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埃及

[拼音]:Aiji

[外文]:Egypt/Mi埈r

非洲东北部国家。地跨亚、非两洲,领土包括亚洲西南端的西奈半岛。北临地中海,东濒红海,海岸线总长约2700多公里;陆邻利比亚、苏丹和巴勒斯坦地区。自古以来即为亚、非间陆上交通要道;苏伊士运河开凿后,成为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航运的要冲,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面积100.2万平方公里。人口4565.7万(1984),次于尼日利亚,居非洲第二位。全国分为26个省,首都开罗。

自然条件地形

构造上属北非地台的一部分, 前寒武纪的结晶片岩、片麻岩、花岗岩等,构成地台的基底岩层,上覆白垩纪和第三纪的努比亚砂岩和石灰岩。地形以高原为主,大部分海拔200~700米,沙漠广布。纵贯南北的尼罗河在苏丹北部瓦迪哈勒法附近流入埃及,通过第一瀑布的急湍后,以微缓的比降北流入地中海,境内全长约1530公里。河谷两侧被石灰岩和砂岩形成的岩壁紧束,形成槽状谷地。河道紧贴东侧谷壁,大部分耕地在河西岸。谷底平坦,南部宽1~3公里,北部展宽至10~16公里。过开罗后,河道分为杜姆亚特和拉希德东西2支,中间为众多的细流,呈扇状向地中海平畴开展,河渠交错,肥沃的冲积层厚达15~23米,形成著名的尼罗河三角洲。沿海有一系列低浅的潟湖,如曼宰莱湖、布鲁卢斯湖等。三角洲起自开罗以北20公里处,南北长约160公里,东西宽250公里(自亚历山大至塞得港),面积2.4万平方公里,连同尼罗河谷地,构成埃及最精华的地区。(见彩图)

尼罗河谷地两侧为沙漠高原。河谷以西广阔的利比亚沙漠高原,约占国土总面积2/3,自南向北低降,南部平均海拔350~500米,其中西南部大吉勒夫高原高700~1000米;中北部高100~250米。由于地表覆盖物不同,形成砾质沙漠、砂质沙漠和石质沙漠。西部在锡瓦绿洲以南,为一片浩瀚的沙海。在尼罗河谷地中部以西,沙丘带广阔绵延,长达数百公里,高约近300米,构成陆地交通的巨大阻碍。沙漠中部断续分布着一系列低地和绿洲,包括盖塔拉洼地、奈特伦低地以及锡瓦、拜哈里耶、费拉菲拉、达赫莱和哈里杰等绿洲。较大的盖塔拉洼地面积19500平方公里,有70%面积在海平面以下50米,较低处达134米。绿洲地带海拔100~150米,白垩纪努比亚砂岩中有丰富的承压水,在绿洲洼地中自行流出,是良好的灌溉水源,为埃及的“新河谷”地区。这些绿洲与奈特伦低地是西部沙漠中的农耕区。

尼罗河谷地与红海、苏伊士湾之间是阿拉伯沙漠高原,约占国土总面积1/5。高原东部为崎岖的山地,地势高峻,中南段前寒武纪结晶岩系广泛出露,不少山峰高达1800~2100米,其中沙伊卡拜纳特山海拔2187米。山地东坡陡峭,直逼红海海岸;西坡较缓,过渡为石灰岩高原,向尼罗河谷地倾斜。高原深受切割,广泛分布由间歇性河流形成的东西向谷地,成为红海沿岸与尼罗河谷地之间的天然通道。在前寒武纪地层中有铁、锰、锌、铅、锡、钼、镍、金及稀有金属等矿产资源,磷酸盐分布较广,苏伊士湾沿岸一带富藏石油和天然气。

