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rimian guangxue pianzhen
[外文]:coronal optical polarization
早在1871年就已发现 K日冕具有较高的偏振特性。1905年K.史瓦西认为这种偏振是由日冕中自由电子的汤姆孙散射引起的。根据F日冕与K日冕的强度比值随距离的增加而增大的趋势,利用汤姆孙散射机制可解释目前观测到的如下事实:日冕偏振度从日面边缘的25%增加到离边缘半个太阳半径处的50%左右,达到极大值,然后又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对磁矢量而言,有严格的径向偏振。
日冕发射线的偏振是由日冕离子的各向异性激发所引起,其中主要包括来自太阳的偏振入射辐射流所引起的共振偏振(或称共振散射),也包括离子速度的各向异性所引起的碰撞偏振(或称碰撞激发)。此外,日冕磁场对上述偏振有很大的影响,即磁场的消偏振效应。温度也对偏振产生一定的影响。日冕发射线偏振度较低,对仪器偏振度的补偿要求很高,因为任何观测误差以及日冕大气中的非均匀性,都影响到观测结果的可靠性。目前,对日冕绿线(5303埃)和红线(6374埃)的观测最多,但所得结果差异较大。例如,绿线的偏振度可从百分之几到百分之四十三。不少人在共振偏振理论的基础上,利用磁场和碰撞的消偏振效应来解释这种差异。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付予成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日冕光学偏振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付予成;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37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