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苏联

[拼音]:Sulian

[外文]: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Sojuz Sovetskich Socialisti呇eskich Respublik

世界上国土面积较大的国家,全称苏维埃主义共和国联盟。 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 北临北冰洋,西和西南滨波罗的海和黑海,东濒太平洋,隔海同美国的阿拉斯加州和日本相望。 海岸线长约43000公里。陆邻挪威、芬兰、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土耳其、伊朗、阿富汗、我国、蒙古和 12个国家。面积2240.22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15%。人口27630万(1985),仅次于我国和印度。 首都莫斯科。

苏联由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摩尔达维亚、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哈萨克、乌兹别克、土库曼、吉尔吉斯、塔吉克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加盟共和国下设州和边疆区,全国有129个州和6个边疆区。在一些加盟共和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按各民族人数多少分别成立自治共和国、自治州和民族自治区,全国有20个自治共和国和 8个自治州(1985)。

自然地理地形

以平原(包括低地,即低平原)为主,约占国土面积60%,山地和高原各占20%。平原与山地、高原交错分布。地势西、北部低,东、南部高。

平原主要分布在中部、西部及北部。自西往东主要有俄罗斯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和图兰低地。俄罗斯平原西起边境,东达乌拉尔山,北自北冰洋,南抵黑海、里海之滨和高加索山地。 面积约400万平方公里,占苏联欧洲部分面积3/4。其基底为古老的前寒武纪结晶岩,由于久经侵蚀,成为波状起伏的平原,平均海拔170米。平原上海拔300~400米的丘陵与海拔100~200米的低地交错分布。因受第四纪大陆冰川影响,其北部多冰碛岗丘等;南部侵蚀地貌遍布,冲沟、干沟众多。西西伯利亚平原位于乌拉尔山与叶尼塞河之间,北抵北冰洋,南接哈萨克丘陵及阿尔泰山地。面积约 260万平方公里。地势开阔、低平,大部地区海拔仅50~150米。 鄂毕河纵贯全境,河网密布,湖泊众多,沼泽连片。图兰低地位于中亚西部和哈萨克西南部,是广大的内陆盆地,面积约150万平方公里,由于气候干旱,风成地貌占优势。近一半面积为沙漠。大部地区地势低平,海拔100~300米。里海东岸的卡拉吉耶洼地,低于海平面132米,为全国较低点。

位于西西伯利亚平原、图兰低地和乌拉尔山之间的哈萨克丘陵及图尔盖高原,主要是由久经侵蚀的古老低山和丘陵、台地组成的准平原化波状平原。海拔一般为300~400米。在东西伯利亚的北冰洋沿岸,还分布有一系列低地,海拔多在100~200米以下,沼泽广布。

山地、高原主要分布在上述三大平原的外围。西南部及南部边缘山地包括乌克兰喀尔巴阡山、克里木山及高加索山地。其中以位于黑海和里海间的高加索山地面积较大,由大小高加索山脉及其山前丘陵山地和亚美尼亚高原组成。

乌拉尔山脉北起北冰洋岸,南抵乌拉尔河,长约2000公里,宽仅40~150公里,是伏尔加河、乌拉尔河及鄂毕河流域的分水岭。一般海拔500~1200米。西坡较缓,东坡较陡。较高点纳罗达峰,海拔1895米。

中亚山地主要由天山(西段)和帕米尔-阿赖山系组成。天山西段及其支脉有许多海拔4000~5000米的高峰,高山常年积雪,多冰川,地震频繁。帕米尔-阿赖山系介于费尔干纳盆地与阿姆河上游间。苏联境内的帕米尔高原一般海拔在4000米以上,较高点 主义峰海拔7495米,为全苏第一高峰。

中西伯利亚高原介于叶尼塞河与勒拿河之间,南起东萨彦岭,北至北西伯利亚低地,面积约 150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500~700米。由于河流强烈切割,地面比较破碎。

西伯利亚南部和东部及远东山地主要包括阿尔泰山和东、西萨彦岭、贝加尔诸山、斯塔诺夫山脉(即外兴安岭)、锡霍特山脉(即老爷岭),上扬斯克山脉、切尔斯基山脉、朱格朱尔山脉等。均系海拔1000~2000米的中山。

气候

苏联国土大部位于北纬50°~70°之间,近1/6在北极圈内, 因而基本上属温带和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占全国领土的80%),16%属寒带气候,4%属亚热带气候。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冬季漫长、严寒、干燥,夏季短促、温暖,春秋季甚短,气温年较差较大。

全国90%以上地区冬季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除中亚南部、 外高加索及克里木半岛南岸可达0~6℃外,绝大部分地区在-10~-30℃之间,东西伯利亚的上扬斯克和奥伊米亚康一带可达-50℃,两地绝对较低气温分别为 -68℃和-71℃ 被称为北半球的“寒极”。 夏季除东、南部高山地区外,大部地区7月平均气温为12~24℃,纬度偏南的中亚、哈萨克南部及外高加索的平原地区可达24~28℃。

苏联降水分布的总趋势是由西向东递减。年降水量由俄罗斯平原西部的 600~700 毫米减至东西伯利亚的200~300毫米,太平洋沿岸地带又增至 500~1000毫米。西部、南部和东部的高山地区降水较多,外高加索西部山地,由于受地中海气旋和地形抬升的影响,年降水量达2500毫米,而深居内陆的中亚及哈萨克南部平原地区,年降水量仅100~200毫米,不少地区甚至不足 100毫米。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冬季积雪,积雪期及厚度由北向南递减。北部地区积雪期达200天以上,厚度超过60厘米;中部分别减至120~150天,厚度40多厘米;西部、俄罗斯平原南部及哈萨克大部地区减至 80~100天,厚度20~40厘米;哈萨克南部、中亚及外高加索的平原地区,积雪期不到40天,厚度在10厘米以下。

总之,苏联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不利因素较多。一是光热资源不足,全国大部地区的太阳年辐射总量仅80~110 千卡/平方厘米,无霜期 60~180天,活动积温1200~3400℃,限制了一些喜温作物(如棉花、玉米、水稻及亚热带作物) 的种植范围。 二是大部主要农业区(如俄罗斯平原南部和东南部、北哈萨克、乌拉尔和西西伯利亚平原南部)降水偏少,变率大,旱灾频繁。三是水热分布不平衡。除俄罗斯平原中部地带外,大部地区水热条件在地域上结合得不好,水热矛盾尖锐。北部地区,年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土壤过湿或湿润,水分条件较好,但光热条件较差,热量不足;中南部及南部地区,光热条件较好,热量资源较充足,但降水不足且变率大,蒸发量大大超过降水量,水分条件较差。

河流、湖泊

苏联河流总长度 964.8万公里,其中绝大部分是长度不足10公里的小河。全国河川年总径流量4358立方公里。可分为四大水系:北冰洋水系(流域面积占全国54%)、里海—咸海等内流水系(占23%)、太平洋水系(占15%)和大西洋水系(占8%)。

