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张伯声(1903~  )

[拼音]:Zhang Bosheng

曾名张遹骏。我国地质学家。1903年6月23日生于河南荥阳。1926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学校,1928年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后又于斯坦福大学深造。1930年回国,先后任焦作工学院、唐山工学院、河南大学、北洋工学院、西北工学院教授,西北大学教授、系主任、副校长,陕西省科协副主任,我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西安地质学院教授、院长。现任西安地质学院名誉院长,我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1980年当选)。 期间,张伯声对前人把汉中南部出露的大片花岗岩定为“中生代花岗岩”提出质疑,并把年代更正为前震旦纪,为“汉南地块”概念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950年参加豫西矿产考察,为发现和评价平顶山煤田和巩县铝土矿作了贡献。1950年在嵩山首次发现太古界杂岩和元古界石英岩之间的不整合面,命名为“嵩阳运动”。1956年他调查了黄河流域许多盆地,发现各盆地均有一个黄土分布的较高线,命名“黄土线”,为黄土水成说提供了一个有力的佐证。60年代初期起,他创建了波浪状镶嵌构造说,认为地壳构造是呈规律的镶嵌状,而其运动则是波浪式的。它对于地质找矿和 均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主要著作有《陕西汉中地区之前震旦纪地质》(1945)、《嵩阳运动和嵩山区的五台系》(1951)、《从黄土线说明黄河河道的发育》(1956)、《中条山的前寒武系及其大地构造发展》(1959)和《我国地壳的波浪状镶嵌构造》(1980)。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伊博瑾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张伯声(1903~  )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伊博瑾;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34276.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