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诗词歌赋 > 古诗宋词

庄子《佝偻者承蜩》原文出处译文及注释

用户:鸿才 时间:2024-11-07 阅读: 我要投稿
庄子《佝偻者承蜩》原文出处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情感。比如本文:庄子《佝偻者承蜩》原文及翻译注释,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佝偻者承蜩》原文
《佝偻者承蜩》
庄子
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佝偻者承蜩,犹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厥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孔子顾谓徒弟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痀偻丈人之谓乎!”
《佝偻者承蜩》译文
孔子到楚国去,经过树林,看见一个驼背老人正用竿子粘蝉,就好像在地上拾取一样。孔子说:“先生真是巧啊!有门道吗?”驼背老人说:“我有我的办法。经过五六个月的练习,在竿头累叠起两个丸子而不会坠落,那么失手的情况已经很少了;迭起三个丸子而不坠落,那么失手的情况十次不会超过一次了;迭起五个丸子而不坠落,也就会像在地面上拾取一样容易。我立定身子,犹如临近地面的断木,我举竿的手臂,就像枯木的树枝;虽然天地很大,万物品类很多,我一心只注意蝉的翅膀,从不思前想后左顾右盼,绝不因纷繁的万物而改变对蝉翼的注意,为什么不能成功呢!”孔子转身对徒弟们说:“运用心志不分散,就是高度凝聚精神,恐怕说的就是这位驼背的老人吧!”
《佝偻者承蜩》的注释
仲尼:孔子。适:到,往楚:春秋时国名。出,行走,通过。佝偻:曲背之病,驼背的人。承蜩:粘蝉,把蝉黏住。承:《说文》:“受也”。粘取。蜩:蝉。犹掇(duō)之:好像用手拾取一样(容易)。掇:拾取,用手去拿。有道耶:有门道么?道:办法方法规律窍门。五六月:指学习经过的时间。累丸:累叠圆形小弹丸。累:叠起。不坠:不掉(落)下来。锱铢(zī zhū):古重量单位,二十四铢一两,六铢为一锱。此处喻极微少的数量。十一:十分之一,形容极少。处身:立定身子。若:好像。株拘:株:木桩;枸:曲木。枯树根。执臂:举竿的手臂。唯蜩翼之知:即唯知蜩翼。只能感知蜩翼,其他事物好象不知道看不见。唯……之知:只注意。之:助词。起宾语(蜩翼)前置的作用。不反不侧:不反身,不侧视,一动不动。形容精神集中,不因外物影响而乱动。以:因为。易:改变。谓:对……说。用志不分(yòng zhǐ bù fēn):运用心思,专一而不分散。指一心不二用,不分散注意力。志:心思;分:分散。凝(níng):专注,专一。丈人:古时对年老的人的尊称。
简短诗意赏析
本文说明了凡事只要专心致志,排除外界的一切干扰,艰苦努力,集中精力,勤学苦练,并持之以恒,就一定能有所成就,即使先天条件不足也不例外。
作者简介
庄子(约公元前369年—约公元前286年),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一说为今河南商丘东北,一说为山东东明)人。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其作品收录于《庄子》一书,代表作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 据传庄子尝隐居南华山,卒葬于彼,故唐玄宗天宝初,被诏封为南华真人,《庄子》一书亦因之被奉为《南华真经》。

继续阅读: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鸿才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庄子《佝偻者承蜩》原文出处译文及注释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鸿才;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39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