俄罗斯平原以瓦尔代等丘陵为中心,河网呈辐射状分布。主要河流有注入北冰洋的伯朝拉河和北德维纳河,注入黑海、亚速海的第聂伯河和顿河,注入波罗的海的道加瓦河,以及注入里海的伏尔加河。这一地区降水较多,河网较稠密,水量也较充足。伏尔加河按长度、流域面积及水量,均为欧洲第一大河。上述各大河中,除北冰洋水系外,大多流经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通航距离和通航期较长(7~9个月),且有众多的运河沟通,因而有较大的航运、灌溉、发电、供水和水产养殖等多方面作用。

乌拉尔山以东,绝大部分河流发源于南部山地。主要有注入北冰洋的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以及因迪吉尔卡河和哈坦加河等;注入太平洋的阿穆尔河(黑龙江)和阿纳德尔河等。这些河流大多流经人烟稀少地区,加上结冰期长达6~8个月,上游与中下游解冻期不一,因而航运价值不大,但水力资源丰富,且分布较集中,开发价值较大。

苏联湖泊为数众多,但98.6%是面积不足 1平方公里的小湖。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仅160个,其中面积超过1万平方公里的5个大湖中,既有世界较大的咸水湖里海(位于苏联和伊朗间),也有世界淡水容量较大和最深的贝加尔湖。苏联的湖泊不仅拥有丰富的淡水资源(27200立方公里), 而且较大湖泊也是内陆渔业的重要基地。

永冻层

苏联大部分高纬度地区,在长期严寒的气候条件下,地表形成了大面积的长久冻土层,总面积达1110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一半,是世界上永冻层范围较大的国家。其中厚度 200米以上的连续永冻层主要分布在东西伯利亚的中、北部。在勒拿河中游支流维柳伊河流域,永冻层厚达1500米,是目前世界上已测知永冻层最厚的地方。此外,在俄罗斯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北部,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南部地区以及中亚山地等高山地区,尚分布有厚度几十米到二百米的岛状永冻层。

自然带

苏联气候、土壤、植被和动物界等自然要素从北到南,呈现出明显的纬度地带性,俄罗斯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反映尤为明显,水平带谱也较完整。境内自然带分布自北而南,依次为:

(1)极地冰原带。主要分布于北冰洋各岛屿上,约占全国面积1%。 地表大部覆盖冰雪,气候严寒,很热月平均气温0~5℃。植被为稀疏的苔藓、地衣及藻类。

(2)苔原带和森林苔原带。主要分布于北极圈以北地区,约占全国面积的16%。属极地长寒气候。严冬漫长,凉夏短暂。 全年只有3个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7月平均气温10℃左右。年降水量由西部的300~400毫米减至东北部的150~200毫米。因气温低,蒸发小,沼泽化十分普遍。土壤为冰沼土,植被以地衣、苔藓及小灌木为主。 南部有一条宽20~200公里的疏林带,并间有苔原植被。带内有驯鹿、北极熊、北极狐、旅鼠等极地动物。

(3)亚寒带针叶林带。约占全国面积的34%。属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1月平均气温西部-5~-10℃,东部-20~-30℃,夏季温凉,7月平均气温 13~18℃。活动积温从北部的800℃增至南部的1800~2000℃。大部地区年降水量为400~600毫米,有利于夏季生长、冬季休眠的针叶林分布,因而形成了世界上较大的森林带。叶尼塞河以西,以云杉、冷杉为主,生长茂密,郁闭度大,阴暗潮湿,通称为“阴暗针叶林”。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则以落叶松为主,因冬季落叶,林下较明亮,称作“明亮针叶林”。南部过渡到针、阔叶混交林带。地带性土壤为灰化土类。本带森林资源丰富,并有多种野生浆果及毛皮兽。

(4)温带森林草原和草原带。从西部边境延伸到西西伯利亚平原南部,长约5000公里,占全国面积15%。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热量条件较好,西部活动积温2600~3400℃,东部1800~2600℃。年降水量由西部的500~600毫米减至东部的300~400毫米。地带性土壤为黑土及栗钙土类。除北部有较少的落叶阔叶林分布外,自然植被以禾草草原占优势。

(5)温带半荒漠和荒漠带。主要分布在哈萨克的中、南部、中亚,以及里海北部、西北部的平原地区。约占全国面积14%。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夏季干热,7月平均气温23~25℃,光热资源充足,大部地区活动积温3200~5000℃, 冬季寒冷,1月平均气温-12~-16℃。降水少,年降水量150~200毫米以下,可能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3~6倍以上,蒸发强烈,为世界上沙漠集中分布区之一,卡拉库姆、克齐尔库姆沙漠分布于此。地带性土壤为淡栗钙土、棕钙土及灰钙土。植物稀疏,以旱生、耐盐碱的禾草、蒿草、 灌木居多。 在中亚山地的山麓及其他有水源灌溉的地区,形成小片农牧业发达的“绿洲”。

(6)亚热带常绿树和灌木林带。主要分布在克里木半岛南岸、外高加索的西部、中部和东南部河谷平原,面积很小,分布局限。夏季干热,7月平均气温22~25℃;冬季温湿,1月平均气温3~6℃。地带性土壤为黄、红壤,本带具有适应干旱和夏热的植被,分布着旱生矮桧、栎、桤树以及矮生夏绿灌木等。

此外,在占全国总面积近 1/5的山地、高原,自然带明显地呈垂直分布,特别是在南部及西南部的高山地区,垂直带谱结构较完整。如大高加索山可分为五个垂直自然带,从山麓地带的草原黑土、栗钙土带,逐渐过渡到山地阔叶林-棕壤带 (海拔400~1200米),山地针叶林-灰化土带(海拔1200~2200米),亚高山和高山草甸-草甸土带(海拔2200~3000米),高山苔原带(海拔2600~3500米)和高山冰雪带(海拔3000或3500米以上)。

自然资源

苏联是世界上自然资源种类繁多、藏量丰富、潜力很大的少数国家之一。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均居世界首位。全国宜农、宜牧的土地约10.5亿公顷,占国土面积47%。各类林地面积(包括灌木及疏林地)约9.2亿公顷,占国土面积41%,其中郁闭度0.2以上的林地面积和木材蓄积量分别占世界的1/5和1/4。经济上可开发的水力资源蕴藏量2.69亿千瓦(可年发电10950亿度),仅次于我国,居世界第二位。