西奈半岛介于苏伊士湾和亚喀巴湾之间,为一切割高原,许多干谷贯穿半岛直达地中海岸和苏伊士湾。南部为花岗岩、变质岩组成的山块,地热高峻,不少山峰高逾2000米,其中凯瑟琳山海拔2642米,是埃及的较高峰。中部为砂岩、石灰岩覆盖的提赫高原,平均高1000米,向北缓倾,降为北部以沙漠为主的平原。沿苏伊士湾有阿布鲁代斯、苏德尔等油、气田,以及石膏和锰矿,地中海沿岸阿里什以南蕴藏煤。

气候

全境96%的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盛行东北信风,终年干旱炎热;仅北部沿海狭窄地带,冬季受湿润西风影响,具有亚热带地中海气候特征。从北向南,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1~15℃,很热月(7月)25~31℃,南部平均较高气温可达40℃以上,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全年日照充足,降水稀少,广大内陆区年降水量均不足50毫米,许多地方甚至多年滴水不降;且气温高,蒸发旺盛,年蒸发量高达3000~6000毫米,更加剧了气候的干旱性。由于沙漠广布,春季或夏季从南方或东南方吹来强劲的哈姆辛干热风,沙尘滚滚,遮天蔽日,气温可陡升20℃以上,对动植物构成严重威胁。

水系

尼罗河是埃及的生命线,几乎是埃及惟一的地表水源,在阿斯旺以下平均年径流量840亿立方米。尼罗河水绝大部分来自干湿季分明的埃塞俄比亚高原,因而每年有明显的洪水期和枯水期,在埃及境内形成每年夏秋之交的定期泛滥,特别是尼罗河主要支流的青尼罗河和阿特巴拉河,挟带着高原上肥沃的冲积物与洪水俱下,逐渐沉积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地段,形成肥沃的冲积层,成为目前埃及最肥沃的土壤。冲积层厚度在开罗以上段有6.5~10米,三角洲则达15~23米;由南而北,冲积土机械组成砂性渐减,粘性渐增,为灰褐色轻粘至重粘土壤。三角洲边缘为轻砂壤,一般富含腐殖质;三角洲东北部为盐渍土;尼罗河谷地以西,也有一条狭长的盐土带。尼罗河径流量年际变化很大,丰水年与枯水年相差近3.6倍。1970年阿斯旺高坝建成后,形成了巨大的人工湖纳赛尔水库,对调节径流、扩大灌溉面积、发电等带来巨大效益,但尼罗河携带的冲积物,被拦蓄湖中,埃及农业生产失去了宝贵的天然肥源。河谷两侧沙漠地带的土壤,因过于干旱,发育很差,多为砂质、砾质、石质土,只有少数的绿洲土壤有利用价值。

地下水储量巨大,西部沙漠中的白垩系努比亚砂岩承压水有8个含水层,储量23400亿立方米,矿化度低,是良好的灌溉水源。尼罗河谷地及三角洲有属于淡水及微咸水的潜水,亦可用于灌溉。但三角洲北部由于地中海海水的侵入以及耕作区土壤盐分的汇聚,水质含盐度较高,使利用受到限制。

居民

1960~1982 年间,全国人口增长了72.5%。1983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7‰。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45人。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仅占国土面积 3.6%的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地区,集中总人口的96%,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高达1200多人,为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苏伊士运河沿岸约占总人口的 3%。广大沙漠地区,人烟稀少,仅占总人口1%,平均每平方公里不足1人。1981年城市人口比重为44%,其中约一半以上集中在开罗和亚历山大两大城市。1981年人口职业构成中,农业占36.2%,工矿业占18.9%。人口的主体是阿拉伯人,约占总人口98%,还有少数努比亚人、柏柏尔人,以及欧亚各国移民。居民绝大多数信奉 教。少数信奉 教(科普特教派)。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1983年,埃及在国外工作的约有400万人。

