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renlei yichuanxing jibing
[外文]:human genetic diseases
由于遗传物质改变所致的疾病,包括单基因病、多基因病和染色体病三类,是医学遗传学和临床遗传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简史英国医生A.E.加罗德于1902年首先发现表型正常人的后代可以是尿黑酸尿症患者,认为这现象符合隐性遗传规律。1905年美国学者C.法拉比报道了短指畸形的遗传符合显性遗传规律。此后各种遗传病的报道日益增多。1959年法国临床医生J.勒热纳首先报道了先天愚型或称唐氏综合征患者的体细胞中多了一个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同年C.E.福德证实性腺发育不全或称特纳氏综合征女性患者的细胞中少了一个X染色体,法国学者P.A.雅各布证实先天性 发育不全或称克氏综合征男性患者的细胞中多了一条 X染色体。于是人们开始认识到另一类遗传疾病──染色体病。
1965年D.S.福尔克对比了一般群体和患者亲属中某些常见病的发病率,认为这类疾病的易患性受多对基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并把此病称为多基因病或多因子病。那些受一对基因控制的疾病则称为单基因病。
单基因病受一对基因所控制的疾病。较为常见的单基因病有酶蛋白功能异常或缺乏所带来的先天性代谢缺陷和蛋白质分子结构异常或缺乏引起的分子病。由于致病基因的位置不同的显隐性差异,单基因病有各种不同的遗传方式:
常染色体显性致病基因位于 1~22号常染色体上,杂合体是患者。系谱的特征是:
(1)患者双亲中一方也是患者;
(2)患者同胞中约有1/2是患者,且男女患病机会均等;
(3)系谱中连续几代都有患者;
(4)如果双亲是非患者,则子女一般不是患者。
常染色体隐性致病基因位于 1~22号常染色体上,杂合体不是患者而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系谱的特征是:
(1)患者双亲可以都不是患者,但一定都是携带者;
(2)患者同胞中有 1/4几率是患者(但实际患者比例常偏高),且男女患病机会均等;
(3)系谱中不是连续几代都有患者,患者的出现往往是散发性的;
(4)近亲婚配的后代中患者增多。
X连锁隐性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而且是隐性的。由于男性只有一个X染色体,Y染色体上没有等位基因,所以只有一个隐性致病基因的男子也是患者,而且他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母亲,将来一定传给女儿,这样的遗传方式称为交叉遗传(见基因定位)。系谱的特征是:
(1)男性患者远多于女性患者;
(2)男性患者的致病基因来自非患者母亲;
(3)患者的兄弟、舅父、外甥、姨表兄弟中可能有患者;
(4)患者外祖父可能是患者(如果外祖父是患者,那么舅父必定不是患者)。
X连锁显性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而且是显性的,所以女性杂合体是患者。系谱的特征是:
(1)患者双亲中必有一方是患者;
(2)如果母亲是患者,子女中各有1/2的几率是患者;
(3)如果父亲是患者则女儿全是患者,儿子都正常;
(4)连续几代中常有患者出现;
(5)女性杂合体患者的症状常较男性患者轻。
多基因病受多对微效基因控制并易受环境因素影响的疾病。各对等位基因间无显性隐性的区分,每个基因的效应微小,但累加起来可形成明显的致病效应。
在一个群体中多基因病的易患性呈连续的正态分布,易患性高过一定限度(阈值)的个体即发病。遗传效应在易患性中所占的比率称为易患性的遗传力(度),常用百分率表示。一般认为遗传力大于60%者,遗传因素在易患性中起主要作用;低于40%者,遗传因素退居次要地位。
多基因病不能通过系谱分析而必须对一般群体和患者亲属间发病率进行比较才能确认。在遗传力(度)较高的多基因病中,患者的一级亲属(包括父母、同胞、子女)的发病率近于一般群体发病率的平方根(圵)。例如唇裂在一般群体中发病率(p)为0.0017,在患者一级亲属中的发病率为0.04。
多基因病包括一些常见病和常见的畸形(见表)。
染色体病见染色体病。
参考书目
F.Vogel, A.G.Motulsky, Human Genetics,Problemsand Approaches, 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New York,1979.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德义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人类遗传性疾病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德义;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36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