苏联矿产资源的特点是: ①种类多样,储量丰富。煤、石油、天然气、铁、锰、铜、铅、锌、镍、铬、金、铂族、石棉、云母、钾盐、磷矿、硫铁矿和硫磺等的探明储量均居世界前列。如天然气的探明储量占世界41%(1982年估计),石油探明储量占世界9.4%(1982),煤炭探明储量占世界14%(1979),铁矿石表内储量占世界28%(1977)。 ②分布较集中。 大型矿和共生矿床较多。如70年代末,西西伯利亚及伏尔加-乌拉尔两个储油区原油探明储量约占全国的3/4, 西西伯利亚天然气探明储量占全国的2/3强; 库兹巴斯、顿巴斯及坎斯克-阿钦斯克三大煤田煤炭探明储量占全国的2/3强; 库尔斯克、克里沃罗格及库斯坦奈 3个铁矿区铁矿探明储量占全国的3/5强。 苏联许多大型金属矿床常为共生矿,其中以有色金属矿 生矿最多,开采的经济价值也较高(如诺里尔斯克的铜- 镍矿)。 ③在地域上结合较好。如顿巴斯的巨大煤藏与克里沃罗格大铁矿相距甚近;东西伯利亚的有色金属与煤炭及水能资源相结合;伏尔加河流域的石油、 天然气与水能资源相结合等等。 但是,在其地区分布上存在着不利因素,如绝大部分的森林、水力和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而这一地区由于气候严寒,交通不便,运输距离长,劳动力缺乏,因此开采和运输费用均较高。

居民

苏联人口由1913年的1.59亿增至1985年初的2.76亿,增长了73.6%。同时,人口的增长也由“高出生和高死亡率”型(1913年出生率为45.5‰,死亡率为29.1‰,自然增长率为16.4‰),逐渐过渡为70年代以来的“低出生和低死亡率”型。1984年全国平均人口出生率为19.6‰,死亡率为10.8‰, 自然增长率为8.8‰。

在性别构成中,十月革命前男女比例基本平衡(1913年女性占50.3%,男性占49.7%)。革命后,由于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男女性别构成至今仍不很平衡。1985年全国总人口中, 男性占46.9%。 女性占53.1%。

在年龄构成中,70年代末以来,高龄化趋势日益明显。15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占全国人口的比重由1950年的32.2%下降到1980年的26.1%,平均寿命从十月革命前的32岁延长到70年代初的70岁(男64岁,女74岁);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由1959年占总人口的57.4%降至1980年的51%,超过劳动年龄(男60岁以上,女55岁以上)人数由1950年占总人口的10.4%增至1980年的15.5%,而进入劳动年龄的人数则逐年减少,80年代初已少于每年的退休职工数,因而劳动力不足的矛盾日益尖锐、突出。

职业构成上,十月革命前后也有很明显的变化。在全国就业人口中,从事工业、 建筑、 运输及邮电业的人数所占比重由1913年的11%提高到1984年的47%,从事非生产性行业的由1913年的14%提高到1984年的33%,而从事农林业的则相应地由75%减至20%。 1985年初,全国总人口中,城镇人口占65.2%,农村人口占34.8%。全国拥有2152座城市,3968座城镇。10~50万人口的城市有237座,51~100万的城市29座,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22座。较大的城市为莫斯科,人口864.2万。其次为列宁格勒(486.7万)、基捕(244.8万);东部地区较大城市为塔什干(203万)。 全国人口和城市的地理分布很不平衡, 72.5%的人口分布在只占国土总面积1/4的西部地区,这里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36.3人(1984)。以莫斯科为中心的中央区,乌克兰和摩尔达维亚的大部。中央黑土区与北高加索的部分地区,以及伏尔加河与奥卡河河间地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达50~100人,局部地区高达100人以上。同时,西部地区城市密集,大、中城市多,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有18个,城市数和城镇人口数分别占全国的79.4%和76.7%。在莫斯科、列宁格勒、基捕、高尔基、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及其周围地区和顿巴斯等地,形成了规模不等的城市集聚区。广大的东部地区面积占全国的3/4,但人口只占总人口的27.5%(1984),平均每平方公里5.1人;城市数和城镇人口数仅分别占全国的20.6%和23.3%,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分布于西伯利亚南部的铁路沿线以及中亚、南哈萨克的“绿洲”,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多在50~100人以上,费尔干纳盆地则高达221人。 西伯利亚的中、北部,中亚、哈萨克的荒漠和半荒漠地区,除有少数工矿城镇外,绝大部分地区平均每平方公里不到1人。

苏联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全国有 130多个民族和部族,其中人口在100万人以上的有22个民族,200万人以上的有13个民族。人口最多的是俄罗斯人,1979年占全国人口52.4%,其次为乌克兰人(占16.2%)、乌兹别克人(占4.8%)、白俄罗斯人(占3.6%)、哈萨克人(占2.5%)、鞑靼人(占2.4%)、阿塞拜疆人(占2.1%)等等。 俄罗斯人约85%居住在俄罗斯联邦境内,在全国分布也较广。其余各民族主要分布在各相应的加盟共和国、自治共和国、自治州和民族区内,大多有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50年代以来,由于斯拉夫民族(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及白俄罗斯人)人口增长率不断下降,而非斯拉夫民族,特别是中亚、外高加索各少数民族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全国高1~2.7倍,因而,斯拉夫民族在全国人口中所占比重由1959年的76.2%降至1979年的72.1%,中亚及外高加索各少数民族所占比重则相应地从15.2%上升到17.3%。

领土形成及经济开发过程

公元 9世纪,居住在欧洲东部地区的东斯拉夫人各族结成以基捕为中心的大公国,称“基辅罗斯”。15世纪末,伊凡三世大公建立了以莫斯科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莫斯科大公国,从此,俄罗斯开始形成为多民族的国家。 1547年, 伊凡四世称“沙皇”。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彼得一世奠定了俄罗斯帝国的基础,1721年称俄罗斯帝国。16世纪中期起,沙皇俄国不断向外扩张领土,至19世纪中,已将西伯利业、高加索、波罗的海和黑海沿岸及中亚等地区,纳入自己的版图。自19世纪中叶以来,俄国先后侵占了150多万平方公里原属我国的领土。

由于商业资本的发展和农民战争的打击,沙皇 被迫于1861年2月宣布废除农奴制, 促进了俄国资本的发展。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俄国已成为一个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1917年3月12日(俄历2月27日)爆发了资产阶级 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同年11月7日( 俄历10月25日)俄国无产阶级取得了十月社会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主义国家。1918~1920年,粉碎了14个帝国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武装叛乱。1922年12月30日,由俄罗斯联邦、南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4个苏维埃主义共和国国组成苏维埃主义共和国联盟。1928年苏联开始实行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主体的国家工业化运动。接着,又于1929年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1941年6月,由于德国 发动侵苏战争而中断了国家建设。苏联人民经过了4年浴血奋战,取得了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于1946年开始实行第四个 ,至1985年已完成了11个 ,并从1986年起实行第12个 。