发展简史

世界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公元前3000年,已形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了以法老为元首的君主专制政体。在公元前11世纪以前,农业、手工业、建筑、雕刻艺术等已达到较高水平,同西亚、爱琴海各国以及非洲邻近地区有贸易往来。前10世纪以后,屡遭异族入侵。前4世纪,希腊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的部将托勒密在埃及建立托勒密王朝,埃及的农业、手工业和科学文化均有较大的发展,还修建了尼罗河与红海间的运河,开辟了与北非、西亚诸国之间的陆上交通,亚历山大为王朝的国都和重要贸易中心。前1世纪,埃及沦为罗马帝国的一个省,当时罗马粮食消费量的1/3以上来自埃及。罗马帝国分裂以后,埃及隶属于东罗马帝国(拜占廷),又成为拜占廷的粮食供应基地。在希腊、罗马统治期间,东西方经济、文化广泛交流,相互影响,埃及科学技术空前发展,经济繁荣,对外贸易东到印度和我国,南到埃塞俄比亚和中非,以及非洲东海岸。这一时期的后期, 教得到了比较广泛的传播。

公元639~642年,阿拉伯人征服埃及,传播 教,至9世纪中叶,埃及的阿拉伯化大体完成,阿拉伯语逐步普及。在10世纪中叶至11世纪。经济迅速发展,除粮食外,还种植橄榄、棉花和其他农作物,制革、皮革制品、毛毡、织布等业都很发达,并出口到亚洲国家。开罗成了埃及首都。1517年埃及被并入奥斯曼帝国,成为其一个行省。18世纪末起,英、法等国加强了对埃及的争夺。1798~1801年法国拿破仑军队曾占领埃及。奥斯曼帝国则力图巩固它的势力,1805年支持雇佣军军官 ·阿里统治埃及,对外实行扩张,控制东西方的通路,对内大力发展经济,扩大棉花、甘蔗、亚麻、 等生产。建立了一些工业,开凿了开罗—亚历山大运河,整修了亚历山大至苏伊士的道路。19世纪50年代起,英、法势力日益渗入。1854年法国获得开凿苏伊士运河的许可权。1857年英国取得修建亚历山大经开罗至苏伊士的铁路租让权。以英、法为主的西方资本侵入埃及的各个经济部门,购买土地,开办企业,建立银行,并实际控制了埃及的政治,使埃及沦于半殖民地的地位。1882年英军占领埃及,置苏伊士运河于其军事管制之下;1914年沦为英国的“保护国”。英国在埃及推行单一经济,片面扩大棉花种植,棉花占埃及出口的90%~95%,而埃及一向占优势的粮食作物,则大为缩减,以至不能自给,工业发展也受到压制,把埃及变成英国的原料供应基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在埃及人民强大的反抗运动压力之下,英国被迫于1922年承认埃及独立,但仍保留政治、经济和军事的种种特权。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埃及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1952年7月23日,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推翻了法鲁克王朝,接管了 。1953年6月18日,废除君主制,成立埃及共和国。1956年把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并击败了英、法纠合以色列的武装侵略。1958年2月1日,埃及与叙利亚合并,成立阿拉伯联合共和国。1961年9月,叙利亚退出阿联。1967年6月5~10日,以色列第二次侵略阿联,占领西奈半岛,苏伊士运河被迫封闭。1971年9月11日,阿联改名为阿拉伯埃及共和国。1973年10月,埃及对以色列发动自卫反击战,强渡运河,收复西奈部分领土。1975年苏伊士运河重新开放。1982年4月以军撤出西奈半岛,但仍占据塔巴,1989年2月塔巴归还埃及。

经济地理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埃及推行“主义国有化运动”,确立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地位,对维护政治独立、发展民族经济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70年代以后,实行经济开放政策,引进外资和技术,鼓励私人资本发展,再加上收复失地、重新开放苏伊士运河和大力开发石油资源,逐步医治两次阿以战争带来的创伤,促进了经济较快的发展。1960~1970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4.3%,1970~1981年为8.1%。1981年国内生产总值231.1亿美元,约为1960年的6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37美元,在非洲各国中属中上水平。经济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工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1952年的15.5%上升为1981年的33.9%,农业的比重相应由31.3%下降为19.8%。石油出口、侨汇、运河通行税和旅游业是国家外汇收入的4大支柱,1982年合计达78亿美元。

