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汤姆孙,G.P.

[拼音]:Tangmusun

[外文]:George Paget Thomson (1892~1975)

英国物理学家。J.J.汤姆孙之子。1892年5月3日生于剑桥。他在父亲的教育和剑桥环境的熏陶下成长。1914年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毕业并取得学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 在皇家空军服役,1919年退役后到卡文迪什实验室工作。他受到E.G.戴蒙德的电子被氦原子散射实验的启发,研究电子被原子散射问题。1922年任亚伯丁大学自然哲学教授后,试图将T.杨的光干涉实验与他的电子散射实验结合,先后发现了快速电子被赛璐珞和几种金属箔单晶衍射的现象。他从其衍射环直径计算波长,发现电子的动量与波长间的关系与L.V.德布罗意物质波理论预言的λ=h/mv一致,验证了物质波理论。在此发现前两个月,美国物理学家C.J.戴维孙和L.H.革末用镍晶体散射慢速电子,发现其散射的特定方向强电子束,与晶体散射 X射线波束之间存在着单值对应关系,证实了电子的波动性。他和戴维孙为此共同获得193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个发现使汤姆孙利用电子衍射仪,发现许多固体和液体的原子排列及其分子结构,对研究材料的应力分布和电阻,有重要作用。

汤姆孙于1930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30~1952年任伦敦大学帝国科学技术学院物理教授。1939年他从《自然》杂志读到F.约里奥-居里等人的铀核链式反应论文后,立刻向空军部建议开展此项研究,促使英国 组织科研人员,在他和J.查德威克领导下研究核裂变。当美国总统罗斯福采纳A.爱因斯坦的建议决定制造 ,但美国 还在犹疑时,汤姆孙领导的英国原子能委员会得出战争结束前德国可能用铀 -235制成 的结论,致函美国,促使美国决心迅速制造 。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先后担任英国 科学顾问和原子能委员会主度。战后,还担任联合国原子能委员会首席顾问及英国代表。1943年被封为爵士。1952~1962年任剑桥大学 圣体学院院长。1975年9月10日在剑桥逝世。

参考书目

J.G.Cronther,The Cavendish LaboRatory 1874~1974,Science History Publ., New York, 1974.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永寿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汤姆孙,G.P.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永寿;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38367.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