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mochi mu
[外文]:Hymenoptera
有翅亚纲的1目。成虫一般具翅两对,口器咀嚼式或舐吸式,翅膜质,腹部第1节并入后胸,雌具由生殖附肢组成的产卵器的全变态昆虫。膜质(有的翅脱落或退化)。翅脉比较复杂,变化大,有些类群显著退化,后翅小于前翅,以翅钩连锁。口器咀嚼式或舐吸式。多数(细腰亚目)腹基收宿,且第1腹节失去腹板而前移,与后胸愈合,成为并胸腹节。产卵器往往变成适于锯、穿凿或 等功能的器官。全变态。幼虫常无足而具不同程度发达的头部。少数(广腰亚目)幼虫呈蠋状,具胸足和腹足。呼吸系统常为全气门式或侧气门式。蛹为离蛹,一般具茧,或无。膜翅目有植食性、肉食性和杂食性3种类型。全世界已知本目昆虫约12万种。
主要形态特征膜翅目成虫分为广腰亚目(图1)和细腰亚目(图2)。体由小型1毫米左右到中型5~40毫米左右。体壁由很薄(赤眼蜂、蚜小蜂等)到强度硬化(胡蜂等)均有。色泽由浅黄褐色至黑色,有的呈蓝、绿、紫、红多种颜色,甚至具金属光泽。细腰亚目第2腹节收缩成腹柄或退化呈鳞状或结状。头顶具单眼 3个。单眼及复眼在某些类群(如蚁科和无花果小蜂雄成虫)中退化或消失。触角位于颜面触角洼或触角窝内,中胸盾片常具盾纵沟,将中胸盾片区分为中叶和侧叶。小盾片两侧翼可区分出三角片(如小蜂总科)。中胸侧板区分为前侧片和后侧片。前侧片前端可分化为胸腹侧片,介于前胸背板与翅基片之间,使二者分隔,不相接触(小蜂、姬蜂、蜜蜂、泥蜂等)。并胸腹节表面由光滑至具粗大刻纹或脊纹及若干小室(姬蜂)。翅脉相特殊,一般比较复杂。特化类群中,翅脉有捻合而向翅的前缘集中的趋势,甚或仅呈沿翅前缘走向的翅脉一条(小蜂、黑卵蜂)。有些类群的翅退化(蚁蜂、姬蜂、细蜂和少数小蜂),或仅雌成虫(蚁)、工蚁只雄成虫(无花果小蜂)无翅。足一般适于步行,长尾小蜂科及刻腹小蜂科)或前足腿节特别膨大如肿腿蜂总科、肿腿小蜂科。螯蜂科的雌成虫前足跗节与爪通常形成钳状,用以攀附或捕捉寄主,以便产卵寄生。腹部10节,但因细腰亚目的第1腹节与后胸合并成并胸腹节,第2腹节又常呈腹柄状或不显著(有的呈鳞片或小结状),因此,通常见到的第1腹节实际上是第3腹节。产卵器有的从腹末伸出(胡蜂总科、蜜蜂总科、泥蜂总科、细蜂总科、蚁总科),有的从腹末前方的腹面伸出(姬蜂总科、瘿蜂总科、小蜂总科)。产卵器基部可有毒腺分泌毒液,以便自卫或者起麻醉寄主和防腐的作用。雄性外生殖器相对简单。
蜂类和蚁类在幼虫期一般卵呈圆形或腊肠形。广腰亚目的幼虫头发达,胸部3节各具足1对,腹9或10节,自第2腹节起具腹足6~8对,无趾钩。气门9~10对。内寄生幼虫初孵时常无气门。通过皮肤渗透完成呼吸的功能。末龄幼虫具气孔 9对。钻蛀生活的幼虫一经脱皮腹足即消失,胸足亦多少退化。细腰亚目昆虫的初龄幼虫形状多样。但其后均趋一致,体由球形至纺锤形,具12~13环节,体壁光滑或具感觉刚毛和皮刺,无足。头不发达,甚至缩入体内。幼虫不大活动,由工蜂(蚁)哺育,或以亲代为储备的猎物为食,或在寄主体内外营寄生生活。无单眼。触角退化,呈感觉突或消失。在末龄以前,胃后端闭塞,与后肠不相通,因此,肠胃中的粪便要到化蛹之前才排出体外,称为蛹便。老熟幼虫有的吐丝作茧,有的直接在寄主体内外以及其附近排出蛹便,然后化蛹,初呈黄白色,后变深色(黑褐),蛹为离蛹。
生活习性广腰亚目 植食性。幼虫营自由生活,以寄主植物的枝叶、树干、木材为食。幼虫老熟后吐丝作茧,茧呈薄羊皮纸状,或以泥沙作成土室化蛹。
细腰亚目幼虫不能营自由生活,必须靠亲代哺育,寄生性类群的幼虫则营寄生生活。
社会习性膜翅目昆虫中的某些类群(如蜜蜂、蚂蚁)具有高度的社会习性。有些类群仍保持极原始的状态:幼虫营自由生活,以植物为食;成虫除选择寄主产卵外,对于子代漠不关心;幼虫彼此各不相干。以社会习性来衡量,这一类群属于:
(1)原始类群(叶蜂、树蜂、木蜂等)。另外有一类群,成虫在寄主昆虫体内(外)产卵,孵化的幼虫不能营自由生活,只能营寄生生活;亲代对子代也和前一类型相似,但以昆虫或蛛形纲动物为寄主。这一类群属于②原始寄生类群(姬蜂、土蜂、小蜂、螯蜂、部分瘿蜂等)。
(3)粗具母性的寄生类群:有些类群的蜂类,亲代在产卵前先为子代构筑土室,预储猎取的食物(泥蜂、蛛蜂、蜾蠃、青蜂等)。它们已粗具母性,可以看作是社会习性的雏形。