工业

经过30年的发展,工业上升为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其中制造业的规模在非洲仅次于南非。60年代以来,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了石油、电力、钢铁、机械、化学、建材等工业部门,1976年起成为石油出口国,其他重工业产品的自给率也大为提高。原有一定基础的纺织、食品、造纸、制革等轻工业部门也得到较大发展,能基本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

石油工业是埃及最重要的工业部门。其产值约与整个农业相当,1980年石油出口占出口总值的58%,取代棉花成为埃及的首要出口商品。1983年底石油探明可采储量为4.72亿吨,天然气储量2009亿立方米;同年的石油产量3450万吨,天然气29.06亿立方米。70%的石油产量供出口。油田主要分布于苏伊士地区,包括苏伊士湾及其两侧沿岸地带,有摩根、拉马丹、贝拉伊姆、七月等大型海上油田,湾内油田产量占全国产量85%以上。所产原油通过输油管输往苏伊士、亚历山大及坦塔等地出口或精炼。西部沙漠的阿布盖拉迪格油气田,则通过管道输往赫勒万。近年在苏伊士湾和西部沙漠相继找到新油田,后者属于高级轻质原油;在尼罗河三角洲和苏伊士湾还发现了天然气田。以原油生产为基础,发展了石油加工和石油化学工业,建立了6座炼油厂,炼油能力达1700多万吨。

利用阿斯旺附近和拜哈里耶绿洲的铁矿(探明储量1.82亿吨)、 东部沙漠和西奈半岛的锰矿(储量900万吨),发展了本国的黑色冶金工业,以赫勒万为主要中心。赫勒 铁联合企业经过不断扩建,生产能力由最初的22万吨增加到150万吨,但开工率不足。1980年产粗钢76.2万吨,钢材61.3万吨,沿不能满足需要。在亚历山大附近的德赫拉,正在兴建新的钢铁联合企业。在上埃及的哈马迪村,有年产10万吨的综合炼铝厂。磷酸盐(储量7亿吨)开采在塞法杰和古赛尔,1981~1982年度产量82万吨。此外食盐(在马里尤特湖和布鲁卢斯湖,年产量89万吨)、石膏(在阿布拉瓦萨和贝尼迈扎尔地区)、苏打(在奈特伦洼地)等矿都有开采。电力工业发展很快,特别是阿斯旺高坝修建后,发电量迅速增加,1980年为151.5亿度,相当于1952年的15.3倍,其中水电占51.8%。阿斯旺的电力,不仅通过高压输电线输往各工业中心和城市,而且在当地也形成了新工业区。

纺织和食品工业是制造业的核心部门,共占制造业产值的40%以上,以建立在优质长绒棉基础上的纺织工业为发达。1980~1981年度棉纱产量23.9万吨,棉织品4.45亿米,自给有余。棉、毛纺织工业主要集中于尼罗河三角洲,包括大迈哈莱杜姆亚特、坦塔、希宾库姆、达曼胡尔、亚历山大、塞得港、开罗等;合成纤维制品主要在开罗、赫勒万等地。尼罗河三角洲和谷地许多城镇则有轧花厂、碾米厂、榨油厂、造纸厂等。在盛产甘蔗的上埃及有发达的制糖工业,全国7个制糖厂都集中在这里,其中以哈马迪村糖厂较大。1980~1981年度产精糖62万吨,为1952年的3.28倍。

