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诗词歌赋 > 古诗宋词

骆宾王《夕次蒲类津》原文出处译文及注释

用户:万云菲 时间:2024-11-06 阅读: 我要投稿
骆宾王《夕次蒲类津》原文出处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情感。比如本文:骆宾王《夕次蒲类津》原文及翻译注释,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夕次蒲类津》原文
《夕次蒲类津》
骆宾王
二庭归望断,万里客心愁。
山路犹南属,河源自北流。
晚风连朔气,新月照边秋。
灶火通军壁,烽烟上戍楼。
龙庭但苦战,燕颔会封侯。
莫作兰山下,空令汉国羞。
《夕次蒲类津》译文
在边庭上望不见归处,客居万里心中充满忧愁。山中之路依然向南断续绵延,黄河之源从北面流来。晚风中夹杂着寒气,弯月照耀着边塞的秋景。火灶通向军营的墙壁,报警的烽火飘上嘹望楼。在边疆只要奋力作战,就会像班超一样得到封侯。不要作兰山下投降的李陵,平白地让大汉帝国蒙受羞辱。
《夕次蒲类津》的注释
次:在途中停留。蒲类津:渡口名,在唐庭州蒲类县,今属新疆。二庭:指匈奴的南庭、北庭。客心:旅人之情,游子之思。南属:向南延伸。朔气:北方的寒气。边秋:秋天的边塞。军壁:军营周围的防守工事。烽烟:烽火台报警之烟。戍(shù)楼:边防驻军的嘹望楼。龙庭:即龙城,汉代匈奴的政治中心。这里借指边塞突厥族的政治中心。燕颔(hàn):形容相貌威武,有封侯之相。颔:下巴。兰山:兰皋山。
简短诗意赏析
诗人产生的愁苦情怀,不仅是思归念家的情愫,更是对国家边塞境况的忧虑以及由此而激发的奋起迎敌、苦战到底的决心,不无针砭现实的意义。这首五言诗,以其积极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历来被诗论家所称道。其次诗人善于用典,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诗人崇尚勇武、渴望建功、不耻降低职务等复杂而丰富的思想感情。全诗情感强烈,笔势波澜起伏,大笔勾勒与工笔刻画相得益彰。
作者简介
骆宾王(约619—687年)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有集。骆宾王于武则天光宅元年,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敬业败,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杀,或云为僧。

继续阅读: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万云菲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骆宾王《夕次蒲类津》原文出处译文及注释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万云菲;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39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