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鳞翅目


[拼音]:linchi mu

[外文]:Lepidoptera

有翅亚纲的1目。体翅具鳞片;翅膜质,横脉少;口器虹吸式;幼虫蠋型的全变态昆虫。为昆虫纲的第二大目,包括蝶类和蛾类。种数约10万以上。

除南极洲外,分布遍及全世界,尤以热带种类为多。

蝶类触角棍棒状,体色鲜艳,多白天活动,静止时翅直立背上,翅连锁呈翅抱型,蛹为垂蛹或带蛹。蛾类触角羽状、栉状、齿状或丝状,体多暗色,常在夜晚活动,翅连锁多呈翅缰形,少数为翅轭型或翅抱型,蛹在地下或丝茧中,俗称被蛹。

形态和生物学成虫

头部多呈圆球形,有1对发达的复眼和2个单眼。口器虹吸式,主要由下颚特化而成的喙组成。下唇须发达,分3节,由于大小、形状的不同,往往是雌、雄和种类识别的依据。胸部一般有两对翅,前翅一般比后翅大。翅的形状在各科中常有变异,可用以辨别类群。鳞翅目脉序的特点是:前、后翅都有1个中室,由径脉(R)和肘脉(Cu)之间的中脉(M)主干消失所形成。前翅的脉序为亚前缘脉(Sc)1支,径脉(R)5支,中脉(M)3支,肘脉(Cu)2支,臀脉(A)3支,1A脉常退化,2A和3A常共柄或合并,共有12支。后翅的脉序变化可分为同脉亚目和异脉亚目(图1):

同脉亚目的前、后翅翅脉相同,异脉亚目后翅只有翅脉8支或更少,关键在径脉上R1和Sc脉合并,R2~5合并成Rs,所以至少比前翅少 4支。在同脉亚目中,前、后翅间的连锁器为翅轭型(前翅后缘基部有突出如指状的翅轭),包括少数比较原始的蛾类。在异脉亚目中,绝大多数蛾类为翅缰型(后翅前缘基部有刚毛状的翅缰)。蝶类和枯叶蛾、大蚕蛾等则为翅抱型(后翅前缘基部扩大)。前翅的花纹是识别蝶、蛾种类的重要依据之一,它的变化很大。

前胸比较退化,呈颈状,两侧有小突起,称为领片。中胸两侧前方有三角形翅基片。足分5节,胫节距一般为0-2-4,少数为0-2-2,也有缺少的。蛾类在后胸节或腹基的两侧有鼓膜,是听觉器官,尺蛾的鼓膜特别明显。

腹部10节,第1节退化,腹板消失或仅呈膜状。第7、8两节变化较小。但9、10两节变化较大。在原始蛾类中,雌蛾只在腹部第10节有一孔,因而被称为单孔类。但在绝大多数种类中,第8节还生有繁殖孔,因而,被称为双孔类。蝶、蛾的繁殖器构造比较复杂,种与种间区别很明显,同种间个体变异较小,所以常用以鉴别种类。雄蛾第 9腹节的背板──背兜和腹板──基腹弧形成一个环。腹板的中部向体内延伸成一个囊状构造,叫做囊形突。第10腹节背板的后端形成一个略向下弯曲的爪形突,下面有1对颚形突,通常左右合并起来。 门的末端位于爪形突与颚形突之间。阳茎位于背兜和基腹弧之间的隔膜上,阳茎中常具有阳茎针。雌蛾无特化的产卵器,腹部末端数节细长而套叠,可以伸缩(图2)。产卵孔两侧有1对产卵瓣,用以握持产出的卵,胶着于物体上。繁殖孔通入一个繁殖囊,囊上有几丁质化的囊突,囊突的数目和形状也常是鉴别不同种类的依据。

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卵圆形或扁圆形,其长轴与胶着物体平行,卵壳表面仅有粗凹刻,稀有纵行条纹;另一类卵竖立呈瓶形、球形或半球形,其长轴与物体垂直,卵壳表面装饰较复杂,一般有纵肋,更分为若干小室。卵多为绿、白或黄颜色。某些种类的卵具有不同的花斑。产卵量从100粒以下到1000粒以上(如粘虫、棉铃虫、小地老虎、舞毒蛾等)。卵单产或成块产在寄主上,有的卵被有丝或胶质物覆盖,或用雌蛾腹端的毛覆盖(如天幕毛虫、舞毒蛾等)。蝙蝠蛾和一些蝶类把卵散产在寄主附近。当胚胎形成后,又往往等待适宜气候才孵化。有些谷蛾、粉蝶种类幼虫在 内就已孵化。卵期因种类而不同,短的2天,普通10~30天,越冬卵时间最长,可达数月。