机械制造业主要集中于赫勒万、开罗、亚历山大和塞得港,有金属切削机床厂、汽车制造和装配厂、火车车厢制造厂、造船厂以及飞机装配厂等。20世纪60年代后期起,机械制造业主要向生产成套设备方向发展,包括矿山机械、纺织机械、制糖机械、混凝土工业机械等;近年来重点发展了汽车制造业,生产小汽车和中型卡车。70年代以来,军火工业发展很快,产品已向中东、非洲一些国家输出。为满足建筑业需要,已在赫勒万、亚历山大以及开罗、苏伊士之间建立水泥厂,1980~1981年度产量 344.6万吨。利用天然气和磷酸盐发展了化肥工业,在下埃及、苏伊士和阿斯旺建立了氮肥厂,在红海沿岸艾斯尤特建立了磷肥厂,1980~1981年度产化肥48.2万吨。

农业

埃及素以灌溉农业发达著称,至今农业仍为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农业人口占总人口56%。小农经济占优势,94.5%的农户占地不足2.1公顷。全国现有耕地285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2.8%;由于人口迅增,人地矛盾比较突出,人均耕地面积仅0.062公顷。农田集中于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这里垦殖指数高达78%,是非洲农业集约化水平较高的地区。种植业约占农业产值4/5。植棉业曾长期在种植业中占突出地位,分别占耕地面积的1/3、农业产值的1/2和出口总值的4/5,粮食生产不足。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控制人口增长的国策下,通过调整农业结构,棉田在耕地面积中的比重现已降至1/6,占农业产值和出口总值的比重也缩小到1/5左右,粮食生产则逐步增加;同时努力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从1960~1980年,已开荒约47万公顷。传统的耕作灌溉方式是利用尼罗河每年8、9月间的定期泛滥,在耕地上修建圩垸,引河水圩灌。但每年只能种植一季冬作物,土、热、水资源利用率很低。至 19世纪20年代,由于引种棉花、甘蔗等夏季需水作物,通过建闸筑坝,逐步过渡到利用枯水期河水进行常年灌溉,使土地利用率显著提高。阿斯旺高坝的建成,有效地改变了尼罗河水位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增加了灌溉水源,耕地面积扩大,轮作方式改善(变一年一熟为二年四熟和三年八熟),复种指数提高(已达到189%),从此埃及发展起稳定的常年灌溉农业。

埃及是世界上主要产棉国之一,长绒棉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1981年棉田面积49.5万公顷。产皮棉52万吨,其中长绒棉占86%,占世界长绒棉总产量40%以上。棉田集中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其中三角洲棉田占全国棉田面积的2/3,上埃及各省除长绒棉外,也种一些中绒棉。甘蔗是次于棉花的第二位经济作物,1982年有蔗田10.8万公顷,产量875万吨,集中分布于尼罗河谷地明亚以南各省,其中基纳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一半以上。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粟、水稻、豆类等。小麦是冬季作物,广布于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1982年面积57.7万公顷,产量202万吨,由于城市居民以小麦为主食,每年需大量进口。玉米、粟是夏季作物,为农村居民的主要口粮,玉米有3/4分布于三角洲,粟则相对集中于尼罗河谷地中部,1982年收获面积分别为81.6万公顷和17.4万公顷,产量相应为271万吨和63.3万吨。水稻发展很快,三角洲北部为主产区,全国95%的稻田分布于此。这里有大片盐渍土,结合土壤改良种稻。1982年水稻收获面积41.1万公顷,产量288.7万吨,除满足国内需要外,还成为仅次于棉花的出口农产品。豆类为轮作中重要的冬作物,以蚕豆、扁豆为主,1982年收获面积13.9万公顷,产量26.7万吨。埃及的蔬菜、水果已实现自给,正在努力扩大出口。输出的产品有洋葱、马铃薯、番茄、柑橘、柠檬等。洋葱为埃及传统的出口产品,主要分布于明亚、艾斯尤特等省;柑橘产量已居非洲首位,果园集中在三角洲西北部的地中海沿岸。

