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重工业地理

[拼音]:zhonggongye dili

[外文]:geography of heavy industry

主要研究重工业布局规律及各国各地区重工业发展的特点和条件的领域。包括重工业各部门的布局和重工业地域组合,即各种重工业综合体。重工业是生产生产资料的物质生产部门,又称基础工业。多数重工业部门耗原料、燃料多,出入运量大,运距远,因此资源和运输因素对重工业的布局影响很大。另外,由于投资高,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发展程度也有很大影响。重工业与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如轻工业、农业以及交通运输业布局有密切关系。

重工业部门布局

按生产特点可分为采掘工业、原料工业和制造工业。此外,还有电力等动力工业。由于它们的生产技术特点差异,影响其布局的因素的作用大小也不尽相同。

采掘工业

包括煤炭、石油、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开采。这类工业布局首先受自然资源制约,矿产资源的品种、储量、质量、贮存条件和分布特点决定了采掘工业的可能发展规模及分布地区。因此,矿产资源是所有采掘工业──燃料采掘、金属矿采掘、化学矿采掘、建筑材料采掘及其选矿工业布局的最重要因素。采掘工业必然分布在矿产资源区,选矿工业也分布在矿区附近。

(1)煤炭工业布局首先受煤炭资源的制约,资源的储量、质量、埋藏条件和地理位置是影响煤炭工业布局的重要因素。世界上年产1000万吨以上的大型煤炭基地,都是储量超过10亿吨、拥有炼焦煤、动力煤的大型煤田。煤田的地理位置、矿区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条件对煤田开发也有重要影响,储于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地区的得到优先开发。有些煤田虽然资源丰富、煤质优良,但处于边远位置,往往开发较迟。

(2)石油天然气工业主要包括采油(气)和炼油工业。油气资源是石油工业的基础,油气储量、质量、赋存条件和地理位置对油气田开发有重要影响。世界采油工业主要集中在中东、苏联、北美、拉丁美洲北部、北非等石油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大油田。炼油工业布局虽受资源影响,但与石油消费区有更密切关系,这是由于输送原油比运输多样的石油产品更为方便和节约。炼油工业趋向于发展成为石油化学联合企业,布局进一步靠近消费螟。(见彩图)

电力及其他动力工业

电力工业布局要求合理利用能源和接近负荷中心。目前,世界电力工业主要是火力和水力发电,主要能源是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水力。火电站布局最理想的方案是同时接近燃料基地和负荷中心,不具备这个条件时可以在能源产地建电厂、利用高压输电到消费区,或将燃料运输到消费区发电。一般来说,所用的燃料发热量小、运输不便,则多在燃料基地建电厂;所用的燃料发热量大、运输方便,则运送燃料到消费区发电。水电站布局受水力资源的水文特征(流量、落差、含沙量、季节变化、结冰期)、坝址的地质条件、库区淹没面积和该地区经济、居住状况等因素影响。水电站建设还同河流综合利用有密切关系,建设水电站通常要考虑水资源利用的防洪、灌溉、航运、工业用水、水产养殖、美化环境等综合效益。较优方案是建成多功能的水利枢纽,满足国民经济多方面的需要。

技术的进步,已使能源的利用扩大到原子能、地热以及潮汐、风力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其中原子能发电受到各国广泛重视。核燃料的重量轻,核电站的布局宜接近负荷中心,但为了避免核燃料外泄造成放射性污染的危害,厂址选择要求避开人口密度大的地区。

原料工业

包括钢铁工业、有色冶金、建筑材料加工和基本化学工业等部门。这些工业的原料和动力是矿产资源,它们的地理分布也受矿产资源的很大影响,但消费区、运输条件等因素也对这些工业的布局有重要影响,它们的地理分布可能接近矿产资源,也可能分布在消费区。

(1)钢铁工业,特别是大型联合企业布局,是整个工业布局的关键,要首先服从全国工业总体部署,并有利于地区国民经济综合发展。

钢铁企业,特别是大型联合企业,对地质基础、地形、供水、供电、环境保护等条件要求十分严格。铁矿石和炼焦煤是钢铁工业的基本原料和燃料,厂址选择往往首先考虑节约铁矿石和焦煤的运费。煤矿区和铁矿区接近是钢铁工业布局的最理想的地区,但较多情况是煤矿区与铁矿区分开,厂址选择只能靠近其中一方。早期的钢铁厂利用富矿,耗用铁矿石少,而炼铁技术水平低,焦比很高,耗煤量大,钢铁工业都分布在煤区,如联邦德国的鲁尔区(见彩图)、苏联的顿巴斯、美国的宾夕法尼亚。以后随耗煤量的减少和冶炼技术进步,又趋向铁矿产地。如苏联的乌拉尔、克里沃罗格等地区的钢铁工业。但钢铁工业所在地往往形成综合性工业基地,能源消耗量将大大增加,在这种情况下靠近煤炭基地建立钢铁工业也是合理的。另外,在铁矿石和煤炭交换运输线上也建立起钢铁工业,如美国五大湖沿岸、苏联乌克兰第聂伯河中游。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钢铁工业地理的重要变化是趋向沿海和集中建设大型企业。这是由于大型设备具有明显优势,使钢铁厂向大型化发展,而海运业的发展和造船技术进步,原燃料输入和产品输出,都可以利用廉价海运,使钢铁厂能够利用远距离的高品位铁矿石。

(2)有色金属工业布局。有色金属工业包括采矿、选矿、粗炼和精炼4个过程。在多数情况下,粗炼和精炼分开布局。这是因为粗炼阶段的原料,含金属量一般仅0.1~10%,即使经过选洗的精矿,品位仍只有20~50%,所需原料运量很大,粗炼工业布局一般靠近矿区。另外,有色金属矿山规模多为中小型,宜分散建厂。精炼则常需电解,耗电量极大,精炼厂一般靠近可提供廉价电力的电力枢纽。有色冶金精炼还需要较高技术和机械、化工等部门协作,因此交通发达的大工业中心也可发展有色冶金。