幼虫

俗称蠋。头部两侧各有单眼6枚,傍额片(ad-frontals)为本目所特有。胸部3节,各节有胸足1对,腹部10节。一般有腹足5对,生在第3~6和第10腹节上,腹足末端生有趾钩。身体上有刚毛,其排列有一定的次序,称为毛序。毛序因种类而不同,是幼虫分类的重要特征。有的种类体表尚有毛瘤、毛簇、枝刺、角突等构造(见毒蛾科、枯叶蛾科、灯蛾科、刺蛾科等幼虫)。此外,凤蝶科幼虫第 1胸节前方与头部分界处有可以翻缩的叉状黄颜色腺体,受惊时能伸出体表并散发臭气;蛱蝶科、夜蛾科和舟蛾科的一部分,在前胸腹板有一开孔能放射一种液体;毒蛾科第6和第7腹节背方也有同样腺体;某种灰蝶科的第7腹节背方有一横行小裂孔,能突出小球状胞;绒蛾科腹部两侧突出物等均为不同的防御腺。鳞翅目幼虫和膜翅目广腰亚目幼虫很相似,但后者只有 1对单眼,腹足超过5对,并且没有趾钩,尾端常卷起或高举,鳞翅目幼虫多呈黄、绿、褐色,往往有若干纵行条纹。

蝶蛾幼虫绝大多数为害种子植物,对苔藓、地衣、羊齿等为害较少。体型较大的幼虫能把整片叶子吃尽或钻蛀枝干(如天蛾、木蠹蛾等),体型较小的幼虫则往往卷叶、缀叶、结鞘、吐丝结网或钻入植物组织(如卷蛾、麦蛾、鞘蛾、巢蛾、潜蛾等)。从根、茎、叶、花、果实到种子,都有鳞翅目幼虫为害。少数肉食,如紫胶白虫(夜蛾科)专吃紫胶虫,苜蓿夜蛾专吃粉蝶蛹,寄生在蜂窝里的蜡螟专门以蜂蜡为食,有少数种类还能引致虫瘿。除极少数螟蛾、夜蛾的幼虫为水生外,鳞翅目昆虫均为陆生。幼虫期一般蜕皮4~5次,有些潜叶生活者只蜕两次皮;在饥饿情况下,衣蛾可以蜕12次皮。

鳞翅目大多数种类的蛹是被蛹。头部腹面中央有上唇,两侧有复眼和触角,上唇下有 1对下颚。背部前胸狭,中胸大,后胸部分外露。前足和中足胫节位于下颚和触角之间,有些种类的前足腿节外露。腹部分10节,通常仅第5~7节可以活动。第10腹节腹面中央的纵走裂缝为 门,周围常略隆起。雄蛹在第9腹节腹面中央有一生殖孔。雌蛹在第8腹节有一生殖孔,第9腹节有一产卵孔,在很多种类中,两孔连接成一纵缝。腹部末端向后突出成臀棘,用以钩住物体或茧,臀棘的数目形状和构造常被用作分类的依据。蝶类的蛹头部和胸部常有突起,体色多为绿色或浅色,并且常有色斑。蛾类的蛹为长椭圆形,除有的天蛾下颚突出体外,头部等没有突起,体多棕褐色。在化蛹前,老熟幼虫停食、迁移、寻找化蛹场所,有的在土中化蛹,有些卷叶或在嫩枝条上做茧化蛹,茧上常伴有幼虫毛、分泌物、排泄物、木屑或枯叶。茧上的特殊缝是成虫羽化的通道,有些种类的蛹具有割茧器,舟蛾等能分泌碱性物质使茧溶化而羽化。钻蛀性种类的蛹可以借腹部背刺在坑道内蠕动。成虫羽化后先向上爬,使头向上、背向下,借腹部伸缩使血液涌向胸部翅芽,待翅全部展出、充分硬化才开始飞翔。大多数种类需要依靠视觉和嗅觉来寻找花蜜、熟果、动物遗体或其他发酵液体等做为补充营养,也有些种类的口器退化,不能取食。蛾类大多夜晚活动,只有少数白天活动,如长角蛾、雕蛾、透翅蛾、羽蛾、斑蛾等。繁殖行为包括雌性腹部末端分泌性信息素,雄性触角上的嗅觉器官感受以后,两者相会。另外,有些种类雄性体、翅、腿上有香鳞性信息素,能起诱雌的作用。有些蝶类在繁殖前,雌雄双双在高空飞舞。有些蛱蝶,小灰蝶的雄虫能控制一定空间等待雌虫的到来,对偶然飞来的雄虫则表现强烈的抵御。美国斑蝶是著名的迁移者,每年秋季成群南飞,春季再向北飞回,它们可以横跨太平洋,在夏威夷和澳大利亚集中,偶尔也飞往非洲和欧洲。

分类

本目昆虫最早分为蝶类和蛾类(Heterocera)。由于蝶类所包括的种类只有蛾类的1/10,所以也有人将它们分为大鳞翅类 (简称 Macros)和小鳞翅类(简称Micros)。几十年来,昆虫分类学家根据本目昆虫的不同特点,提出多种分类系统。现以英国分类学家A.D.依姆斯提出的系统为主,再参照其他学者的意见,开列如下:

鳞翅目:

小翅蛾亚目(Zeugloptera)

小翅蛾总科(Micropterygoidea):小翅蛾科

毛顶蛾亚目(Dacnonypha)

