施展才华。回到朝廷,运筹帷幄,整顿乾坤,收复中原地区,把国家治理好。这样你将和唐代郭子仪一样,从今至老,永为贤相,千古流芳。
《千秋岁·为金陵史致道留守寿》的注释
千秋岁:词牌名,又名“千秋节”。宋人创调,见秦观《淮海词》。金陵:即今江苏南京。史致道:名正志,江苏扬州人。宋高宗绍兴二十一年(1151)进士。曾上《恢复要览》五篇,并建议“无事都钱塘,有事幸建康”。时任建康留守、建康知府兼沿江水军制置使。英雄表:英雄气概。霏(fēi),散。得似:怎似。尊:同“樽”,古代盛酒器具。凤诏:指皇帝的诏书。帷幄:指决策处。中书考:用唐郭子仪事。中书,即中书令,指宰相。唐以中书、尚书、门下为三省,其令长俱为宰相。
简短诗意赏析
此词是一首寿词。上片写史致道的事功与谈吐,赞颂寿主史致道的非凡才能和功绩,以此寄托词人的爱国情思;下片写对史致道的期望和祝愿,继续整顿乾坤,建功立业。全词格调恢宏,语美词工,描写富贵寿考、事业功名,既切合时势,又切合身份,颇能体现性灵,堪称佳作。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继续阅读: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明珠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辛弃疾《千秋岁·为金陵史致道留守寿》原文出处译文及注释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明珠;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40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