(3)建筑材料工业布局。建筑材料工业行业众多,主要包括矿物质材料生产,如天然石料、大理石、汉白玉、石棉、砂、石、硅酸盐材料;有机质材料生产,包括建筑用木材、竹材、建筑塑料等;金属材料生产,包括建筑用钢材、钢筋以及小五金制品等。这些行业的原料、生产工艺技术各不相同,但整个建筑工业布局仍有共同特征。首先,建材因所需原料数量庞大而笨重,产品价格低廉,长途运输不仅造成运输工具的浪费,也将由于运费过大而提高建筑工程造价,因此原料的储量、质量、分布特点,对建材工业布局影响较大。但常用建材工业原料分布较广泛、资源也较丰富,而其成品销售市场也十分普遍,使建材工业有可能既接近原料地,又近消费区,布局特点是分布广泛。除少数建材产品要求特殊条件外,一般建材工业布局根据一定供销半径,因地制宜满足产销平衡。

(4)化学工业布局。化学工业是行业结构复杂、产品种类繁多,与国民经济各部门联系最为广泛的工业部门,它不仅为工业提供多种原材料、为农业提供多种生产资料,也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多种他费品。因此,化学工业布局与其他工业部门和农业布局有密切关系。与其他工业部门比较,化学工业哺局的特点是:第一,可用不同原料制取同一产品,也可用相同原料生产不同性质的产品,充分利用资源。往往一种化工部门的产品又是另一化工部门的原料,许多化工产品或中间产品又具有易燃、易爆、易腐蚀的特性,不易作长途运输。因此,化工企业多采用连续式生产和联合化,形成化工区;第二,化工生产需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提高反应转化率,在布局上要求动力、热能和水源条件配合;第三,在化学工业生产过程中常排放有毒、恶臭的或腐蚀性物质,选择厂址时要注意保护环境,并采取防止污染的规划措施。

由于化工原料、工艺路线多样,产品用途广泛、影响化学工业各部门配置的因素及其地理分布规律也有所不同。以生产酸碱为主的基本化学工业,因所用的原料比产品的运输方便、安全,多将其配置在耗用酸碱较多的化工区。以合成氨为基础的氮肥工业配置趋向,取决于天然气、重油、无烟煤、焦炭、焦炉气等不同类型的原料资源分布和加工的条件。由合成氨生产的氮肥品种,一般根据消费区道农业土壤性质来决定。以煤炭或者石油为原料发展有机化学工业,地理配置却各有特点。前者因耗能较多,主要建在煤炭工业基地或者大水电站区域,后者多与配置在消费区域的炼油工业相结合,组成石油化工联合企业。

制造工业

主要是各种机械制造工业,电子、电器及仪器仪表工业,化肥农药、塑料等化工深加工工业。布局的要求比较复杂,既要接近原料地,又要接近消费区。

(1)机械制造工业布局。机械制造工业是以金属原材料为主的加工工业,产品种类繁多,供应各工业部门以及农业、交通运输业各国民经济部门的机械设备,生产要求高度专门化和协作化。因此,各种机械工业的布局应该互相接近,或分布在交通运输枢纽,一般集中于大的工业中心和交通枢纽。机械工业各个行业布局又各有不同特点。如大型、重型机械厂消耗金属量大,多接近钢铁工业区;矿山机械多布局在大型矿山附近;机床工业要求工业技术水平高、协作条件好,多布置在重要的工业基地和交通枢纽。其他如农业机械多分布于农业发达地区,运输机械分布在交通枢纽,造船业分布在工业发达、技术水平高的港口城市,仪器仪表工业分布在科学技术水平高的中心城市等。

(2)电子工业布局。以新一代集成电路为代表的智力型尖端技术工业布局,主导制约因素为智力资源、技术开发、情报信息等智力型“软要素”。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硅谷以及美国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的“硅原”、日本北九州的“硅岛”等,都是典型的世界著名电子工业基地。

重工业地理分布特点

地区集中,形成各种类型和不同规模的重工业枢纽和重工业地区。这是因为采掘工业、动力工业、原料工业和制造工业在生产上有连贯性,各工业部门之间,如钢铁工业、化学工业、机器制造工业之间又有密切的生产协作关系,使工业布局在地区上集中,形成了生产规模宏大、部门众多的重工业地区。重工业地理分布也比轻工业地理分布更为集中。世界上著名的重工业地区基本上有两种类型:

(1)在当地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重工业地区。著名的如美国的五大湖南部区、联邦德国的鲁尔区、英国的以伯明翰为中心的西密德兰区、苏联的顿巴斯区、日本的北九州、我国辽宁中部地区等。这些重工业地区大都是在当地煤炭或煤铁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在钢铁工业基础上发展了多种机械制造工业,又利用煤炭、炼焦和冶金的副产品发展了化学工业,组成了多部门综合的重工业区。美国得克萨斯南部区和苏联伏尔加河中游区,则是在当地石油资源基础上,建立了强大的石油化工和石油机械制造工业。

(2)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运输条件发展起来的重工业区。著名的如美国的大西洋沿岸区、日本本州岛南部沿太平洋和濑户内海各工业区、苏联的中央工业区和我国的上海地区等。其中除日本各区是利用输入铁砂和煤炭、石油等原材料发展起来强大的钢铁、机械制造、化工工业,组成重化工业体系外,其他各区都是以机械制造为主的多种制造工业区。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翔飞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重工业地理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翔飞;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36022.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