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粘孢子虫纲


[拼音]:nianbaozichong gang

[外文]:Myxosporidia

原生动物门粘体动物亚门的1纲,通称粘孢子虫。世界已知约1100种,我国发现约500种。除10种左右寄生于两栖类和爬虫类外,绝大多数寄生于鱼类。体小。在发育过程中产生各种形状和大小的孢子(图1),

孢子由壳瓣、极囊和孢原质组成。孢子虫的种类不同,壳瓣数2~7块不等,以2块壳瓣的孢子最常见,3块(三囊虫),4块(顾氏虫),5块(五囊虫)、6块(六囊虫)、7块(七囊虫)的种类比较少。壳瓣互相连接处称为缝线,缝线增厚或突起成脊状结构称为缝脊。孢子有缝脊的一面称为缝面,与缝面垂直的一面称为正面。孢子因种类不同,其壳瓣表面有各种条纹的如冠孢虫、两极虫、四极虫;有褶皱的如某些粘体虫、碘泡虫、单极虫;有向前后伸延成为线状结构的如新尾孢虫;有向后伸延成为尾突或针状结构的如尾孢虫、有向后伸延成为状结构的如冠孢虫、霍氏虫;有向两侧延伸成为角状或翼状结构的如角形虫。孢子里面含有极囊和孢质两部分。极囊数目因孢子虫的种类不同而有1~7个之分,其大小有相等或不等之别;其位置有的在孢子前方,有的在孢子两端。极囊里面,有作螺旋形盘卷的极丝在幼期孢子的孢质里,一般含有6个核,其中2个是构成极囊的,称为囊核,2个是构成壳瓣的,称为壳瓣核;其余2个核留在孢质里一直至孢子成熟,称为胚核。有些种类在孢质中还有一个嗜碘泡。

粘孢子虫的生活史还不完全清楚。对整个生活周期中核的变化、感染方法以及有无中间寄主等方面,也存在着较多的争论。一般认为,成熟的孢子从病鱼体中落入水底或悬浮在水中,被别的鱼吞食,或因接触而粘附在鱼的体表或鳃上后,放出极丝,壳瓣打开,里面的孢原质成为变形虫状体,用伪足移动,经过肠粘膜进入微血管,然后随血液流到适宜寄生的部位定居并生长发育,这时的虫体称为滋养体,是粘孢子虫在寄主体中生活的主要形式。

滋养体继续发育,胞核反复多次分裂,形成几个孢母体(sporonts)。孢母体继续生长发育,其胞核也进行几次分裂,形成6~18个子核,之后形成孢子。滋养体继续生长,形成的孢子数目也随之增多。在滋养体周围的寄主组织,因不断受 而发生退化和改变,产生一层膜将滋养体包围,这就是通常所称的粘孢子虫孢囊。寄生在鱼的体表或鳃上的粘孢子虫,其孢囊之后可被成熟孢子挤破,孢子直接散落水中,重新侵入其他鱼体,开始重复它的生活史(图2)。

寄生在鱼体内(如肠、肝、肾、胆、 等)的粘孢子虫,可通过各器官的排泄管和分泌管输出体外;但寄生在软骨和神经系统内的粘孢子虫,只有在寄主死亡、遗体腐烂后,孢子才能落入水中。

粘孢子虫可侵袭鱼的体内、外各种器官和组织,每一种粘孢子虫在寄主中有它的寄生部位。在淡水鱼类中,鳃、肠和胆囊是最常被侵袭的器官;海洋鱼类的胆囊和 往往寄生1种或多种粘孢子虫。 当寄生虫集中寄生在鳃、鳍或皮肤时,所引起的变化是明显的,通常出现白色的小孢囊,肉眼可看到(图3)。

粘孢子纲下分双壳目(Bivalvulida)和多壳目(Mul-tivalvulida)两目。

粘孢子虫常引起鱼类发生种种严重的流行病。在北美、欧洲和日本流行着一种鲑鳟鱼类打转病,这是由脑粘体虫引起的。这种病的流行使鲑鳟鱼大量死亡。

在我国各养鱼地区,也流行着种种粘孢子虫病,其中有与鲑鳟鱼打转病相类似的白鲢疯狂病,其病原体是鲢碘孢虫,它侵入白鲢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使病鱼体瘦,尾巴上翘,上下打转,不久即死亡。此病主要流行于浙江杭州地区以及江苏、湖北、湖南等省。饼形碘泡虫病危害草鱼,其病原体是饼型碘泡虫,常大量侵袭草鱼苗的内脏组织和鳃,主要是肠道,严重危害草鱼苗的生产。这种病在我国以广东最为严重。流行于广东和广西的“埋坎病”,其主要病原体是野鲤碘泡虫。常出现在鲤、鲫鱼皮肤上的鲮单极虫,往往使全身布满白色点状或块状孢囊,严重影响鱼的生长发育,甚至引起死亡。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奇思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粘孢子虫纲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奇思;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35626.html

赞一下 ()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