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硼砂
名称出处:《日华子本草》
概况异名:蓬砂、鹏砂(《日华子本草》),月石(《三因方》),盆砂(《纲目》)。
基源:硼砂为硼酸盐类硼砂族矿物。
原矿物:硼砂正品一般指硼砂Borax。再经加工精制而成的结晶。
历史:硼砂原名蓬砂,最早记载于《日华子本草》。李时珍曰:“名义未解。一作硼砂。或云:炼出盆中结成,谓之盆砂。”苏颂谓:“硼砂出南海(今广东南海县),其状甚光莹,亦有极大块者。”李时珍又谓:“硼砂……有黄白二种。西者白如明,南者黄如桃胶,皆是炼结成,如硇砂之类。”苏颂又云:“今医家用硼砂治咽喉,最为要切。”以上各代本草所述与现今矿物硼砂吻合。近中药硼砂均为矿物硼砂经过精制而成。据《中药大全》载:“建国前中药业习用硼砂加工再制品。以进口硼砂为原料,加水溶化煮沸后,酌加糖色使成茶黄颜色(黄月石)。”本草所述黄颜色硼砂,可能与加工方法有关。
形态:硼砂属于单斜晶系。单体常呈短柱状或板状。 体常呈粒状、土块状。一般为白色,有时微带浅灰色、浅黄颜色、浅蓝色、浅绿色;条痕白色。常具玻璃光泽,土块状光泽暗淡。半透明至不透明。解理良好。硬度2~2.5。密度1.69~1.172g/cm3。性脆。
产状:硼砂主要产于含硼盐湖的干涸沉积物中。
产地 硼砂主产青海柴达木盆地及阿拉善西山盐湖、 黑河和阿里地区,四川、云南、新疆、陕西亦产。
生药采集:一般于8~11月间采挖矿砂,将矿砂溶解于沸水中,滤过后,除去杂质及未溶解的矿砂,把滤液倒入缸中,缸口上放数根横棍,棍上系数条麻绳,绳下端吊一铁钉,使绳垂直沉入溶液内;冷却后,绳上和缸底均有结晶析出,分别取出干燥。在绳上的结晶习称“月石坠”,在缸底者习称“月石块”。或将滤液倒入盆中,将溶液向四周摆动,冷却后,即可得到盆状结晶体,习称盆砂。所得制品均为硼砂。
鉴别
性状:硼砂外形由于加工方法不同而形态有异。通常多为菱形、柱形或粒状结晶组成的近圆锥形或不规则块状,或盆形。大小不一。无色透明,或白色半透明,盆形多带淡黄颜色。具玻璃样光泽,断面光泽较强。久置空气中易风化成白色粉末,不透明。体轻,质脆,易碎。无臭,味先略咸,后微带甜,并稍有凉感。
理化:①硼砂易溶于沸水或甘油中,不溶于乙醇。 ②硼砂燃之,易熔融,初则体积膨大疏松,继续加热熔成透明玻璃球状。 ③取硼砂水溶液,加盐酸成酸性后,能使姜黄试纸变成棕红色;放置干燥,颜色即变深,用氨试液湿润,即变为绿黑色。 ④取铂丝,用盐酸湿润后,蘸取硼砂粉末,在无色火焰中燃烧,火焰即是鲜黄颜色。
加工炮制:常用硼砂有硼砂和煆硼砂两种。 ①硼砂:研成细粉。 ②煆硼砂:取净硼砂砸成小块或研成细粉,置于锅内,加热,炒至鼓起小泡或雪白色酥松结块,取出,放凉。
贮藏: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化学性质硼砂主含四硼酸钠Na2B4O7·10H2O。Na2O16.26%,B2O336.51%,H2O47.23%。
参考文献
结晶学与矿物学.地质出版社,1978:528。
