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烧绿石

[拼音]:shaolüshi

[外文]:pyrochlore

化学成分为(Ca,Na)2Nb2O6(OH,F)、晶体属等轴晶系的氧化物矿物。旧称黄绿石。成分中的铌可被钽类质同象替代,与细晶石形成完全类质同象系列。还可含有数量不定的稀土、铀、钍、锆、钛等元素。置于火上灼烧后变成绿色,故名。为铌的主要矿石矿物,用以提取铌,兼取其中的钽、稀土及铀、钍等。烧绿石晶体呈八面体, 体成粒状。褐至黑色,树脂光泽至金刚光泽,微透明。八面体解理清晰。摩斯硬度 5~5.5,比重4.2。含Ta量增大时,比重相应增大。水化以后,硬度及比重均显著降低。烧绿石主要产于碳酸盐岩型矿床中,巴西的米纳斯吉拉斯是世界最著名的产地。此外,也产于霞石正长岩及其伟晶岩中。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志尚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烧绿石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志尚;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34933.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