随着苏联经济和物质技术力量的不断加强,经济开发速度也日益加快。十月革命前,俄国经济分布畸形集中,工业主要集中在以莫斯科、列宁格勒为中心的中央区、西北区以及乌克兰,农业较发达的地区为乌克兰、北高加索和中央黑土区。乌拉尔以东,广大的西伯利亚、哈萨克和中亚地区经济十分落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3个 期间,通过建设乌拉尔-库兹巴斯煤炭、冶金基地,修建土西铁路等一系列交通干线,以及大力发展中亚的植棉业等措施,有计划地开发东部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利用西部地区疏散的工业设备及技术力量,加快发展乌拉尔、伏尔加河流域、西西伯利业和哈萨克等地的基础工业部门,为以后大规模开发东部地区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20世纪50年代初、 中期,又提出了以开发水能为中心的“安加拉—叶尼塞问题”,并大规模地开垦荒地。60年代初起,又进一步加快西伯利亚、哈萨克和中亚的能源开发及交通建设。到80年代初,东部地区已成为苏联较大的能源和有色金属生产基地,重要的粮食、棉花、木材等原材料产地。

经济地理

苏联是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国家之一。1984年社会总产值为11501亿美元,国民收入为4861.5亿美元。国民经济基础雄厚,部门齐全,工、农业和交通运输等物质生产部门均已达到相当的发展水平。工业产值约占世界的1/5。 1984年石油、天然气、钢铁、化肥、水泥、木材、 牛奶、 动物油等20多种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及各类运输方式的货物周转量均居世界首位。但是,苏联在科学技术、消费品工业和农业的发展水平(如电子、仪表、精密机械、石油化工等新兴工业部门),人均农畜产品数,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均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苏联经济发展速度较快,1951~1984年,国民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为7%,工业总产值为8.1%,农业总产值为3.1%,各类运输方式的货物周转量为6.8%,均高于美国和多数发达国家。从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看,50、60年代,苏联依赖其丰富的、易于开采的矿产资源,并通过大量增加投资、劳动力及原材料等途径,使国民经济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50年代,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10.3%,工业产值为11.4%;60年代分别为6.8%和8.6%。 自70年代中起,上述有利条件逐渐开始转化为不利因素,加上庞大的军费开支和农业连年不景气,经济发展速度开始明显下降。80年代前半期,国民收入和工业总产值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降至3.7%和3.6%。

国民经济部门结构的基本特点是,工业占主导地位,农业居次要地位,第三产业发展较慢,运输业的发展同国民经济的需要不相适应。在1982年的苏联社会总产值中,工业占64.1%,农业占13.8%,建筑业占9.3%,交通运输和邮电业占4.5%,商业等其他部门占8.3%。

在工业中,重工业是苏联国民经济的基础。优先发展重工业是苏联工业化的一贯政策。1918~1984年,重工业投资占工业总投资的87.1%。1984年,重工业与轻纺、食品等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分别为74.9%和25.1%。在重工业中,重点发展能源、机械、冶金和化工四大部门,特别是飞机、舰艇、坦克、 等军工部门,发展速度快,生产能力大,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而轻工、食品等民用工业部门,由于缺少资金、设备和技术,发展速度缓慢,生产水平低,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苏联生产分布偏集于西部地区。70年代中期,西部地区的工业产值和农业产值分别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83%和农业总产值的76%。西部地区工业部门齐全、配套,技术力量强,生产水平较高,农业集约化程度也较高,每千平方公里铁路网的密度较东部地区高 6倍,向来是苏联经济重心所在。东部地区以采掘工业为主,加工工业落后,主要为西部工业区提供能源和原材料。东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集中在西伯利亚和远东南部,哈萨克中北部、东部和东南部铁路沿线,以及中亚东部各“绿洲”。

工业

苏联是世界上主要能源生产国之一。1983年能源产量和消费量分别占世界的23%和19%。能源工业是苏联重点发展的基础工业部门,1971~1984年占全国工业总投资的31.3%。能源生产由50年代以煤炭为主逐步过渡到60年代煤炭与石油并重、70年代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1983年一次能源生产结构为:石油占43.4%,天然气占30.8%,煤炭占24.2%,其他占1.6%。

煤炭工业是传统的能源部门。1984年全国煤炭产量7.12亿吨,其中硬煤占78%。煤炭开采主要集中在七大基地: 顿巴斯、库兹巴斯、 埃基巴斯图兹、卡拉干达、坎斯克-阿钦斯克、伯朝拉和莫斯科附近煤田(1983年合计占全国煤炭产量的77.5%),其中顿巴斯和库兹巴斯均为世界大型煤田,产量分别占全国的27.7%和20.5%。

石油、天然气占苏联一次能源产量的74.2%和消费量的64.5%(1983)。含油气盆地主要分布在西西伯利亚、俄罗斯、前高加索、图兰和东西伯利亚 5个地区。1984年全国原油产量6.13亿吨,天然气产量5874亿立方米,分别居世界靠前、二位。其中西西伯利亚是苏联较大的油气储集区和产区,含油、气面积达 170万平方公里,原油探明储量48亿吨(1980),天然气17.1万亿立方米(1976),分别占全国原油及天然气探明储量的46%和68%;自60年代中期大规模开发以来,油、气产量增长迅速,1984年原油产量占全国的61.7%,天然气占55.2%。伏尔加-乌拉尔油区(第二巴库)在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一直是苏联较大石油产区,由于长期开采,资源逐渐枯竭,1984年原油产量下降为占全国的24.3%。其他主要油气产区尚有里海东岸的曼格什拉克半岛和西岸的巴库及其周围海域、科米自治共和国、北高加索和土库曼。

50年代以来,通过兴建大电厂、安装大机组,大力开发东部地区的水力资源和加速电力网建设等措施,电力工业有了较大的发展。1984年,全国电厂总装机容量达30369万千瓦,发电量14921亿度,均居世界第二位。在总发电量中,火电占79.5%,水电占14.1%,核电占6.4%(1981)。其中西部地区发电量约占71.5%(1983),较集中于乌克兰、以莫斯科为中心的中部区、乌拉尔、伏尔加河流域、列宁格勒周围及波罗的海沿岸区,以火电为主,百万千瓦以上的大型电厂所占比重较大。东部地区煤炭、石油、天然气及水力等能源资源丰富,且分布集中,开发的经济效益也较高。50年代以来,东部地区电力工业发展速度较西部地区为快,在全国总发电量中所占比重由1940年的9%上升到1983年的28.5%,水电发展尤快,占全国水电总装机容量的2/3(1980),拥有7座100万千瓦以上的大型水电厂,其中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和布拉茨克水电站装机容量分别为609.6和450万千瓦。东西部地区间通过70年代末建成的全苏统一电网连接起来。

冶金工业为苏联主要的基础工业部门之一。门类齐全,包括钢铁及有色金属工业两大部门。后者又可分为轻、重、稀、贵四大类,生产约70种金属。冶金工业原材料及燃料资源丰富,绝大多数立足于国内。许多金属产量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多数产品自给有余。