毛顶蛾总科(Eriocranioidea):毛顶蛾科 (Eri-

ocranidae),扇鳞蛾科(Mnesarchiidae),Meso-

pseutidae

蝙蝠蛾亚目(Exoporia)

蝙蝠蛾总科 (Hepialoidea):蝙蝠蛾科,Proto-

theoridae, Palaeosetidae,Anomosetidae

单孔亚目(Monotrysia)

微蛾总科(Nepticuloidea):微蛾科(Nepticuli-

dae),茎潜蛾科(Opostegidae)

穿孔蛾总科(Incurvarioidea):穿孔蛾科(Incur-

vadae),长角蛾科(Adelidae),丝兰蛾科(Pro-

doxidae),日蛾科(Heliozelidae),冠潜蛾科

(Tischeriidae)

双孔亚目(Ditrysia)

斑蛾总科(Zygaenoidea):刺蛾科,绒蛾科(Mega-

lopygidae),斑蛾科,Aididae,Chalcosiidae,

Pyromorphidae,Dalceridae

谷蛾总科(Tineoidea):谷蛾科,Acrolophidae,

蓑蛾科,寄蛾科(Epipyropidae),Cyclotorni-

dae,鞘蛾科,细蛾科,潜蛾科,小潜蛾科(Ela-

chistidae),蔷薇潜蛾科(Douglasiidae)

麦蛾总科(Gelechioidae):麦蛾科,尖蛾科,La-

vernidae,Momphidae,Walshiidae,织蛾科,

草蛾科,Stenomatidae,木蛾科,遮颜蛾科(Bla-

stobasidae)

巢蛾总科(Yponomeutoidea):透翅蛾科,巢蛾科,

菜蛾科,雕蛾科,举肢蛾科,绢蛾科(Scythri-

dinidae)

木蠹蛾总科(Cossoidea):木蠹蛾科(Cossidae)

蝶蛾总科(Castnioidea):蝶蛾科(Castniidae)

卷蛾总科(Tortricoidea):卷蛾科,细卷蛾科,澳

卷蛾科(Chlidanotidae),蛀果蛾科

螟蛾总科:螟蛾科,窗蛾科(Thyrididae),羽蛾科,翼蛾科(Orneodidae)

蚕蛾总科:蚕蛾科,Eupterotidae,枯叶蛾科,

大蚕蛾科,Citheroniidae,箩纹蛾科,Lacos-

omidae

尺蛾总科:尺蛾科,燕蛾科,凤蛾科,钩蛾科,

Thyatiridae,Epiplemidae

天蛾总科:天蛾科

夜蛾总科(Noctuoidea):夜蛾科,虎蛾科,舟蛾科,灯蛾科,Dioptidae,Pericopidae,鹿蛾

科(Ctenuchidae),毒蛾科

弄蝶总科(Hesperioidea):Euschemonidae,Me-

gathymidae,弄蝶科(Hesperiidae)

凤蝶总科(Papilionoidea):粉蝶科(Pieridae),

凤蝶科(Papilionidae),绢蝶科 (Parnassii-

dae),灰蝶科(Lycaenidae),蚬蝶科(Riodini-

dae),喙蝶科(Libytheidae),蛱蝶科 (Nymp-

halidae)

进化

鳞翅目和毛翅目最接近。一些学者曾把鳞翅目中最原始的蛾类──小翅蛾科划分在毛翅目里。当鳞翅目发展成一个明显的类群时,人们就注意到它的一些主要倾向,如:成虫口器中上颚消失,由下颚外叶形成的口吻所代替,用以吸食汁液和果汁。有些类群口吻退化,不能取食,只靠幼虫期获得营养。翅脉的特点是每翅上有一无脉的中室,翅连锁先是由翅缰代替翅轭,在蚕蛾总科和蝶类,又以翅抱代替翅缰。小蛾类因环境不需要强烈飞行而双翅退化。在成虫演变的同时,幼虫也随着寄主的变化而分化,于是就更加需要有个静止的蛹期,使幼虫很好地变态到成虫。已知的鳞翅目化石很少,最早的是新生代第三纪的毛顶蛾总科和谷蛾总科。

经济意义

有几百种蛾、蝶幼虫始终在与人类争夺粮食和经济作物,如稻、麦、棉、油料、麻、桑、茶、糖、蔬菜、烟、果、森林。另外,蜡螟、寄生蝇等为害养蜂业和养蚕业。但也有一些益虫:家蚕起源于我国,在山东和辽东半岛,柞蚕业发达;紫胶虫、白蜡虫、五倍子等盛产于我国西南地区;养蜂业遍及全国;刚果弄蝶的幼虫和蛹在某些地区可供食用;草原蝶蛾的一些幼虫和成虫能传粉。

参考书目

我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我国蛾类图鉴》,Ⅰ~Ⅳ,科学出版社,北京,1981~1983。

参考文章

桑树常见鳞翅目害虫有哪些,怎样进行药剂防治?经济作物

稻飞虱属不属于鳞翅目害虫,能不能用甲维盐防治?粮食作物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任芷萌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鳞翅目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任芷萌;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36614.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