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诗词歌赋 > 古诗宋词

王珪《闻种谔米脂川大捷》原文出处译文及注释

用户:向阳 时间:2024-11-06 阅读: 我要投稿
王珪《闻种谔米脂川大捷》原文出处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情感。比如本文:王珪《闻种谔米脂川大捷》原文及翻译注释,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闻种谔米脂川大捷》原文
《闻种谔米脂川大捷》
王珪
神兵十万忽乘秋,西碛妖氛一夕收。
匹马不嘶榆塞外,长城自起玉关头。
君王别绘凌烟阁,将帅今轻定远侯。
莫道无人能报国,红旗行去取凉州。
《闻种谔米脂川大捷》译文
十万大军趁着秋天草丰马壮,大军西征,一举消灭了西北边塞的敌人。边塞从此没有了战马嘶鸣,无仗可打,安定祥和。种谔有如长城,守卫着玉门关。他功高当世,定能绘图凌烟阁,青史扬名。他的功劳远远胜过班超。不要说没有能够报国之人,此行高举战旗,定当一举收复凉州。
《闻种谔米脂川大捷》的注释
种(chóng)谔:字子正,宋神宗时人。官至凤州团练使,知延州。为人残忍狡诈,但战功颇多。米脂川大捷:《宋史·种世衡传·附种谔传》载:“敌屯兵夏州,谔率本路并畿内七将兵攻米脂,三日未下。夏兵八万来援,谔御之无定川,伏兵发,断其首尾,大破之。”米脂,宋时置米脂砦,因米脂河而得名,故址在今陕西省。川,平原,原野。神兵:神奇莫测的兵,这里称赞宋兵。十万:种谔所领之兵实为九万三千,这里是举其成数。乘秋:趁着秋天草丰马壮的季节进行战争。西碛(qì):西北沙漠地带,这里用以指西夏。妖氛:妖气。本指凶灾、祸乱,这里指西夏的嚣张气焰及其对宋边的危害。一夕:一旦,一日。收:肃清。榆塞:塞名,又称榆林塞、榆谿塞,据《汉书》记载为秦修长城所在,蒙恬曾于此处“累石为城,树榆为塞”,因以名之。故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此处用为边塞通称,唐骆宾王《送郑少府入辽共赋侠客远从戎》诗中有“边烽警榆塞”之句。玉关:指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市西北疏勒河边,汉武帝时为内地通西域要道,宋以后逐渐衰落,关遂废圮。别绘:另外绘制。凌烟阁:唐皇宫殿阁名。刘肃《大唐新语·褒赐篇》载,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图画开国功臣长孙无忌、杜如晦、魏征、尉迟敬德等二十四人于长安凌烟阁上,以褒彰其功业。太宗亲自作《赞》,褚遂良题阁,阎立本画。轻:轻视。定远侯:《后汉书·班超传》载,东汉班超投笔从戎,威震西域三十六国,以功封定远侯,封地在今陕西省镇巴县。这句说种谔功胜班超,是溢美之词。取:收复。凉州:古州名,西汉始置为州,东汉时所辖境相当于今甘肃、宁夏及青海、内蒙古的一部分。西夏所辖地为古凉州的一部分。
简短诗意赏析
首联使用轻笔,点明战争已经取得胜利。颔联写战果,乐观地展望了大捷后安宁和平的边塞局势。颈联盛赞种谔等人的卓越功勋。诗人没有直接颂扬,而是借用汉唐时代的两个典故,说种谔等人的功劳不在定远侯班超之下,可与凌烟阁的功臣相提并论。尾联语重心长地指出并不缺乏报国志士,像种谔这样的良将,一定会高举战旗,乘胜去收复失地凉州。这首诗字里行间洋溢着胜利的喜悦和慷慨激昂的感情。全诗构思严谨,布局恰当;属对工整,用笔稳健;风格雄奇,意境开阔,是一首颂捷奏凯的快诗。
作者简介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继续阅读: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向阳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王珪《闻种谔米脂川大捷》原文出处译文及注释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向阳;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39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