药理①抗菌 用平板法使培养基中含10%硼砂,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炭疽杆菌、弗氏痢疾杆菌、志贺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均有抑制作用;用纸片法证明硼砂还能抑制白喉杆菌、牛型布氏杆菌、肺炎双球菌、脑膜炎双球菌及溶血性链球菌等[1]。 ②抗惊厥 小鼠ig或ip硼砂130,195,260mg/kg,连续5d,对电 或戊四氮引起的惊厥均有对抗作用。硼砂ig的抗惊厥作用.随给药次数的增加而作用逐渐增强;硼砂260mg/kg ip1次,对电惊厥的对抗率达100%,表明注射给药可加速抗惊厥效应的产生[2]。
毒性:硼砂ip,小鼠的LD50为2383.4±127.4mg/kg, 为96.92±26.96mg/kg,LD50/ 为24.59[2]。
参考文献
[1] 山东医学院学报 1959;(8):42。[2] 我国医院药学杂志 1986;6(2):28。
药性性味:甘、咸,凉。 ①《纲目》:“甘、微咸,凉。” ②《四川中药志》:“味酸、甘、咸,性凉。有小毒。”
归经:入肺、胃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经。” ②《本草汇言》:“入手太阴、足阳明经。”
功效:清热消痰,解毒防腐。
主治: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目赤翳障,骨鲠,噎膈,咳嗽痰稠。 ①《日华子本草》:“消痰止嗽,破癥结喉痹。” ②《本草衍义》:“含化咽津,治喉中肿痛,膈上痰热。” ③《纲目》:“治上焦痰热,生津液,去口气,消障翳,除噎膈反胃,积块结瘀肉,阴,骨鲠恶疮及口齿诸病。” ④《本草通玄》:“杀劳虫。” ⑤《本草求原》:“生则化腐,煆枯则生肌。”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1.5~3g。外用:研极细末撒或调敷。
使用注意:内服宜慎。 《本草汇言》:“阴虚津燥,髓竭营枯,而成肺痿热胀,痹闷不通诸侯,法当禁用。”
临床应用配伍应用:①配片脑,点眼,治胬肉瘀突,及痘疮入眼,入翳膜。 ②配冰片,研细末,吹涂患处,治鹅口疮,咽喉、牙龈、口腔粘膜肿痛。 ③配白蜡,调匀外搽,治汗斑。 ④配白梅,制丸含化,治咽喉肿痛。 ⑤配南星、白芥子,治慢性气管炎。 ⑥配冰片、玄明粉,治咽喉肿烂,口舌生疮。 ⑦配瓜蒌、贝母,治痰热咳嗽,咯痰不畅。 ⑧配天冬、柿霜,治阴虚内热、咳嗽痰稠之证。 ⑨配枯矾、冰片,治中耳炎。 ⑩配冰片、煆石膏,治皮肤湿疮,溃烂流黄水及口舌生疮等症。 ⑾配天花粉、青黛、贝母,治肺热痰嗽,咳痰稠粘及久咳喉痛声嘶。 ⑿配炉甘石、冰片,治目赤肿痛或生翳膜。 ⒀配冰片、玄明粉、硃砂,治肺胃有热,口舌糜烂,咽喉肿痛及痰火久嗽而致声哑喉痛等。 ⒁配冰片、雄黄、甘草,治鹅口疮。 ⒂配 粉、瓜蒌、浙贝母,治热痰壅滞,咳痰不畅,气喘等。 ⒃配马牙硝、丹砂、斑蝥,治咽喉肿痛及走马喉痹。 ⒄配煆石膏、黄柏、青黛,治皮肤湿疮,溃烂流黄水及口舌生疮。