由于自然环境的限制,畜牧业较薄弱。在主要农区,农民饲养耕牛、羊和驴,有一些专业养牛场、养禽场。轮作体系中的三叶草,既作为绿肥,也可作为饲料。牧区牧民则养骆驼和绵羊、山羊。1982 年有牛476.8万头(其中水牛244.7万头),驴178.1万头,绵羊170万只,山羊154.2万只,骆驼9万头,养禽业有鸡、鸭、鹅和母火鸡。渔业发展条件优越,地中海沿岸产沙丁鱼、鲔鱼、鲻鱼和比目鱼等,在尼罗河和一些湖泊盛产鲤鱼。1982年渔获量13.72万吨,其中海洋捕捞占82%,淡水捕捞占18%,尚有潜力。

交通运输

国内运输主要靠铁路和公路,一部分通过水运。埃及早在1857年就已修建了铁路,有良好的铁路网。开罗是铁路运输中心,北通亚历山大,东通苏伊士运河诸城,南达阿斯旺。全国铁路总长5540公里。公路总长9万公里,联系开罗与三角洲地区、运河地带和上埃及城市。水运航线长3100公里,其中尼罗河与各运河约各占一半。苏伊士运河为重要的国际通航水道,塞得港、苏伊士是运河两端的重要港口。地中海沿岸的亚历山大为全国较大海港,1982年吞吐量达2760万吨;此外,还有红海沿岸的塞法杰港等。空运相当发达,连接开罗、亚历山大及其他7个中心。 开罗是欧、亚、非洲间的重要国际航空港。出口商品中原油及其制品占64.4%,棉花及其制品约占21%;进口以粮食、机械、运输设备、化学制品等为主。

旅游业

悠久的埃及文明,丰富珍贵的文物古迹,风景优美的地中海和红海之滨,以及处于欧、亚、非3洲交叉点的特有地理位置,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开罗、亚历山大、吉萨、卢克索、阿斯旺、苏伊士运河地带、红海沿岸等都是重要的旅游胜地,每年来自阿拉伯国家、西欧、美国的游人达100多万,其中阿拉伯国家的旅游者约占一半。

地区经济差异

受自然条件影响,埃及经济发展集中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地带;东西部沙漠高原和西奈半岛,开发程度很低或处于计划开发阶段。在已开发地区,也有明显地区差异,大体可分为:

(1)下埃及,包括开罗及其以北的尼罗河三角洲地区。这是埃及最肥沃富庶的平原,通过许多运河的沟通,灌渠密如蛛网,是优质长绒棉、水稻、蔬菜、果园的重要基地,也是富含油气的潜在地区。在发达农业的基础上,发展了一系列的轻纺、食品工业,重工业也在全国占突出地位。大、中、小城市密集。是埃及重要旅游区之一。但人口极为稠密,用地紧张。为扩大三角洲用地,引尼罗河水改造三角洲东南部和西部,取得了显著成果。

(2)中埃及,开罗以南至尼罗河谷地明亚一线,为地中海气候与南部热带沙漠气候的过渡地区。埃及的重要农业区,主产棉花、玉米、小麦、高粱和豆类,工业发展不足。

(3)上埃及,从明亚向南经艾斯尤特省、索哈杰省至阿斯旺省,气候干热,经济开发较迟,甘蔗生产最为集中,其次是玉米和棉花。拥有食品工业、磷肥工业,阿斯旺一带在电力工业基础上,发展了冶金、化学等工业。

(4)苏伊士运河区,以苏伊士运河运输为基础,兴起了塞得港、伊斯梅利亚、苏伊士等城市,建立了炼油、化肥、机器制造、建筑材料等工业。

参考文章

埃及血孢子虫的病原分析鸡

阿拉伯埃及共和国的历史沿革专项地理

你想知道埃及金字塔的情况吗?地理学

埃及东北部塞得港省的历史沿革专项地理

关于埃及神话素材

为什么埃及的金字塔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我国史

苏伊士运河的开凿对埃及的经济与世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地理学

现代外星人奥秘卷:古埃及金字塔的建造素材

埃及的棉花为什么闻名于世?地理学

埃及少年幼王的诅咒历史趣事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嘉年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埃及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嘉年;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34891.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