苏联是世界上较大的钢铁生产国。1984年产钢总量15423.8万吨,约占世界钢产量的1/5。钢铁工业所需的铁、锰、铬矿石及炼焦煤等资源储量大,分布较集中,开采条件亦较好。1984年,68%的铁矿石来自南乌克兰的克里沃罗格、中部区的库尔斯克以及哈萨克西北部的库斯塔奈,3/4以上的炼焦煤产自顿巴斯和库兹巴斯。铁矿石品位不高(平均38%),富矿仅占探明储量的1/6。同时,除南乌克兰外,大部地区煤、铁资源在地域上结合不好,西部铁矿多,但缺乏焦煤,东部焦煤多而铁矿不足,介于其间的乌拉尔则煤、铁皆缺,导致钢铁工业原料、燃料的长途运输。钢铁工业分布较集中,拥有乌克兰、乌拉尔、西西伯利亚、中央区及哈萨克五大钢铁工业基地,其中乌克兰和乌拉尔是历史较久、点多、规模较大的老基地,钢产量分别占全国的36.3%和28.4%(1980)。其他 3个新基地尚处于形成阶段。主要钢铁工业中心有:乌拉尔的马格尼托哥尔斯克、下塔吉尔、车里雅宾斯克,乌克兰的日丹诺夫、克里沃罗格、扎波罗热、第聂伯罗捷尔任斯克、西西伯利亚的新库兹涅茨克,西北区的切列波韦茨、中央区的利佩茨克和哈萨克的卡拉干达等。

铝矿资源不足,高品位铝土矿更缺,自给率不到一半,每年需进口大量优质铝土矿及氧化铝。炼铝工业是随着东部地区水力资源的大规模开发而迅速发展起来的。1982年产原铝192万吨,仅次于美国。 主要分布在大型水电站集中的东西伯利亚。大型炼铝中心有东西伯利亚的布拉茨克、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舍列霍夫和西西伯利亚的新库兹涅茨克,以及乌拉尔地区卡缅斯克和克拉斯诺图林斯克。

铜矿主要分布在东西伯利亚、哈萨克、乌拉尔、乌兹别克、亚美尼亚及科拉半岛等地,其中东西伯利亚的乌多坎山铜矿占全国探明储量的 1/5。1982年全国精铜产量152万吨。居世界第二位。 铜矿的开采与冶炼紧密结合,主要中心有中哈萨克的杰兹卡兹甘,巴尔喀什湖北岸的巴尔喀什,乌拉尔山东坡的上佩什马、列夫达、克什特姆,乌兹别克东北部的阿尔马雷克,东西伯利亚北部的诺里尔斯克等。

铅、锌资源以多金属共生矿为主。主要分布在东哈萨克的阿尔泰山区和南哈萨克,其次为乌兹别克东部、乌拉尔、大高加索山北坡和远东区南部。1983年产精铅65万吨,粗锌87.5万吨,主要冶炼中心有哈萨克的乌斯季-卡缅诺戈尔斯克(铅、锌)、奇姆肯特(铅)、列宁诺戈尔斯克(铅、锌),乌拉尔的车里雅宾斯克(锌),中亚的阿尔马雷克(锌),北高加索的奥尔忠尼启则(铅、锌)等。

此外,镍、镁、钛、钒、钨、钼、稀土以及金、银、铂族金属的产量,均居世界前列。

机械工业在各工业部门中发展速度最快,从业人数最多,产值较大。每年生产 3万多种产品,其中以重型机械、动力机械、拖拉机与农机、运输机械制造等部门较重要。机械工业集中在西部地区,其产值占全国机械工业产值的4/5以上。

重型机械制造由于产品的金属单耗较大,又不便运输,主要分布在金属产地附近,如乌克兰、乌拉尔、西西伯利亚、中央区的大型钢铁工业基地及周围地区。乌拉尔的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和乌克兰的克拉马托尔斯克是全国较大的综合性重型机械制造中心。

动力机械制造由于对劳动力、技术及协作条作要求较高,分布较集中。列宁格勒为全苏较大的动力机械制造中心,70年代末期,涡轮机产量占全国的60%,涡轮发电机产量占一半以上。其他主要中心尚有哈尔科夫、斯维尔德洛夫斯克、新西伯利亚及高尔基等。

拖拉机与农机制造业大多接近各主要农业区。主要中心有明斯克、哈尔科夫、伏尔加格勒、车里雅宾斯克、巴甫洛达尔等(拖拉机制造)和罗斯托夫、塔甘罗格、图拉等大型农机制造。

运输机械制造业包括汽车、机车车辆及舰船制造等部门。由于历史、技术等原因,分布也较集中。莫斯科与高尔基是30年代发展起来的老汽车工业中心,而伏尔加河流域的陶里亚蒂和卡马河畔的切尔内则是70年代初、中期依靠外资兴起的新中心。舰船制造业主要分布在波罗的海、黑海及北冰洋沿岸的列宁格勒、尼古拉耶夫和北德文斯克。机车车辆制造业主要分布在乌克兰、乌拉尔等钢铁工业基地及其外围,如乌克兰的伏罗希洛夫格勒、哈尔科夫(内燃机车),北高加索的新切尔卡斯克(电力机车)。70年代末,乌克兰和乌拉尔共占全国铁路货运车辆产量的85%。

苏联自20世纪50年代末提出加速发展化学工业和实行国民经济全面化学化的方针以来,化学工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年平均增长速度仅次于机械工业。1984年化肥产量为3080.8万吨(按有效成分计算),居世界首位;硫酸、纯碱、合成橡胶产量仅次于美国。但有机合成工业起步较晚,主要产品产量及生产水平均落后于美国、日本及西欧工业发达国家。在布局上,老化工基地大多接近化工矿物原料产地或与煤炭、冶金基地相结合。前者如同钾盐开采相结合的钾肥工业(乌拉尔、白俄罗斯)和与矿盐开采相结合的纯碱、氯碱工业(伏尔加河流域、顿巴斯、乌拉尔);后者则同焦化工业以及回收有色冶金工业的副产品密切结合,形成了综合性的煤炭-冶金-化工基地。6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石油、天然气工业的发展,化工原料已由过去的煤炭、化工矿物、粮食、木材等为主逐步过渡到以石油、天然气为主,形成了新兴的有机合成工业和大批新化工基地,而且大多与大型石油加工企业相结合,组成石油化工中心(如乌法、古比雪夫、高尔基、鄂木斯克、安加尔斯克等),或布局在接近大型石油加工中心和干线输油、输气管附近(如下卡姆斯克、陶里亚蒂、喀山、萨拉瓦特、斯捷尔利塔马克等)。