(4)具高度社会习性的类群(蜜蜂、胡蜂和蚁三总科):其中,由受精孵化的、在整个幼虫阶段得到营养特别丰富(如王浆)的食物而完成发育的雌蜂(蚁)是蜂(蚁)后或称蜂王(蚁王);由受精孵化的、在幼虫初期阶段得到与蜂后幼期一样的营养、但到后期却缺乏营养的雌幼,将来则发育成不能生殖的工蜂(蚁);由未受精发育的成虫则是雄蜂(蚁)。在蚁总科中,有的种类(如Oecop-hidea)卵分大小, 未受精大卵发育成为兵蚁,受精小卵发育成为蚁后和工蚁,未受精小卵发育成为雄蚁。蜂(蚁)后、工蜂(蚁)、雄蜂(蚁)和兵蚁共同组成一个蜂(蚁)群社会,它们的形态和职能各有不同。蜂(蚁)后专司产卵,繁殖后代,为一个群体的核心。一个群体一般只有一个后(如蜜蜂),也有几个后同时并存的(如胡蜂、蚁)。工蜂(蚁)专司营巢、觅食、抚幼和御侮。雄蜂(蚁)仅能 。兵蚁的头和上颚特别发达,专司战斗和咬碎食物等劳役。蜜蜂、胡蜂和蚁均在巢外空中择偶进行 ,雌蜂(后) 后回归原巢。蜜蜂新后出现不久,即与母后分开重新营巢产卵,雌蚁在 后双翅脱落,另觅新穴,建立新的蜂蚁群。
本目昆虫的繁殖能力有很大幅度,产卵量从十几个、几十个到几十万个(蜂后、蚁后)。除了白蚁而外,昆虫纲中很少有这样巨大的繁殖潜能。成虫的补充营养,对 发育与产卵量的多少,常有重要的影响。
多胚生殖茧蜂、跳小蜂、广腹细蜂、螯蜂 4个总科的某些属种具多胚生殖现象。在寄主体内的一个卵,通过多胚生殖,可产子蜂10~3000多头。
孤雌生殖一般蜂(蚁)均行两性生殖:受精发育为雌性个体,包括工蜂(蚁),属于双倍体;未受精发育为雄,属于单倍体。但是,某些蜂类没有雄性的参与,雌性能够代代相传,称为单性生殖,或称产雌孤雌生殖。通过单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偶尔也出现雄性,称为产雄孤雌生殖。有的种类单性生殖和两性生殖轮流出现。
具社会性的蜜蜂、胡蜂和蚁识别环境和记忆的能力相当强。蜜蜂不仅能够辨认方向和自己的巢房,而且能以特定的行为传递信息。
演化和分类膜翅目的化石最早出现于三叠纪,显花植物的繁荣与蜜蜂总科的出现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德国曾发现晚渐新世的胡蜂化石。真正的蜜蜂在晚渐新世繁荣发展。熊蜂则始见于中新世。在美国和苏联的白垩纪琥珀中曾找到蚂蚁,它们营社会生活大约已有1亿年的历史。本目昆虫分类如下表。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膜翅目与长翅目的关系密切,可能从同一祖先派生而来,理由是:
(1)膜翅目与长翅目的幼虫足均为前跗单爪;
(2)幼虫均具下唇丝腺;
(3)幼虫均呈蠋状。
经济意义在膜翅目昆虫中,植食性的叶蜂、木蜂和树蜂都是为害森林和某些农作物的有害动物。蜜蜂除采集花蜜酿造蜂蜜外,还是农作物、林木、牧草、果树、蔬菜和药用植物传粉的重要媒介。蜜蜂和胡蜂的蜂毒对人虽有毒性,但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蚂蚁虽然在某些地方(例如住房内)令人讨厌,但是人们往往利用它作为生防的手段。例如,欧洲的一些森林利用蚂蚁来防治害虫。我国广东省的柑橘园很早就利用黄猄蚁防治鳞翅目害虫,福建省利用红蚂蚁防治甘蔗螟也很有成效。蚁类在自然界中捕食多种昆虫。因此它们在消灭害虫方面起很大的作用。但另一方面,由于蚂蚁喜食蚜虫、介壳虫、木虱等排出的蜜露,对这些害虫具有保护作用,不利于防治。膜翅目的大量寄生类群都是害虫生物防治所依靠的重要天敌。我国幅员辽阔,膜翅目寄生天敌资源十分丰富。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于艺娜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膜翅目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于艺娜;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35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