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铃蟾属


[拼音]:lingchan shu

[外文]:Bombina

无尾目盘舌蟾科的1属,通称铃蟾。比较原始。肩带弧胸型;有3对短肋;椎体后凹型。现有6种。在欧洲和亚洲东部,从寒温带至热带北缘,呈断裂分布。我国有4种,其中东方铃蟾(见彩图)分布最广,包括华北、苏北、东北等地区;以及 和苏联东部。其余 3种分别产于四川、云南、贵州、湖北、广西;以及越南北部。本属动物,舌呈圆盘状。蝌蚪口部周围有唇乳突,有角质齿,每排由2~3行小齿组成,出水孔位于腹中部;属于有角齿腹孔型。背面皮肤极粗糙。吻端圆而高,瞳孔心形或圆形。整个腹面颜色极为醒目,橘红或橘黄与黑色相间,掌、蹠部橘红色。多栖息于山溪、沼泽及其附近。在繁殖季节进入水塘或泥坑。成蟾行动迟缓,多爬行。当受惊扰或遇敌害攻击时,将头和四肢向背面翘起,显 醒目的橘红和黑色斑块,作假死状。2~3分钟后恢复原态逃逸。每年5~7月产卵。东方铃蟾的卵产于山溪水涵内石下;大蹼铃蟾的卵产于沼泽地水凼或泥塘内,卵群成串悬于水内枯枝或水草上,有的单粒沉于水底。蝌蚪适于底栖,头体短圆,尾弱,尾鳍高。欧洲产的红腹铃蟾可生活20年。

系统发生上与滑蹠蟾科最为接近,原始性状明显。分布区现多限于古北界,仅个别属例外。

有人用免疫学方法反复测定铃蟾与盘舌蟾的亲缘关系,主张分隶2科,即铃蟾科(包括产婆蟾)和盘舌蟾科(包括盘舌蟾)。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鹏鲲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铃蟾属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鹏鲲;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35664.html

赞一下 ()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