纺织工业为苏联最主要的轻工业部门,产值占轻工业的60%以上,1984年苏联棉、毛、麻织物产量居世界首位,丝织品产量次于美国和日本。纺织工业主要分布在远离中亚产棉区的西部消费区。中央区为全国较大的纺织工业基地,生产的棉、毛、丝、麻织品分别占全苏产量的70%、50%、45%和65%。其次为伏尔加河流域、西南区、西北区和中亚。主要纺织工业中心有:莫斯科(棉、毛、丝、麻纺织)、伊万诺沃(棉、丝、麻纺织)、加里宁(棉、丝纺织)、弗拉基米尔(棉、麻纺织)、科斯特罗马(麻纺织)等。

农业

苏联农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耕地面积22770万公顷(1984),约占世界总耕地面积的1/6。1976~1980年平均谷物产量为2.05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13.4%。主要经济作物中,糖用甜菜、向日葵籽及长纤维亚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1984),牲畜存栏数:牛占世界的9.4%,居世界首位;猪占10%,仅次于我国;绵羊和山羊占9.5%,居各国之首(1981)。主要畜产品产量、牛奶居世界首位,肉类、羊毛居世界第二位。

农业以公有制为主体。1984年全国有集体农庄26171个,国营农场22515个,跨单位企业和组织10113个,集体渔庄422个。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经营规模较大,平均每个集体农庄有农业用地6400公顷,其中耕地面积为3500公顷;每个国营农场平均有农业用地 16100公顷和耕地4900公顷。

苏联农业的物质技术装备水平较高。早在60年代中期就实现了谷物生产综合机械化,尔后便转入实现农业全盘综合机械化、电气化及化学化阶段,但畜牧业的综合机械化水平仍不高。每公顷耕地的平均施肥量仅为102.9千克(1984),农田水利化更是薄弱环节,全国灌溉面积仅占总耕地的6.9%。

种植业与畜牧业是苏联最主要的农业部门。由于地域辽阔,耕地和草原面积大,以及居民的食物构成等原因,长期以来实行牧农业并重的政策。60年代中期以来,畜牧业的增长速度开始超过种植业。1981~1984年,畜牧业平均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5%,种植业占45%。在种植业中,粮食作物占作物总播种面积的56.3%,经济作物占6.5%,马铃薯和瓜菜类占4.3%,饲料作物占32.9%(1984)

麦类作物约占全部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90%,其中小麦占全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48.5%和总产量的52%(1980)。冬小麦主要分布在纬度靠南的乌克兰、北高加索、中央黑土区及伏尔加河流域的西部,其面积虽只占小麦播种面积的1/3强,但产量却占小麦总产量的近一半。春小麦主要分布在哈萨克北部、乌拉尔和西西伯利亚的南部、伏尔加河流域、中央区、伏尔加-维亚特卡区等地区。

大麦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27.6% (1976~1980年平均),多作为饲料,其中春大麦占95% 。大麦产区分布较广,最北可达北纬70°及海拔3500~3800米的河谷地区。主要产区为哈萨克、伏尔加河流域、乌克兰、中央黑土区及中央区。燕麦和黑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种植较多,主要分布在森林带和森林草原带,由于单产较低,出粉率及适口性不及小麦,饲用价值不如大麦和玉米,60年代以来种植面积已不断缩小。

棉花是苏联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21.5%(1980),籽棉总产量 862万吨,占同年世界籽棉总产量的16.2%。产棉区主要分布在中亚南哈萨克及阿塞拜疆的“绿洲”,其中集中产区在费尔干纳盆地、锡尔河中游及饥饿草原、泽拉夫尚河谷、阿姆河下游及河口三角洲、乌兹别克东南部、南塔吉克及土库曼东南部。这些地区由于自然条件适宜,重视灌溉,实行轮作,推广良种和防治病虫害,以及提高植棉机械化水平,因而棉花高产稳产,1981~1984年平均籽棉单产每公顷28.6公担(折亩产皮棉62.5千克)。

向日葵是最主要的油料作物,占经济作物播种面积的30%和油料作物总产量的86.7%(1980)。主要产区为乌克兰的南部、北高加索、伏尔加河流域及中央黑土区。

糖用甜菜为唯一的糖料作物,占经济作物播种面积的1/4,集中分布在草原带。 主要产区为乌克兰、中央黑土区与北高加索。

由于棉花产量的迅速增长和化纤工业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麻的种植面积不断减少,1980年仅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7.7%, 主要分布在森林带南部的中央区、白俄罗斯、西北区及乌克兰的北部。

畜牧业包括养牛、猪、羊、家禽、马和驯鹿等,其中以养牛业为主。 1985年初牲畜存栏数:牛12100万头(其中奶牛4360万头),猪7790万头,羊14920万只,马580万匹。70年代末,畜产品的商品结构中,养牛业占59.6%,养猪业占19%,养羊业占9.6%,养禽业占9.3%,其他占2.5%。

苏联草场辽阔, 各类天然草地总面积达37320万公顷,其中天然牧场占89.2%,割草地占10.8%(1981)。50年代以来,饲料种植业发展很快,1984年同1940年相比,种植面积增长了2.9倍, 所生产的饲料占饲料总产量的70%左右。但是,由于苏联 60%以上的草地位于荒漠、半荒漠地区,牧草稀疏、矮小,草质较差,单位面积产草量和载畜量均较小,加上精饲料不足,饲料工业发展较慢,饲料生产不能满足畜牧业发展的需要。

养牛业主要分布在森林带的南部、森林草原和草原带,与主要农业区范围大体一致。其中乳用养牛业发达的地区在波罗的海沿岸区、白俄罗斯、西北区、中部区及伏尔加河流域区。养猪业的分布大体与主要产粮区相一致。养羊业以绵羊为主(占羊只总头数的96%),大多分布在草原带、半荒漠与荒漠带及山地地区。乌克兰、高加索及伏尔加河中下游为主要的细毛羊及半细毛羊产区。中亚、哈萨克和西伯利亚南部多饲养肉用和羔皮羊。养禽业是畜牧业中发展最快的部门,主要分布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欧洲部分的中部、西北部、西部及南部的大中城市周围。此外,北部苔原带的养鹿业、森林带的养兽业(貂类及北极狐等)和狩猎业也占有一定的地位。

林业

森林覆盖面积 81090万公顷(1983),林木总蓄积量859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36.4%。全国共有2900多种乔灌木树种,其中针叶林占全国森林覆盖面积的75%,主要树种有落叶松、松、云杉和冷杉。阔叶树中以桦树、山杨、橡树和山毛榉为主。全国森林资源中,成熟林、过熟林约占木材总蓄积量的67%以上。

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北纬50°~70°之间,其中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区占全国森林覆盖面积的63%。这两个区加上森林资源较丰富的西西伯利亚、乌拉尔和西北区,称“多林区”,共占全国森林覆盖面积的85%。其他地区称“少林区”,除外高加索等少数山地地区外,大部地区森林覆盖率在10%以下。

森林采伐业主要分布在“多林区”。1984年全国木材采伐量3.68亿立方米, 其中“多林区”约占3/4。主要采伐基地在西北区、 东西伯利亚、 乌拉尔、远东区、西西伯利亚。

