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煤的显微组分分析

[拼音]:mei de xianwei zufen fenxi

[外文]:microscopic components of coal ysis

区别煤中各种显微组分并确定其百分含量的研究。煤的显微组分分析是煤的成因类型、煤岩组成分类命名和煤相分析的基础。煤岩类型在煤层中无论垂向和横向都有变化,而薄片研究的代表性又受切片范围的限制。为了使煤的显微组分分析具有更好的代表性,一般使用缩分的混合煤样制成煤砖光片,用反射光研究进行组分分析。野外取样时,将煤层按煤的宏观类型分层刻槽取样,在实验室将煤样破碎缩分,之后留 积约为1~1.5立方厘米、粒径<0.2毫米的煤粉,加入漆片或人工树脂充分混合,在铸模内加热,使漆片熔化或注入凝固剂,使树脂凝固,胶结成直径约2厘米、厚1.5厘米的煤砖,将其表面抛光后备用。

煤的显微组分定量统计,在反光显微镜下用机械台和计数器进行。一般在放大400倍的条件下鉴定计数,用50倍的物镜和8倍的目镜,以直线法按一定间隔移动标尺,统计每个落在目镜十字丝交叉点上的显微组分。一般每个煤砖光片统计 500个有效点(十字丝交点落在漆片或树脂胶结物上时不计数)。计算煤的显微组分百分含量时,应先得出包括矿物质在内的各种有机和无机显微组分的百分含量。然后除去矿物质,以有机组分为100%,分别计算各种有机显微组分的百分含量。各种显微组分区分鉴定的详细程度,视研究目的而定。我国煤地质界一般在有机显微组分中,只区分出镜质组、半镜质组、丝质组和壳质组;在无机组分中区分出粘土矿物、菱铁矿和黄铁矿等。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煤岩工作者,不区分半镜质组,但却对各种不同类型的镜质体、半丝质体、壳质体和腐泥质体等分别进行统计定量。因为只有详细区分各种不同有机和无机显微组分,才能更好地进行煤成因和沉积环境的研究,从而进行煤质预测;如果仅区分出各种显微组分组,虽可满足煤岩类型定名的需要,却无法得到成煤植物结构和保存程度的数据,难以充分研究煤相类型和恢复成煤的沼泽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壳质组的含量问题。壳质组含量较高的煤在干馏过程中能产生更多的焦油产率,煤的粘结性一般也较好,因此,详细统计壳质组的含量,对煤的综合评价很有意义。但壳质组在煤中所占比例一般不大,在白光下统计又容易被忽略,只有在荧光(蓝光)下才能更好地辨认。腐泥基质与粘土矿物也是在荧光下才能很好区别。为了避免在统计过程中遗漏壳质组,又不用在操作时频繁改换光源,A.戴维斯于1987年在美国有机岩石学会的通信录中,介绍了用白光和蓝光相结合煤显微组分分析的技术方法。首先,在白光下鉴定统计各种显微组分的百分含量,再在蓝光下统计壳质组各种组分的百分含量,然后用公式换算得出白光、蓝光相结合的之后结果,效果较好。在蓝光下统计各种壳质体含量时,其他各种有机和无机组分均当作无荧光组分对待。以孢子体为例,换算公式为:

E=100Ea/(100-MM)式中E为白光下(不含矿物质)孢子体的百分含量;Ea为荧光下(含矿物质)孢子体的百分含量;MM为矿物质的百分含量。

式中矿物质的百分含量可用数点法在白光下进行统计得出,即采用统计值;也可采用计算法由公式得出计算值;许多样品矿物质含量的经验值是3.5。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任怡博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煤的显微组分分析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任怡博;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35844.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