方选和验方: ①硼砂散(《仁斋直指方论》)治砂石淋急痛:硼砂(细研)、琥珀、茯苓、蜀葵子、陈皮各等份。为末,用葱头2个去心,麦门冬21粒,蜜30g,新水煎,取清汁调下;或绿豆,水浸和皮研,清汁调下。每服7.5g。 ②住痛解毒丸(《医部全录·目门》)治目痛肿胀:硼砂150g,川芎、荆芥、朴硝、白芷、石膏、菊花各30g,没药15g,麝香少许。上为细末,米糊丸,梧桐子大,温汤下。 ③硼砂散(《证治准绳》)治心脾风热而致的咽喉生疮肿痛,或子舌胀,或木舌、重舌肿胀闷塞,水浆不下:硼砂(研)90g,薄荷叶、蒲黄各30g,寒水石(烧过研)75g,贯众、玄参、青黛(研)、茯苓、砂仁、滑石(研)、荆芥穗、山豆根、生甘草各15g。上为细末,新汲水调下,或掺在舌上咽津服下。每服1.5g。 ④硼砂丹(《张氏医通》)治缠喉风,风热喉痹:硼砂(生研)、白矾(生研)各3g,人爪甲(焙脆)、犀牛黄各0.3g。上为细末,以烂白霜梅肉9g,研糊分为4丸,每服1丸,噙化。 ⑤破棺丹(《经验方》)治咽喉肿痛:蓬砂、白梅等份。捣丸芡子大。每噙化1丸。 ⑥蓬砂丸(《圣济总录》)治咽喉肿痛及走马喉痹:蓬砂、马牙硝各0.3g,丹砂0.15g,斑蝥2枚(去头、翅、足,炒)。上4味,共研为末,以生姜自然汁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腊茶为衣。每服2丸,腊茶下。 ⑦冰硼散(《外科正宗》)治咽喉口齿新久肿痛及嗽痰火咽哑作痛:玄明粉、硼砂各15g,朱砂1.8g,冰片1.5g。共研极细末,吹搽患上,甚者日搽5~6次。 ⑧硼砂丸(《奇效良方》)治口臭、口干、口舌疮:硼砂60g,片脑、麝香各3g,马牙硝(风化)120g,寒水石(煆)300g。上为细末,用甘草膏和丸,如麻子大,不拘时含1丸咽津。 ⑨硼砂散(《普济方》)治诸蛇咬痛肿:硼砂30g,研细为末,以园内生蒌葱,就上取却葱角尖,倾入硼砂末,却以角尖覆一七日,握出葱,倾硼砂汁于~张紧薄纸上,阴干,每在伤处,取钱孔大纸贴之。 ⑩必效散(《证治准绳》)治痹疬,气血不亏,内有疬核未去:硼砂7.5g,轻粉3g,麝香1.5g,巴豆(去心膜)5粒,槟榔1个,斑蝥(去足翅,同糯米炒)14个。为末,鸡蛋2个去黄用清,将药装入壳内,以湿纸数层糊口,蒸熟取出晒干,研细,每服1.5~3g,清晨用炒生姜酒送下。 ⑾消瘤碧玉散(《医宗金鉴》治喉瘤:硼砂9g,冰片、胆矾各0.9g。为细末,点敷患处。 ⑿接骨散(《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治飞禽骨断,从高坠下,驴马跌折,筋断骨碎,痛不可忍:硼砂4.5g,水粉、当归各3g。研为散,每服6g,煎苏木汤下。 ⒀化腐生肌定痛散(《我国中医秘方大全》)治小儿口腔粘膜溃疡、疼痛灼热,或伴发热口臭:生硼砂30g,朱砂3g,飞滑石55g,琥珀6g,冰片4g,甘草20g,各研细末,再将朱砂和硼砂和匀,共研极细末后,诸药和之,装瓶内备用。用时涂搽在溃疡面上,每日3次。痛甚不能进食者,饭前可加涂1次。 ⒁冰硼散(《我国中医秘方大全》)治新生儿脐炎:硼砂15g,元明粉15g,冰片0.5g,朱砂0.6g,共研极细末。每次敷1g,再用消毒纱布覆盖,绷带包扎。隔天换1次。 ⒂神效治痢八厘散(《我国秘方全书》)治痢疾:硼砂9g(要白如雪者),辰砂6g,木香6g,丁香6g,沉香6g,当归6g,甘草6g,大黄6g,巴豆霜3g。共9种,不可见火,共研细末,每次服用0.24g,以开水送下,即下大便而愈,重者再服用0.24g。 ⒃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治慢性气管炎:硼砂、南星、白芥子各等量,共研细末。每日2次,每服1.8g。” ⒄《中草药外治验方选》:“治汗斑:净硼砂30g,密陀僧9g,硫黄粉6g。