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轨道天文台

[拼音]:guidao tianwentai

[外文]:Orbiting Astronomical Observatory

美国非太阳观测的天文卫星系列,英文缩写是 OAO。从1966年4月到1972年8月共发射成功3颗。它们的任务主要是在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波段 (侧重于紫外波段)范围内巡视宇宙天体辐射源,测定其方向、强度和辐射谱特征,观测恒星、星云、星际物质、银河系和河外天体。卫星长约3米,直径约2.1米,重1.7~2.2吨,运行在高度为750公里、倾角为35°的近圆形轨道上。数据传输由编程指令控制。当卫星在地球站的接收范围外飞行时,卫星上的存贮器将测量数据及时存贮起来并于进入地球站的接收范围时发回。轨道天文台装有反射望远镜和紫外线敏感电视摄像系统,用于观测空间912~4000埃紫外波段的辐射源。摄像系统装有光电光栅分光计,可测量暗弱天体的谱线轮廓和精细结构。通过这个卫星系列,人们发现多数大质量恒星的温度比过去认为的要高,银河系辐射的紫外波段能量比过去认为的要大,还获得了第一批恒星观测的紫外样品,特别是为纪念哥白尼诞生500周年发射的“轨道天文台”3号(即“哥白尼”号卫星),在天蝎座还发现一个与一颗超巨星相伴的黑洞。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瀚彭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轨道天文台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瀚彭;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37132.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