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四面体说

[拼音]:simiantishuo

[外文]:tetrahedral hypothesis

地球内冷却收缩而使大陆与大洋具特征性分布的成因的假说。它认为,大陆区压力大于大洋区,大陆区内扩张量小于大洋区,以致大陆突起而大洋下沉。这一假说产生于19世纪末,并用以阐述了造山带位于大陆与大洋的过渡区带内。1946年W.G.伍尔诺提出冷却收缩的地球外壳,应有小的表面积,大陆只能位于四面体的顶角区,而大洋位于四面体的4个面上,且大陆与大洋的面积之比大致约为1:2(见图)。

地理学研究证明,现今地球上的大陆面积的90%以上都分布在四面体四个面对应的顶角上,大陆块体外形均呈三角形,且尖端都指向南的一个方向。可见,四面体说是收缩说模式的一种固定论认识。现代地球物理学未认真论证过四面体说的实质。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付婵娟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四面体说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付婵娟;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36698.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