共碾极细粉,取黄瓜或白茄近蒂部(无籽部分)一段,切平,蘸上列药粉适量擦患处,以皮肤微红为度,每日早、晚各1次。通常连擦2~3周,汗斑即消失。” ⒅《中草药外治验方选》:“汉聤耳(化脓性中耳炎):煆硼砂30g,煆枯矾3g,冰片2g。共碾成极细粉。先用消毒脱脂棉花棒拭净耳内脓水,旋用吹管取上列药粉适量,吹入耳孔内。吹后,以消毒脱脂棉球轻松地堵塞耳孔。翌日检查,如已干燥,则属治愈,倘仍有脓水流出,可按上法再治1次。” ⒆《中草药外治验方选》:“治鼻痔(鼻息肉):净硼砂9g,乌梅肉炭9g,煆枯矾3g,冰片1g。先取乌梅适量去核取肉,放在新瓦片上的木炭火煆成炭,待冷后取炭9g同硼砂、枯矾及冰片等药共碾成极细粉,每日早、中、晚以吹管取上列药粉适量,对准息肉吹之。连续若干日后,息肉即蒌缩自落。”
单方应用:①《方脉正宗》:“治气闭痰结火结,喉胀不通:蓬砂3g。放口中噙化。” ②《普济方》:“治舌肿胀:好硼砂为细末,用薄批生姜蘸药揩舌肿处,少时即退。” ③《海上方》:“治噎食:荞麦秸烧灰淋汁,入锅内,煎取白霜3g,入蓬砂3g,研末,每酒服1.5g。” ④《本草汇言》:“解毒食,并治恶疮疔毒:蓬砂120g,研细,真菜油500g,瓶内浸之。遇有毒者,服油50ml。” ⑤《我国民间小单方》;“治因虚火湿毒上窜咽喉。症见喉痛吞咽困难,音哑疼痛,心烦不安:将硼砂1小块含化口服。” ⑥《全国中草药汇编》:“治口疮:硼砂末3g,蜂蜜30g,或加煆石膏末3g,或加甘草末1.5g和匀涂患处。” ⑦《陕西中医验方选编》:“治鼻中垂出红线,痛不可忍:硼砂1.5g,冰片0.9g,将上药研为细末,点在红线上。” ⑧《民间方》:“治诸骨鲠喉:硼砂适量,用开水溶化,饮用即下。” ⑨辽宁中医杂志 1980;(5):“治尿潴留:硼砂0.3g装1个胶囊。每次服0.6~1.2g,1日3次。”
医药家论述①李时珍《纲目》:“硼砂,味甘微咸而气凉,色白而质轻,故能去胸膈上焦之热。《素问》云,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以甘缓之是也。其性能柔五金而去垢腻,故治噎膈积聚,骨鲠结核。恶肉阴用之者,取其柔物也;治痰热,眼目障翳用之者,取其去垢也。” ②缪希雍《本草经疏》:“硼砂,色白而体轻,能解上焦胸膈肺分之痰热。辛能散,苦能泄,咸能软,故主消痰,止嗽,喉痹及破癥结也。”“其性柔五金,去垢腻,克削为用,消散为能,宜攻有余,难施不足,此暂用之药,非久服之剂。” ③倪朱谟《本草汇言》:“硼砂,化结痰,通喉闭,去目中翳障之药也。此剂淡渗清化,如诸病属气闭而呼吸不利,痰结火结者,用此立清。”
参考文章
沙糖桔谢花期间可以喷施硼砂吗?果树园艺
四水硼砂Kernite地球科学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风睿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硼砂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风睿;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34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