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城市分类

[拼音]:chengshi fenlei

[外文]:city classification

根据城市规模、 城市形态、 城市职能等方面的差异对城市进行的类分。城市之间的差异反映在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城市形态、生活方式、生活水平、地理位置以及建立年限等许多方面。为从总体上了解各种城市的特点,20世纪20~30年代以来,城市类型的研究在一些国家不断有所发展。

城市的划分,因目的、要求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有体现城市性质的职能分类;根据城市人口数量而作的规模分类;反映城市外貌的形态分类,以及按照地理、交通位置或历史起源把城市分成的不同类型。其中,根据城市职能和城市规模进行的分类最能揭示城市的基本特点,受到比较广泛的重视。

城市职能分类

始于20世纪20年代,经历一般性描述、统计描述、统计分析、经济基础研究、多变量分析5 个阶段。

(1)一般性描述分类。1921年由美国的M.奥鲁索提出,分为行政城市、防御城市、文化城市、生产城市、交通运输城市、游览疗养城市。他认为城市虽然具有多种职能,但总以某一、二种职能为主。我国城市职能分类基本上都属于定性分类。目前可将我国城市分为:以几种职能为主的综合性城市,包括中央及地方 所在地城市和城镇,它们是全国和各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某种经济职能为主的城市,如工矿业城市和交通运输枢纽或港口城市、林业城市、渔业城镇;以特殊职能为主的城市,包括革命历史名城、风景游览城市和边境城市。

(2)统计分类。现代单一职能的城市很少,即使专业城市的经济结构也日趋复杂。统计分类一般使用各行业就业人口占城市就业总人数的百分比作为划分指标,当某行业就业比例超过一定的临界值,该项职能即为该城市主导职能,从而将该城市从城市体系中区分出来。统计分类的关键在于确定主导职能的临界值。统计分类方法很多,如美国的C.D.哈里斯1943年把美国城市划分为加工工业、制造业、零售商业、批发商业、多种职能、运输业、矿业、大学和游览疗养、行政等职能类型。此后比较著名的还有美国H.J.纳尔逊1955年提出的统计分析分类、根据城市基本-非基本活动进行分类等方法。

(3)多变量分类。60年代以来,统计资料的现代化和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促进了多变量分类工作的开展。一般采用主因素分析方法,将许多变量归并为具有代表性的一些合成变量(主因素),然后就各城市的因素综合进行聚类分析,将最相似的城市归为一类。60年代以来,统计方法的现代化和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促进了多变量分类研究的发展。

城市规模分类

主要以人口数量为标准,是识别城市的另一种重要标志,也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为了反映一个区域或国家大城市少、小城市多的一般规律,通常以等比办法对城市进行分级,把人口规模偏小的城市级别分得更细。各国城市人口规模分类并不一致,是按照本国特点和规划等方面要求,采用不同的划分办法和分级名称。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志诚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城市分类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志诚;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35228.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