水产业

1983年,苏联水产品产量为990万吨,其中鱼类975.7万吨,占世界渔获总量的12.8%,仅次于日本。

苏联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广阔的近海大陆架,以及众多的江河、湖泊和水库,但缺少暖海和不冻港,近海和内陆水域封冻期长达6~8个月,经济利用价值受到很大限制。

50年代后期以来,大力扩充远洋渔船队,新建、扩建渔港和水产品加工工业,水产业有了很大发展。到70年代,已拥有远东、北方、西部、黑海-亚速海和里海5个渔业基地及与之相应的5支渔船队,前4支主要用于远洋渔业。1983年全国渔获量中,海洋捕劳占91.8%,内陆水域占8.2%。海洋渔业中,近海约占35~40%,远洋占60~65%。主要捕捞海域为太平洋西北部和大西洋东北部渔区,其次为大西洋中东部和东南部渔区。内陆水域则以里海(占40~50%)、伏尔加河及一些大型淡水湖泊为主。

交通运输

由于幅员辽阔,人口、资源及工农业的分布很不平衡,因此运输对苏联经济的发展尤显重要。1984年全国货物总周转量为 76821亿吨公里,其中铁路占47.4%,管道(仅包括原油、油品和天然气管道)占30.8%,海运占12.1%,公路占6.2%,河运占3.5%,航空运输所占比重很小。1984年全国铁路营运里程为 14.41万公里,仅次于美国,其中电气化铁路营运里程为4.79万公里。铁路分布很不平衡,西部地区约占全国铁路总长度的70%,其中以欧洲部分的中部、南部和西部铁路网较稠密。以莫斯科为中心,干线铁路东通乌拉尔、哈萨克、中亚、西伯利亚和远东,北至北冰洋和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南达克里木半岛和外高加索,西经布列斯特和利沃夫通往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及罗马尼亚等国。东部地区铁路仅占全国铁路长度的30%,路网密度只及全国平均密度的 40%。 主要干线除横贯西伯利亚、远东地区南部的西伯利亚大铁道外,还有在其南侧大体与之平行的中西伯利亚铁路和南西伯利亚铁路,以及沟通西伯利亚与中亚联系的土西铁路等。70年代中期,苏联在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修建的第二条西伯利亚铁路(即贝加尔—阿穆尔铁路,全长4275公里),已于1985年建成。这对于促进东部地区的开发,加强其经济实力和远东区的战略地位有重要作用。

1984年全国公路总长 151.7万公里,其中硬面公路79.3万公里,公路运输主要承担客运和短途运输。其客运周转量占全苏的 42.8%。 公路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其中波罗的海沿岸区、乌克兰、中央区及外高加索,硬面公路平均密度每1000平方公里达100公里。 中亚及哈萨克的大部、西北区和西西伯利亚区北部,以及东西伯利亚与远东区,公路较少,硬面公路平均密度每1000平方公里仅10公里。西伯利亚及远东区的中北部,冬季广泛利用江河、湖泊、沼泽封冻后形成的季节性的“冰上公路”运输。

海运主要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迅速发展起来的。1982年苏联 100总吨以上商船总吨位为2379万吨,占世界商船总吨位的5.6%,居世界第五位。苏联海运中,远洋运输约占其货物周转量的2/3以上。 在黑海、波罗的海、北方、远东和里海5支商船队中,前4支主要承担远洋运输。80年代初,全国年吞吐量1000万吨以上的大港仅12个,且绝大部分属综合性港口。黑海-亚速海是全国货、客运量较大的海域(70年代末占全国海运货物周转量的69%,客运量的65%)。主要海港有黑海沿岸的新罗西斯克、敖德萨、图阿普谢、伊利乔夫斯克、巴统;波罗的海沿岸的文茨皮尔斯、列宁格勒、克莱佩达;太平洋沿岸的纳霍德卡、东方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北冰洋沿岸的摩尔曼斯克等。

自20世纪30年代起,苏联对欧洲部分的一些大河进行整治,建成了一系列通航运河及大型水利枢纽,沟通了伏尔加河、卡马河、顿河、第聂伯河、莫斯科河、涅瓦河等6条大河,实现了白海、 波罗的海、里海、黑海和亚速海五海通航。60年代以来,又建成了总长6600公里、水深3.65米的深水航道,将西部地区各大河连成一个完整的水运网。1984年全国内河通航里程达13.7万公里。内河运输最繁忙的是伏尔加河水系,70年代后期约占全国内河货运量的55%,客运量的48%。

管道运输是苏联70年代以来发展最快的一种运输方式。1984年全国有干线输油管7.83万公里,干线输气管16.5万公里。管道的基本流向为由东向西,即从西西伯利亚通往西部地区,部分管道进而往西通往东欧和西欧一些国家。此外,还有少量由南往北或由北往南向的管道,如由中亚通往中央区和乌拉尔的输气管等。

航空运输主要承担客运。1984年全国民航线长102万公里,其我国内航线长83.8万公里,客运周转量占全国的18.6%,莫斯科是全国较大的航空港,70年代末年客运量达2000万人,占全国民航客运量的1/5。 其他主要航空港尚有列宁格勒、基辅、斯维尔德洛夫斯克、新西伯利亚、塔什干及伊尔库茨克等。

对外贸易与旅游业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和国民经济技术改造步伐的加快,苏联对外贸易额增长较快。1984年全国外贸总额达1192.4亿美元,较1970年增长了5.3倍。 多数年份进出口额大体相等,并略有顺差。出口的货物以能源产品为主,其次为重工业产品、矿石和木材等原材料,其中石油和天然气是苏联最主要的出口物资,约占外贸出口总额的一半。进口货物以机械设备、粮食与食品、日用工业品为主。

在外贸的地区构成上,70年代以前主要的贸易对象为经互会成员国,贸易额占全国外贸总额的55~60%,对发达的资本国家仅占15~20%。随着苏联对西方技术和设备的依赖程度日益加强,对西方的贸易关系也不断发展,贸易额在全苏外贸总额中所占比重由1970年的21.2%增至1983年的30.1%,与经互会成员国贸易所占比重则相应由55.5%减至51.2%。与发展我国家贸易所占比重大体保持在12~15%间。

国际旅游业自 60 年代中期以来开始有较大发展。1979年去苏联的外国旅游者约500万人次,比1956年增长了9倍,60%来自东欧、古巴及蒙古等国。同年,苏联出国旅游者达430万人次,去东欧等国的亦占60%。对外国旅游者开放的城市有莫斯科、列宁格勒以及各加盟共和国首都等100多个城市。 黑海沿岸的克里木半岛和外高加索西岸的狭长地带、大高加索山和波罗的海沿岸是有名的旅游胜地。

经济区域

苏联现行的经济区划将全国划分为19个大经济区和一个亚区。现将其中特点相近、经济联系密切者归并为10个区:

(1)中部区。包括中央区、中央黑土区及伏尔加-维亚特卡3个经济区。 面积和人口分别占全国的4.1%和16.5%(1985年初,下同)。 地处俄罗斯平原中部,地理位置优越,历史上为俄罗斯民族兴起的核心地区。区内人口较稠密,交通运输业发达,但资源较缺乏,能源及大部分原材料都依赖区外输入。该区为全国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部门齐全,专门化与综合发展及工业技术水平较高。工业以机械、化工、轻纺工业为主,钢铁、食品工业亦较发达;农业以谷物、多种经济作物(北部亚麻,南部向日葵、甜菜)及乳用和乳肉用养畜业为专门化部门。最主要的经济中心为莫斯科和高尔基。

(2)北部区。位于欧洲部分北部,濒临北冰洋。包括北方和西北两个经济区。面积和人口分别占全国的7.4%和5.1%。历史上曾为俄国经济发展较旱的地区之一。石油、天然气、煤、铁、森林及磷灰石等探明储量在全国均占一定地位。主要工业部门为机械、采矿、能源及森林工业;农业以亚麻、马铃薯、水产及乳-肉用养畜业为主。区内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城市、人口、加工工业及农业主要分布在列宁格勒及其周围地区。

(3)伏尔加河流域和北高加索区。位于俄罗斯平原的中南部和南部,包括伏尔加河流域和北高加索两个经济区。面积和人口分别占全国的 4%和 11.7%。 大部地处草原带,开发较早,人口较稠密,水陆交通便捷,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是全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工业以石油开采、加工与石油化工,以及运输机械、农业机械制造为主。农业专门化部门为谷物、向日葵、糖用甜菜及乳-肉用养畜业。主要经济中心有古比雪夫、伏尔加格勒和罗斯托夫。

(4)乌拉尔区。位于乌拉尔山两侧。面积和人口分别占全国的3.7%和7.2%。地理位置优越,为苏联东西部地区间联系的重要通道。区内拥有铁矿、有色金属及石油、天然气资源。20世纪30年代起工业发展较快,为全国仅次于乌克兰的重工业基地。工业以钢铁、有色冶金、化工和重型机械制造为主。农业以谷物、肉-乳和乳-肉用养畜业为专门化部门。主要经济中心有斯维尔德洛夫斯克、车里雅宾斯克、乌法和彼尔姆。

(5)西西伯利亚区。大 于西西伯利亚平原。面积和人口分别占全国的10.8%和5.1%。 区内石油、天然气及煤炭资源丰富,为全国较大的能源生产基地,其中原油产量占全国近3/5,天然气占2/5强,煤炭占1/5,钢铁、 森林工业亦较发达。农业集中于南部地区,专门化部门为谷物与乳-肉用和肉-乳用养畜业。主要经济中心有新西伯利亚和鄂木斯克。

(6)东部区。包括东西伯利亚及远东两个经济区。面积和人口分别占全国的46.2%和5.9%。 区内大部地区为山地、高原,气候寒冷,地广人稀,交通不便,但水力、煤炭、 有色金属、 森林资源十分丰富。区内工业、农业、交通线及城市集中于南部地区。工业以采矿、电力、有色冶金、森林及鱼类加工工业较发达;农业以谷物、大豆、肉-乳用及乳-肉用养畜业较重要。主要经济中心有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伊尔库茨克、共青城、符拉迪沃斯托克。

(7)南部区。位于俄罗斯平原西南部,顿涅茨克-第聂伯河流域,包括乌克兰及摩尔达维亚共和国,为苏联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面积和人口分别占全国的2.8%和19.9%。 该区地处草原带,人口较稠密,煤、铁资源丰富, 是全国较大的以钢铁、 能源(煤炭及电力)、机械、化工为主的重工业基地,也是冬小麦、甜菜、向日葵、蔬菜、水果及乳、肉等农畜产品的主要产区。陆路及海上运输业发达。主要经济中心有:基辅、哈尔科夫、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顿涅茨克和敖德萨。

(8)西部区。位于俄罗斯平原的西部,包括白俄罗斯、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四个加盟共和国以及俄罗斯联邦的加里宁格勒州。面积和人口分别占全国的1.8%和6.7%。区内资源虽较贫乏,但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捷,因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工业以机床、拖拉机与农机、运输机械、无线电电子、电器及仪表制造为主。农业专门化部门为饲用谷物、亚麻、马铃薯及乳用和乳-肉用养畜业。主要经济中心有明斯克和里加。

(9)外高加索区。位于大高加索山脉分水线以南、黑海与里海间,包括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及亚美尼亚3个加盟共和国。面积和人口分别占全国的0.8%和5.5%。境内以山地为主,蕴有石油、天然气、锰、铁、铜、铅、锌等矿。经济发展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较重要的工业部门有石油开采与加工、石油化工、冶金以及石油机械和运输机械制造等。农业专门化部门为亚热带作物(茶叶、柑橘)、水果、烟草、棉花以及肉-乳与肉-毛用养畜业。主要经济中心有第比利斯、巴库和埃里温。

(10)哈萨克及中亚区。包括哈萨克、乌兹别克、吉尔吉斯、塔吉克及土库曼5个加盟共和国。 面积和人口分别占全国的17.8%和16.4%。境内自西往东分布有平原、丘陵与山地。大部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人烟稀少。境内铜、铝、锌、铁、石油、天然气和煤等资源丰富。采掘工业较发达,加工工业基础薄弱,有色冶金(铜、铅、锌)与能源(石油、天然气、煤炭)开采为其主导部门。北哈萨克为苏联主要商品粮基地之一。中亚及南哈萨克的“绿洲”为全国较大的棉花生产基地。荒漠、半荒漠地区以养羊业为主。主要经济中心有塔什干和阿拉木图(上述10个经济区的面积未计入白海和亚速海的面积)。

参考书目

我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东北师范大学编著:《苏联经济地理》上册(总论),科学出版社,北京,1983。

毛汉英、裘新生、张成宣等:《苏联农业地理》,商务印书馆,北京,1984。

Под ред. Данилова,А. Д. идр.,ЭκοнοмичесκаяΓеοграφия СССΡ, 2-е изд., Высшая Школа,Μосква,1983.

参考文章

苏联是怎样根据机械工业各部门的特点来考虑其布局的?地理学

十月社会革命后苏联生产力分布主要发生了哪些变化?地理学

苏联发展农业生产有哪些优越条件?地理学

苏联发展交通运输业的重要意义在哪里?地理学

“苏联捷克德国,南京重庆成都”作何解?交通旅游

什么是苏联入侵阿富汗世界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对外政策有什么改变?世界史

为什么说苏联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地理学

苏联的大部分领土在亚洲,但它却是一个传统的欧洲国家,这是什么原因?地理学

苏联有哪几个主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地理学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增有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苏联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增有;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35074.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